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实业家之宅——孙季鲁旧居(国保档案/天津篇)

 无愧我心 2022-02-13

在天津五大道文化旅游区,有一条既在五大道区域内,又没列入五大道之一的郑州道,郑州道纯东西走向,南侧与重庆道平行,东抵南京路,西达新华路,全长大约500米。在郑州道西端的20号,有一座别具现代风格的小洋楼,它就是原天津裕蓟盐务公司经理孙季鲁的宅院,故称孙季鲁旧居。

天津,是靠着海盐与漕运,从沼泽与荒滩中发展起来的海滨城市。人常说,天津是大海里冒出来的滨海平原。此处海滩宽广,泥沙布底,有利于开壁盐田;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有利于海水浓缩;加上天津盐民善于利用湿度、温度、风速等有利气象要素,具有丰富的晒制海盐的经验。所以这些条件,为天津盐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造就了一批富裕的盐商。

天津的盐商对天津的文化、经济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与漕运一起成为发展天津城市的两个主要的经济支柱。漕运给天津注入了货源,引入了货源,而盐业使天津增加了资本,使天津增加了财富。上世纪二十年代,河北省成立了裕蓟盐业公司,具体承办渤海边永平所属卢龙、滦县等七县的盐务,就在天津设立了办事机构。裕蓟盐业发展很快,不久就在各地设立了一百多个盐店。1928年曾因军阀侵忧而一度停业。一年后恢复正常营运后,因市场垄断,专卖专销,利润可观,这十余年是该公司的鼎盛时期。抗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开放行岸专卖制,实行自由营运,裕蓟盐务公司业务逐渐萎缩。至于孙季鲁任裕蓟盐业公司经理是什么时段的事,一时无法核查,只知道其是天津近代众多盐务实业家之一而已。

孙季鲁,天津人,因一心向佛,交际比较少,因而介绍的资料亦寥寥无几。据资料记载,孙季鲁宿根深厚,笃信佛法。持斋念佛,勇猛精进,二十余年如一日。参加天津佛教居士林,常请诸多大师于林中念经,他自己则率眷属恭听,自始至终,从不间断。即使在病危之际,仍护法之心不懈,念佛更切。

孙季鲁旧居东临澳门路,西侧不远是曾任东棉洋行总经理张茂霖的旧宅,马路斜对面有近代天津四大买办之一的郑翼之旧宅。孙季鲁旧居建于1939年,由近代天津有名设计师雍惠民所设计和监造。该建筑造型独特,是一个中间圆形两侧方楼体组成的V字型建筑。砖混结构,三层楼房。大门正对着进入主楼的楼梯,楼梯两边设有花坛。一楼设客厅、饭厅和书房,二楼有卧室、起居室、书房和卫生间。外立面用红墙壁点缀白色墙砖,搭配得秀美精致,白色的窗户与深色的墙壁砖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有体现欧洲建筑特色的百叶窗和阳台。三层中间是一个弧形平顶塔楼,两侧分别设有大型露台,看上朴实大方。该建筑小巧玲珑,做工精细。内部装修高级,设施完善,暖气和卫生设施齐全。现状良好的该建筑,作为天津五大道近代建筑之一,2013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