分享

印文里看丰“年”,拾取年味一片

 白鹭吟 2022-02-13


在忙忙碌碌中,壬寅虎年就这么到来了。

想必春节假期中,不难听到长辈们感叹:年味越来越淡了。

而对于小朋友们,不知大家是不是怀着和我一样的同情:现在的孩子们真是“可怜”,过年时完全感受不到我们幼时的趣味与年味儿。

Image

不知道印友们记忆中的年味是什么样的,小编童年的年味有:小年的祭灶,白天全家人全部要听奶奶的安排,将厨房进行彻底大扫除。叔伯与爸爸爷爷清扫屋顶与墙壁、婶婶妈妈和奶奶淘洗餐具、小编与弟弟妹妹扫地拖地……到了晚上,奶奶会用红糖与芝麻包糖饼,还要用黏糊糊的糖浆把灶王爷恭敬地贴到厨房墙壁上,希望他上天言好事。

Image

从这一天开始,就算是开始过年了。厨房、客厅里,满满当当的年货简直让人走路都得腾挪转弯,奶奶妈妈每天都有安排:今天蒸包子馒头、明天炸丸子果子、后天卤肉腌鱼……我们小孩儿呢,吃喝玩乐都是要紧事,最重要的头等大事是背着大人买呲花儿和炮仗,一边被拧耳朵挨骂,一边乐此不疲……

但是现在的我们,物质生活极大丰富,以至于对过年的大鱼大肉基本没什么期待了;小朋友们一方面是对电子产品的极度热衷,另一方面是繁重的假期作业,都使得他们难以感受到传统过年的趣味

Image

不过没有关系,今天金石君选取了20方含有“年”字的印(尽量选择相关吉语印),给大家体验一番别样的年味。您可以和孩子一起欣赏,在拾取年味的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其中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Image

Image

△延“”(吴让之刻)

Image

△美意延“”(寿石工刻)

Image

△恭贺新“”(陈衡恪刻

Image

△兆“”长寿(徐三庚刻)

Image

△赵叔孺长“”大吉又日利(赵叔孺刻)

Image

△延“”(徐三庚刻)

Image

△读书养性积德延“”(陈巨来刻)

Image

△延“”益寿(杨澥刻)

Image

△美意延“”(金承诰刻)

Image

△意气尚如“”少时 (来楚生刻)

Image

△一番花事又今“”(王睿章刻)

Image

△延“”(陈鸿寿刻)

Image

△安居长“”(陈衡恪刻)

Image

△美意延“”(吴昌硕刻

Image

△天赐长“”(丁敬刻)

Image

△金石延“”(黄士陵刻)

边款:用汉人椎凿法,为小峰先生作,士陵。

Image

△放意乐余年“” (王福庵刻)

Image

△长“”大利(齐白石刻)

Image

倩盦日利长“钱君匋刻)

Image

△餐经养“”(赵之谦刻)

看完这些充满“年味”的印,是不是瞬间觉着年味十足了。

也欢迎各位印友在评论区畅所欲言,说说你记忆中的年味吧~

思考问题

请问?

中国人的传统,过年的时候一定得说吉祥话,比如饺子到了大年初一不叫“饺子”,叫“元宝”,面条呢也得改名儿叫“钱串子”。其实不仅是过年,平时很多人也比较注重这些,如摔碎了碗,那叫“岁岁平安”,总之,这样的吉祥话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美好的祝愿。但却有人反其道行之。著名的篆刻家邓散木他的斋馆就个格外“不吉利”的别名——“三长两短斋”,但其实其中暗藏了他的长处与短处,你知道到底是哪“三长”、哪“两短”吗?

Image

金石君会在所有留言的印友中随机抽取一名幸运印友,赠送份神秘礼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