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寻迹14】走街串巷老城情(南街编)

 仙榕 2022-02-13
上下南街路漫长,坐拥四巷好风光;
商贾云集多工厂,车渡人渡倍繁忙。

上、下南街是以南楼为界划分的,可惜20世纪文革武斗后的70年代拆除了南'楼,如一今,已旧貌换新颜了。两街相连成线是县城最长的街道,也是拥有四条小巷名列前茅的街道,自古以来加工厂、码头众多,商贾云集,经济繁荣,我们小时经常到下南街的加工厂剝龙眼干、枣果糖,或挑砖上码头。
3.上南街
十字街口看南街,商贾云集展风采。
农村信用社。当年有井财气旺,如今破败倍荒凉。
林(罗)家井。林(罗)家井藏闺中,商贾人家曾繁荣。

百货公司。南街百货曾气派,四方宾客慕名来。
上南街。回首再看上南街,老城新貌难忘怀。
4.下南街
近城门一节街。左右西东各不同,新楼老宅展雄风。
码头巷口
下南街。沧桑百十年,老宅立街边。
粮油加工厂。该厂原属周日华,今产月饼顶瓜瓜。
黎式谷老宅。黎式谷,国民革命军第七军第170师第508旅第1015团团长,少将。
老宅。老宅众多一大遍,国才兄弟住里边。
下南街近貌
美志塘。街边有塘不多见,窑步码头在左边。
两叉路口。左边小路曾滴血,不知有谁记得咩?
农资公司仓库。气派大门几十年,华南小学办里面。
王寿禧老宅。王家老宅百十年,烂墙不倒敢为先。
徐家老宅。徐家老宅秀古韵,木栓锁门展风情。
车渡码头。车渡运输几十年,涨水繁忙史空前。
糕点厂门。
武宣港务所。难忘当年港务所,湿底飞跃最洒脱。
食品公司。食品公司众周知,专营猪肉​全无敌。
烟雨看碛滩,往事倍难忘;如今永不见,乡愁更牵肠。
古碛滩。清明遥看古碛滩,奇珍异宝河底藏。

5.中学巷

武中校门。母校大门向南开,面朝文笔育英才;恩师多逝同学远,何时相聚这里来?

饭堂。武中饭堂变酒坊,往事难料世茫茫。

水塘。大路两边有水塘,回首往事倍牵肠。

武中饭堂边的水塘。

这是通往车渡码头的公路――城黔路

这是中学巷的出入口

武中西门。武中校门向西开,不知何故封起来?门巷交融才对调,百年秘密谁释怀?

武中巷道。此巷路弯弯,形同九曲肠;拐弯才见路,前程不迷茫。

干净。巷小路干净,唯难见熟人。

不熟。此处疑无路,少走路不熟。

糊涂。拐弯又见路,最怕犯糊涂。

老巷。新车串老巷,怎怕路漫长?

世事。巷深人静多拐弯,往事茫茫世沧桑。

龙眼。多年少到此巷转,舅家就在树旁边。

出入口。此巷通往蔡家巷,舅家往事倍牵肠。

蔡家巷出入口。多年未走武中巷,问君何日再回还?地处偏僻意义大,皆因母校有名堂。

6.蔡家巷

蔡家巷出入口。两边砖墙稍曲弯,里走就是蔡家巷。
蔡家巷。蔡家巷短不寻常,舅在南丹大厂矿。
火熇。首家火熇落此巷,打米发电名远扬。
青砖墙。富户人家青砖墙,百年沧桑尽风光。
回望。回首蔡家巷,娘家倍牵肠。
老武中(现师范附小)北门
榕树。小时在此拜榕树,只惜新树是后植。
作者与蔡建强(右)合影
老武中东门。东门本系后来开,前面设有缓冲带。

东门雄姿

7.学宫巷

学宫巷古井。老城历沧桑,古井倍难忘。

古井水浅浅,眷恋情深深!

学宫巷

郑芳庭老宅
苏家老宅。老宅高三层,雄姿惊众生。
东乡公馆。朱姑古井藏馆旁,久寻未见记心房。

8.南门码头巷

下南街的码头巷出入口

码头巷斜坡
塘边路。悠悠塘边路,漫漫岁月稠。
武宣粮所。武宣粮所最风光,卖米卖油屯食粮。
油榨塘。油榨塘对正前方,沈家大院曾辉煌。
南门码头。南门码头怎能忘,曾经办过港务站。
张裕初老师老宅
武宣粮所大门
粮所内景
过去粮所曾辉煌,如今人少境苍凉。

图文及编辑:仙榕         

​      仙榕,原名:王荣生,先后毕业于柳州高中和广西大学,高级工程师和高级经济师,南宁青秀区摄影家协会会员。            
      分别在《视觉来宾》、《视觉武宣》、《武宣文史》、《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百度》、《个人图书馆》发表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