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研究(全文)

 文化龙乡 2022-02-13

摘 要:洪洞大槐树移民作为历史移民中的一部分,在历史中有重要的作用。红头洪洞洪洞通过对明朝时期移民的背景和原因,移民的过程和为什么会选择洪洞作为移民的地方的研究,最后明朝移民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洪洞大槐树;移民;影响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这句民谣,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洪洞大槐树几百年来被人们,尤其是在外的游子当作祭祖的地方,被认为是家的象征,“根”的所在地。


综观历史上数次的移民。史前时代的大迁徙,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民族认同感。西周初年的移民,促进了西周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与这几次移民活动相比,明朝时期的移民更具规模和影响力。


一、明朝移民的背景和原因


洪洞大槐树为何被人们认为是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地方。这要从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说起。根据《明史》《明实录》中记载仅从山西往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移民就有18次之多。从明洪武三年(1370年),直至永乐十五年(1417年),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明朝统治者颁布了“移民”的政策,为什么到了明朝要进行这样规模的移民呢?这是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的。


元朝末年,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不堪忍受民族压迫的农民揭竿而起。仅正元年(1314),山东、河北等地,农民起义就发生了一百多起,但结果遭到了统治者的镇压。有压迫就有反抗,之后,农民起义更加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如郭子兴、朱元璋的起义,张士诚的起义等。农民起义军与元朝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争。战争对当地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人民生命财产也遭到了破坏。经历了十多年的战争使河南,山东等地的百姓,十亡七八。“兵戮河南,赤地千里”,“道路皆榛塞,人烟几断绝”,①这种景象使得朝廷裁撤州县,当然赋税收入也就减少了,出现了“累年租税不入”②的荒凉情景。


自然灾害频繁。元末,除了连年战争外,水旱灾害,蝗灾也频繁的发生。根据《元史》记载水旱灾害造成“漂没民庐,死者众”,“禾不入土,人相食”。再加上黄河的多次决口,使得无数百姓死亡,村庄也多为废墟。


建文帝继位之后,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采取了“削藩”的措施,而这些措施触犯到了燕王朱棣的利益,朱棣以“扫碑”为名,从北京起兵,所到之处,烧杀抢掠,人口急剧锐减。靖难之役使刚刚有所恢复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朱棣胜利之后,对那些忠于建文帝的百姓和军队也进行了屠杀,所以,在朱棣当皇帝后,移民政策也继续执行。


而元末明初的山西,素有“表里河山”的称号。西边是茫茫吕梁山,东边是太行山,北有万里长城,南有黄河水。这样的地形使得山西易守难攻。小灾不断,大灾少有。最重要的是元朝末年奉旨镇守山西的是王保保(扩廓铁木耳)父子,相对于其它省份来说,争夺权力或发生内讧的概率就比较少,比较安定。而且风调雨顺,气候温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再加上邻省兵祸成灾,这样大量的难民涌入,使这里的人口相对稠密,出现了人多地少的情况。


二、选择从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原因


洪洞县是山西省平阳府的一个人口大县,交通发达,北达幽燕,东接齐鲁,西临河陇,南通秦蜀。几千年来全省的出省通道,大部分都集中在中部地带的几个盆地中心。从古至今的北方大道,官道,驰道,几乎都是一条路线。洪洞一直就处于山西交通要道的必经之地,这是地理环境,也是一种宿命。并且在此设有驿站。在驿站北面二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广济寺,当时负责移民的官员在这里“设局驻员”,发放“凭照川资”。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规模巨大的移民,需要足够的口粮,足够多的牲畜饲料,广阔的空间。洪洞作为当时山西一个比较富足的县,有着众多的庙宇和驿站。因为山西地势两边高,河床低,灌溉用水不方便,不能造成大的水灾。所以历代山西没有像邻省那样因大的战乱及水灾而逃亡。于是在天时地利的条件下。山西洪洞就成为了移民活动最理想的地方。


不同于其它地方的是洪洞流传着数千年的远古传说和与之相应的民间信仰。如炼石补天的女娲,禅让天下的唐尧之类,它们在洪洞留下了丰富的传闻。这些传闻都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成为区别于其它地方的一个显著标志


“没有移民就没有中华民族,就没有中国疆域,就没有中国文化,就没有中国历史。”③中国古代的移民既有自发的移民,也有官府强迫进行的移民,自明朝初年的朱元璋起,长达五十余年的移民既有经济原因,也有政治、军事方面的原因。朱元璋强迁苏、松、嘉、湖地区的富户到其龙兴之地濠州和龙居之地南京,以及明军攻克大都之后,为了加强这些地方的军事实力,将大量的民户迁到居庸关以南和北平地区。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又将江南地区的富户和工商业者迁到此。还有一种惩罚性的移民。凡是逃军、逃囚等,一律发边疆充军。山西大槐树移民活动据统计共有十八次之多,移民人口超过了百万,涉及到十八个省市的几百个县。


根据历史记载洪洞是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的,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说“我的祖先在洪洞大槐树?”明政府组织的洪洞大槐树移民,洪洞大槐树只是作为一个集散地。资料中除了记载有从太原、平阳两个府和泽、潞、辽、汾,沁5个州等地外迁人口,还有从雁北朔州迁民的记述两处。《明洪武实录》卷84卷中记载:“(洪武)六年八月,大将军徐达等师至朔州,徙其边民入居内陆。”那么,在历史中山西到底有多少人被移出去了呢?台湾学者徐泓认为:“洪武二十二年九月止,迁到大名、广平、东昌的山西贫民约有24736户,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止,大名,彰德等七府共有山西迁入的移民65780户。但是我们可以看出来,《明实录》所记载的也只是记载的山西移民在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人数,并没有包括移民的全过程,也没有移民的完整数量。所以山西移民的实际数远远多于统计出的数字,估计会有七八十万,甚至可能接近百万。


三、移民过程


中国的古代社会里,安土重迁的观念根深蒂固的存在中国人的血液里。而且在一个儒家纲常伦理占据重要地位的社会,儒家伦理主张“父母在,不远游”。明朝的移民是政府强制的,因此充满艰辛和血泪,其过程不亚于一场凄惨的人间悲剧。根据明朝的政策,晋南、晋东南,尤其是洪洞,按人口的比例,即四口迁一、六口迁二、八口迁三的规定,派兵强行迁徙。据说官府为了把老百姓聚集到一起,达到移民的目的。官府就骗老百姓说:“不愿意迁移的人,到大槐树下集合,在三天之内报名登记,人们信以为真,于是大槐树底下很快就聚集起很多人。官府关押了这些百姓,强行迁走。一时间,哭天喊地”令人撕心裂肺,移民们含着泪水,三步一回头,五步一转身,依依不舍。越走越远,最后留在人们眼中的只能是大槐树矗立在那。人们在离开的时候,折了一节槐树枝带在身上,把对家乡的情感,对亲人的留恋,都倾注在折下的槐树枝上。到了新的地方之后,把槐树种子种在院里,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念。天长日久,岁月无情地冲刷了留在他们脑海中的记忆,只有那临别时的大槐树深深地刻在他们的心头。于是,大槐树就成了他们思念故乡的的排解物,进而变成了故乡的象征性符号,深深地融进了移民后裔的血脉中。另有一些人,他们的故乡不是洪洞,更不是平阳府,其他移民的后代说是来自洪洞大槐树,于是他们也认为自己的祖先也是来自此。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和从众的心理也越来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说,大槐树就成了全体移民后代心灵上的根。


为了防止新迁入的移民聚族而居,形成新的势力。明朝的移民条律规定,凡同族同姓的人不能够迁入至同一个地方,移民为了避免骨肉的分离,被迫更姓易名,于是从一些家族中分离出了许多个姓氏。


四、洪洞大槐树移民的影响


移民是一部血泪史和艰苦奋斗的开荒史。对自愿迁移的老百姓来说,他们因为极其困难而出去寻找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那些被迫迁移的人,不到万不得已是绝不会搬迁的。明朝的移民与以往的一家一户为单位不同的是,是以丁为单位而举族迁移的。


以丁为单位的迁移造成家庭分裂,与家人离别。虽然迁移后能享受到一些优惠政策,但是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平等的待遇。而且在古代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山高路远,前途渺茫,其中的艰辛是显而易见的。


明代大槐树移民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首先将大量的移民迁出,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多地少的矛盾,对迁入地来说,增加了大量的劳动力,大片荒芜的土地被开垦,耕地面积大量增加,农作物的产量也大大增加。而且使得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经验得以广泛推广。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其次。调节了各个地区人口不均的状况,减少了因人口问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在某种程度上说,维护了社会的相对稳定,避免了某些地区会出现的社会混乱问题。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巩固了边防,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对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移民过程中,移民不仅把山西的农耕技术和精神文化带到了迁入地,而且也把山西的风俗习惯带到了那,在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的相互融合下,又创造了新的文化。这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朱元璋有着很强的民族意识。在明朝初期,就希望消除“胡俗“,推行儒家纲常伦理道德,重新塑造以汉族为主体的伦理道德。洪洞大槐树移民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元朝以来,在同胡人交往的过程中,胡人和汉人相互影响。一直到明朝儒家思想重新成为主流思想时,人们才意识到塑造汉民族伦理道德的需要。在平阳府下的各个州县的地方志中,都与尧舜有关联。这样在当时的背景下,平阳府就成为汉民族文化、伦理道德的发源地。通过这种定位和洪洞民间对尧舜的信仰,强化了洪洞对汉民族伦理道德的推崇。平阳府的尧庙也就成为了儒家伦理道德文化的建筑。


明朝初年的移民距离现在已经有600多年了,移民后裔遍及世界各地,他们虽在异地他乡,但是却不忘记自己的祖先。洪洞大槐树被众多的华夏子孙视为“家“,称作”祖“,看作”根“,成为许多人魂牵梦萦的故乡。如今,大槐树成了数以亿计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地方。这种”同宗共族,天下一家“的大槐树情节,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体现。


(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洛.洪洞大槐树明初人口迁徙的见证[N].山西政协报,2011.


[2] 刘郁瑞.古槐移民与古槐文化[N].山西师大学报,2001第28卷第1期


[3] 高胜恩、楚刃.关于明初洪洞大槐树迁民的几个问题[J].晋阳学刊,1993(4)


[4] 扈新起.洪洞大槐树的风俗及其传说[J].民俗研究,1990(4).


[5] 裴娟.洪洞大槐树寻根文化的民族情感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


[6] 张书剑.论明代洪洞大槐树移民的伦理意义及启示[D],山西大学.2012.


[7] 冀满红.民族迁徙、家园符号与地方认同――以洪洞大槐树和南雄珠玑巷移民为中心的探讨[J].史学理论研究,2011(2).


[8] 王兴亚.明洪洞大槐树移民说由来与发展的思考[N].石家庄学院学报,2005第7卷第1期


[9] 申红星.明清时期豫北地区移民问题探析[J].求是学刊,2010. 第37卷第2期


[10] 乔新华.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问题研究的回顾与思考[N].清华大学学报,2007(3).


注解:


① 《明太祖实录》卷29


② 《顾炎武《日知录之余》卷十


③ 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导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