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穴属于经外奇穴。具有止痛消肿、清热疏络之功效。根据其穴性,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偏头痛、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脑炎、高血压头晕等疾病。 本穴首见于《 太平圣惠方》:前关二穴,在目后半寸,是穴亦名太阳之穴。头风、赤眼头痛、目眩目涩,可灸。针入三分。 太,大也。阳,天部的阳气也。太阳穴名意指穴内物质为天部之气。别名:前关、当阳。 【定位】在头部,当眉梢与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中,如下图 ![]() 【解剖】 在颞筋膜和颞肌中。浅层有上颌神经颧颞支和颞浅动脉分布,深层有下颌神经肌支和颞浅动、静脉的肌支。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颞筋膜—颞肌 【取穴方法】 1、正坐位或仰卧,从眉梢与外眼角连线的中点,用拇指同身寸向后外量一横指(约1寸)凹陷处取穴。 2、正坐位或仰卧、 以眉梢与外眼角连线为一边,划一等边三角形,其三角形后角定点处是穴。 ![]() 【主治病证】 1、头痛; 2、目疾; 3、面瘫。 【操作方法】 豪针直刺0.3—0.5寸,不提插,局部有酸胀感。横刺,向后透率谷,进针1—2寸,酸胀放射至侧颞部。横刺向下,透颧弓后方之下关穴,或沿气透至颊车穴,针时闭口,进针2—3寸,下颌关节处酸胀感,或放散上齿槽,或放散至舌部。可三棱针点刺、拔罐、放血。 【保健按摩】 《达摩秘方》中将按揉此穴列为“回春法”,认为常用此法可保持大脑的青春常在,返老还童。当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重压或胀痛的感觉,这时施以按摩双侧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经常按摩太阳穴可血管神经预防和减轻紧张性性头痛、偏头痛。如果满脸通红、眼睛发红、高血压可以直接用梅花针敲太阳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