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个合适自己的伴侣,组建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能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人生体验,对于女性而言更是如此,都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婚姻能够给予女性第二次生命,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男人,能够让自己的生活幸福感明显提高。 站在发展心理(Developmental psychology)的角度而言,人类大脑中分泌的荷尔蒙控制着个体爱与性的本能,也是这其中的关键所在,荷尔蒙的分泌能够使异性之间相互吸引。 站在社会人类学的角度上来看,人们需要满足自己内心的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人们终其一生的追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内心需求。 然而,能够满足这种内心需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找一个合适自己的伴侣,组建一个稳定的家庭。 相反,如果个体内心最基本的需求都无法得到满足,就会在心理层面产生一种缺失感,是对于安全感和归属感的缺失,是内心的一种空虚,这种缺失感会导致人们进入一种停滞状态,在生活中止步不前。 站在人类进化学的层面来看,那些能够帮助人类生存发展的特征,会在人类进化发展的进程中被保留下来,例如,个体对家庭的需求,对繁衍后代的需求等等。 这些需求使男性除了需要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以外,还要有能够养活家庭,保护家人的能力,这也导致了男性会有意识降低外界对于自己和家庭的危害,还会下意识的寻求更多生存资源,以保障自己的家庭需要以及满足繁衍后代的条件。 那么。哪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最需要男性呢?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最需要男性的女性年龄在18岁到25岁之间,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最需要通过亲密感而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瑟·艾伦(Arthur Aron)提出了“爱情自我扩张理论(The Theory of LOVE self-Expansion)”,其中的理论指出,当人们建立起一段亲密关系的时候,会下意识的自我范围扩大到对方的生活以及人际关系之中,并且建立起一种自动共享自我的概念。 这类人会把伴侣的一切都当做自己生活之中的一部分,只有更进一步地拉近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结婚才能够使他们得到幸福,对于这类人而言,是否能够建立起稳定亲密关系,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顺利地融入社会。 心理趋势的延展 精神分析流派的顶尖人物也是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做“力比多(Libido)”。“力比多”是专门用来描述人类本能的专业术语,也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性欲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洛伊德指出,“力比多”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内在动力,而这种内在动力的来源就是人类对于性的欲望的本能。 弗洛伊德在其提出的人类心理发展阶段理论中所提到的,人类从13周岁开始,就会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器官会逐渐成熟,第二性征也会逐渐出现,这个时候,个体会有了明确的性别意识,而自己的关注点也会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异性的身上。 进入青春期的个体会逐渐形成独立的人格,摆脱对原生家庭的依赖,变成一个存在于社会上的独立个体。 并且在这个时期,人们会形成新的性取向,在形成之后基本就不会有所改变,所以,个体如果在这个阶段体现出对异性的兴趣,就会在将来的数十年中,不断延伸这种对于异性的兴趣,展现自己的魅力,并且想要建立一段亲密关系。 18岁到25岁这个阶段的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刚刚走出校园进入社会,这时候他们对爱情是存在幻想的,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人生活压力比较小,有更广的择偶范围。 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希望能够在男人身上获取安全感,因为这时的女性能力较弱,初出茅庐没有社会阅历,男性在她们看来充满力量,能够成为她们的靠山。 因此,经过心理学家的研究和总结后得到的结论就是,18岁到25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更加需要男性。 一旦过了这个年纪,女性也会渐渐成熟起来,在社会上闯荡的时间长了,也会逐渐积攒起很多社会阅历,并且已经在社会上站住了脚,这时的女性就没有那么需要男性了,尤其是对于那些经济独立的女性而言,她们能够给自己足够的生活条件,如果遇不到合适的男性,不结婚也是可以接受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