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珙从普通的下级军官其家,与父亲孟宗政凭借战功成为抗金名将,最后攻破金国都城,取得金国末代君主的遗骸。金国灭亡,蒙古又大举入侵,孟珙再次担起重任,统领南宋两大战场(南宋四大战区:川蜀、京湖、淮西、淮东),率领宋军浴血奋战,全力抵抗蒙古铁骑,确保南宋挺过了宋蒙战争的前十余年。他作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将后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卫南宋政权、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军战火荼毒的宏伟事业中。无论战功还是品德上,都堪称英雄。 历代评价 慧开:英雄盖世上将军,洞寇闻风丧胆魂。寸刃不施机莫测,看渠谈笑定乾坤。[3] 刘克庄:逾八十年,猘不南吠。酋长相戒,曰彼有备。古有上医,灼见病源,其人往矣,而方犹存。 脱脱:①珙忠君体国之念,可贯金石。[2]②宋之辱于金久矣,值我国家兴师讨罪,声震河朔,乃遣孟珙帅师夹攻,遂灭其国,以雪百年之耻。而珙说礼乐、敦诗书,诚寡与二。[2] 胡应麟:蔡州之胜,雪百年耻,要以孟珙氏为将,故坐收成绩。不尔,金纵垂亡,岂宋所能必克耶?蒙古灭金,势已压宋,而孟顾能于其间收复襄邓诸城。庐州之围,杜杲以数千御八十万之众,元人倾国不能进跬步。余尝谓国势无强弱,人实为之。 黄道周:孟珙才贤,能经善权。……金既破灭,改而防元,荆、襄、樊、汉,百计保全。一谋一策,无不了然。 朱轼:珙当宋事扰攘之秋,每得一城、复一郡,则增兵置卫、据关设险十数年。襄汉之间,所欲规画者甚备。值时无贤宰,凡事沮滞,百不及一。及珙没后,元兵南侵,以一吕文焕力守襄阳,阻遏其冲,十年之中,兵未及国。乃知珙之经纪上流,其功实大也。珙百战百胜,而兼长于治国。昔伊川论蹇之六二,以为事虽不可为,苟可以扶此之衰,难彼之进,苟得为之,圣贤之所屑为也。王允、谢安之于汉、晋是也。珙在宋末,殆庶防乎。[4] 蔡世远:周勃父子、温峤、李晟、祖逖、宗泽、孟拱、察罕帖木儿,或功已成,或志未就,亦足钦也。[5] 魏源:不闻襄阳数载之围,不知孟珙保障之功。 吴廷燮:宋之制抚以实权言,较唐方镇实远逊之,然如其季,(赵)葵、(孟)珙之贤,苦护淮、汉;(余)玠、(王)坚之勇,力悍川、陕,理、度支柱,越四十年而后亡国,何非其力。 唐才常:孟珙以孤军与持荆襄巫夔间,屹然为东南砥柱者有年。珙亡而宋事遂不可支。 蔡东藩:①迨蒙古三路进兵,势如破竹,所恃者第一孟珙,天下事已岌岌矣。②国有良将,无不可治之土,亦无不可守之城。孟珙驻节京、湖而寇以却,移抚四川而寇又不敢近,诗所谓“公侯干城”,孟珙有焉。[6]③宋廷非无贤将相,如杜范、吴潜、董槐等,皆相才也,孟珙、余玠、马光祖、向土璧、王坚等,皆将才也,若乘蒙古之有内乱,急起而修政治,整军实,勉图安攘,尚不为迟。[7] 德·安·沃尔科戈诺夫:沃尔科戈诺夫将孟珙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元帅曼施泰因相提并论,称其为13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机动防御大师”。 田中芳树:关于当时孟珙的作战表现,其勇敢及巧妙的程度,据说是连蒙古军都很感佩的。…实际上,他也给人善战的感觉,不管是率领水军还是陆军,对抗蒙古军经常获得胜利,使得蒙古因为孟珙的存在而一直没有办法突破边境。……因为这样的关系,当这个人存在的时候,蒙古军就一直无法南下。 黄宽重:孟珙虽出身行伍,然颇注意教育,当于兵马倥偬之时,创设书院,养士教民,维系斯文;其器识德度,与谋国的忠勤,处世的超然,尤非他人所能企及。[8] 何忠礼:孟珙……所率领的军队,东援淮甸,西保川东,南北策应,有力地阻挡了蒙古的入侵,对支撑晚宋的抗蒙战争立下了不朽的功绩。孟珙既是一位杰出的军事指挥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他提出的三层防御策略和在四川建立山城防御体系的建议,对后来南宋抗击蒙元的战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在南宋后期的众多将领中,孟珙确实算得上是一个佼佼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