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本非名家也非名社的《资治通鉴续纪》,带给我不少惊喜

 逍遥_书斋 2022-02-13

“印象比较深的是由当代公务员吴海京利用业余时间,穷十年之功,以一人之力,在浩如烟海的史学典籍中爬梳剔抉写就的四百余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续纪》,从宋太宗建隆元年一直写到清宣统三年清朝灭亡,时间跨度一千余年,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相贯通。”

这是2022年1月15日,网名小佳哥在孔网“我的2021:一本书,一段记忆”征文的一段话。

真有诱惑力,马上就勾起了我的购买欲,立即在孔网搜索《资治通鉴续纪》。可是脑袋里又一闪念,作者吴海京36岁出版此书,和中国文史出版社一样名不见经传,值得买吗?于是开始百度且思索,得出下列印象: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一是钦佩作者的胆识和见识,敢攀先贤,敢于创新。正如内容简介所说,吴海京,36岁,公务员。因前人所作的《资治通鉴》相关续作如清毕沅、夏燮的《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等质量不高,史料不全,文笔繁冗,叙事不连贯,无法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为此,作者按照北宋司马光编著的《资治通鉴》的体例,重新综合各种史料,进行系统编纂用十年时间补上了五代以后到清朝的历史,使中国自战国至清朝二千多年的历史前后贯通,合成一体。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文章图片6
文章图片7
文章图片8
文章图片9

二是相信出版社的实力。中国文史出版社的名气当然赶不上中华、沪古、岳麓等名社,但它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所属的专业出版社,成立时间早,1985年11月,改名为中国文史出版社。其主打产品是原国民党高级军政人物的回忆录等传纪类图书和各种其亲历、亲见、亲闻文史资料类图书。从这点看,无论如何,毕竟是一家历史类专业出版社,专业对口,比较放心。

文章图片10
文章图片11
文章图片12
文章图片13
文章图片14
文章图片15
文章图片16

三是“出淤泥而不染”。乍看黄色外包装,与大街上的大路货、高仿盗版书没啥两样。若仔细一看,这套书可不是摘编翻印的,而是作者一字一句码出来的,必须区别对待。

文章图片17
文章图片18
文章图片19
文章图片20
文章图片21
文章图片22
文章图片23

四是“一览众山小”。我手头已购中华书局的《资治通鉴》20册,《续资治通鉴》12册、《明通鉴》8册、《南明史》14册,《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拾补》24册,但没买过山西人民版《清通鉴》22册。而且原来看这些中华史籍,可谓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有了这6本书,把《资治通鉴》宋纪直到《清通鉴》一以贯之,先看6本再看原著,这不就是《续资治通鉴》、《明通鉴》的预热版吗。

文章图片24
文章图片25
文章图片26

当然,这部以文言文写就的史书无论从文字功力、文采笔法、考据论证、史学地位等都不能与《资治通鉴》相提并论,但他十年寒暑,七易其稿,这份对知识的追求、对历史的态度、坚韧不拔的耐力在略显浮躁的社会显得愈发难能可贵。我们买了一大堆24史和通鉴的读者,难道无动于衷吗?

文章图片27

于是赶紧比对价格,16开6大册,4512页5200千字,定价680元,孔网最低266元加20元运费,京东自营没有货,中国图书网没有货,淘宝279元免邮,最后选中了当当网,8折基础上用券252元下单付款,时间是在1月16日,收到后非常满意。

之后再搜孔网,此书还有2013年1月上中下3册版,比这套6本的出的早一些。看来买数在名家名社占多数前提下,适当买点凡人小社的书,也不失为下策。

文章图片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