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精神系列作文素材-北斗精神

 欧雅70 2022-02-13

从1994年北斗一号工程立项开始,一代代北斗人披荆斩棘、不懈奋斗,沉淀出“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标志着中国建成了独立自主、开放兼容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从此走向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时代舞台。国家的贺电中勉励工程全线大力弘扬“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


图片

一、自主创新;不服输、不信邪;敢想敢干,奋斗不休

  • 自主创新、追求卓越实现弯道超车   面对全新领域,北斗人凭着追求卓越的精神实现了“弯道超车”,为全世界发展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了全新范式:

    1.“三步走”发展路径——符合国情的“中国选择” 北斗系统首任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院士在陈芳允院士“双星定位”构想的基础上,结合国情提出先解决有无、满足急需,分“试验系统-区域系统-全球系统”三步走的发展路径。

    2.“混合式”星座构型——独树一帜的“中国方案” 北斗系统不像其他国家采取单一轨道星座构型,而是坚持走混合星座的特色发展之路。对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而言,这种“混搭”组合可以用最少卫星数量实现最好覆盖效果。

    3.“一体化”功能设计——引领潮流的“中国智慧”  通信导航一体化的独特服务模式是北斗系统的“独门绝技”:除提供全球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外,还能进行短报文通信,突发遇险时可成为传递求救信息的最后保险索。

  • 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  北斗人先后攻克16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器部件百分之百国产化。

二、开放融合;服务社会

  • 2020年8月3日发布会上北斗新闻发言人介绍道:北斗系统将更加开放、更加融合,让北斗产品更早地深入到各行各业。后期要进一步推动卫星导航和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带来新的更多的模式、业态和经济增长点。

  • 北斗在抗击疫情中的贡献  雷神山、火神山建设中的精准测绘就是北斗立下的功劳,在救灾减灾车辆的运输方面,北斗也提供了高精度的基准服务。

  • 北斗在抗洪救灾中的贡献  北斗在形变监测、提前预警、转移人员、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5G和北斗融合  5G到来以后,可以在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无人机等方面产生革命性变化。国内企业正致力于把北斗高精度应用和5G融合,如在自动驾驶、互联网汽车方面的创新应用。无人化智能化一定是北斗+5G带来的新变化。

三、万众一心,团结协作;青年力量;接力传承,功成不必在我

  • “举国上下一盘棋、千军万马大会战” 北斗建设者们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为了同一个梦想,不分前方后方、不分国企民企、不分台前幕后、不分主角配角,400多家单位、30余万名科研人员聚力攻关,2名“两弹一星”元勋和几十名院士领衔出征,1.4万余家企业、50余万人从事系统应用推广,汇聚起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磅礴力量,共同谱写的动人篇章。

  • 只有一张蓝图,却有一代代青年接力  北斗初期的“全数字化”方案,是3位20岁出头的小伙子攻关出来的;领先全球的星间链路,是29岁的康成斌提出并验证的;被称为“北斗专列”的长征火箭,其总体设计团队,平均年龄不到30岁……20多年过去,曾经的年轻人已渐生华发,80后90后已然挑起大梁。

四、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卓越

  • 航天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小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大工程。在第九颗北斗三号卫星某关键单机测试中,发现一个关键指标超标。超标值虽小于十亿分之一秒,但整个团队都停下来认真研究攻关,直至问题解决。


图片

26年的兢兢业业,书写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艰难历程;26年的翘首期盼,造就了“逢山开路、遇水填桥”的无畏品质;26年的学习探索,历练出“共融共享、共进共建”的大国格局。

——尹宁《“北斗精神”是扎实奋进的点滴体现》

“北斗精神”闪耀,前行力量更足。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因为有“芯”支撑,有“心”动力,才有了“新”突破、“新”成就、“新”未来。新时代,使命在肩、初心依然,在“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的引领下,中国号“飞船”也必将行稳致远飞向更广阔的深空。

——国际在线《“北斗精神”指引中国号“飞船”飞向新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