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包”随想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2-13

作者:刘全红

“糖包”是家乡土话,顾名思义就是装着糖的包。以前家乡过春节,都是用“糖包”作为拜年礼物。

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糖是高档营养品,也是紧俏物资。每到年关,政府按每人一至二两的标准给村民发放“糖票”,村民凭票从供销合作社把糖买回来,然后做成一个个专用于拜年的“糖包”。

“糖包”的做法简单。一般是将报纸或牛皮纸折上好几层,包上少许红糖,然后叠成三角锥样的形状,在顶上放一条红纸签当点缀,最后用线捆牢,就算完成了。

各家做的“糖包”,从外看大同小异,区别在于包在里面的糖的成色和分量。最好的糖是从合作社买回来的,成颗粒状,颜色发亮,甜味纯正。而土法熬制的甘蔗糖,成一块块疙瘩,颜色发暗,喝起来有糊味,不受待见。

一个“糖包”包多少糖,没有统一规定,有的多,有的少。

因此,拜年时一定要认准哪个“糖包”是哪家带来的,以便原样还回去。

正月初那几天是拜年的高峰期,亲戚多的人家,一天能收到很多“糖包”,这对家庭主妇是一个考验。男人拜年去了,主妇一人在家,既要招呼客人吃喝,又要记住哪是哪家的“糖包”。我的一位婶娘,没有哪一年把客人送的“糖包”记准了,一直被人取笑。而我母亲,则从未出过差错。

客人来的时候,母亲会留意他带来的“糖包”的形状、颜色。客人走后,她又会默默地核实一遍。

到了晚上,她还要将白天的事在脑子里过一遍,不只是对“糖包”,还有白天小孩收的钱等,都要逐一核对,直到准确无误,才开始准备第二天拜年要用到的东西。那几天,母亲每天都要忙到很晚。

每当看到母亲在油灯下,面对着“糖包”凝神静气、苦思冥想的样子,不免有些于心不忍。我说,都是糖,差不多就行了,何必分得那么仔细?

母亲则很坚决地说,一定要分清楚。谁家拿多少来,我们就要还人家多少,不能让他吃亏。我们再穷,也不能占人家便宜,这是“礼性”。

如今回想起来,那个年代的人,尽管很穷,却很淳朴。他们都不想占别人的便宜,恪守着“一礼来,一礼去”的礼性,一旦“来而不往”或“来而少往”,会受人指责,导致亲戚关系出现裂痕。

那些年,跟我们家来往的亲戚很多,每家又是人多、事多。从老人过生日到小孩出生,从婚丧嫁娶到乔迁之喜……母亲都是用脑子记住,按照“礼性”规矩一一打理,真正做到了“礼性周到,让人无话可说”。

我始终不明白,那些没有规律的日期,那么多琐碎的事,那么繁杂的规矩和讲究,母亲大字不识一个,只凭脑子去记,却记得那么清晰、那么牢固,她是怎么做到的?

我自愧不如。我的记性非常糟糕,即便是自己的生日,也经常忘记了。对自己的事尚且如此,对别人的事便可见一斑了。

母亲常骂我,说我不长记性的原因是不用心,不用心待人。要是用了心,哪有记不住的道理?

想想也是。人的记性,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全在于是否用心。用心了,再远的人,思念和祝福都会送达,再小的事也记得住,就像我母亲那样。没有用心,再近的人,都会视而不见,再大的事也是过眼云烟,就像我记不住我生日那样。

一天很长,一生很短。回想起生命里遇到的每个人,感受着他们在岁月里的变化,很多该珍惜的,因为大意没有珍惜,因为不懂而伤害。如今,只有深感忏悔与自责了。

从现在起,要做一个有记性的人,将眼前飘过的人和事,都记在心里。

(原载于2022年2月11日《鄂东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