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历史探奇 2022-02-13

名称:“广陵王玺”金印

年代:东汉(公元25-220年)

尺寸:边长2.3厘米,厚0.9厘米,通高2.1厘米,重123克。

来源: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

收藏:南京博物院

简介:金质,正方形,上置龟钮,边长2.3、厚0.9、通高2.1厘米,重123克,阴刻篆文“广陵王玺”四字,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广陵王刘荆的佩印。1784年日本福冈志贺岛发现一枚方形金印,上缀蛇钮,阴刻篆文“汉委奴国王”。两者在尺寸、重量、花纹、雕法和字体上均如出一辙,且前后只相差一年。

该玺的发现也成为中日两国交往的最早实物证据之一。

“广陵王玺”金印,这枚王玺为东汉初广陵王刘荆的佩印。刘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第九子,在建武十五年(39年),被封为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山阳王,后因获罪被徙封为广陵王。这枚“广陵王玺”金印与日本曾经发现的一枚“汉委奴国王”印,在尺寸、重量、花纹、雕法和字体上如出一辙,并且前后只相差一年,二者甚至可能出自同一工匠之手。因而成为中日两国交往的最早实物证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