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是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也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骄傲。 《红楼梦》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重点描绘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转衰的过程。 作者曹雪芹(1715-1763)的祖辈是满清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皇室奴仆)。自其曾祖起,三代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尤为康熙重用。但在雍正初年,曹家在权力斗争中失势,父曹頫被免职,家产被抄。这种前后反差巨大的变迁,使作者亲历了一个封建富豪之家盛衰变化的全过程,看清了封建统治阶层的腐朽与罪恶,为创作《红楼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百多年前横空出世的《红楼梦》,作为一部空前绝后的盖世之作,标志着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最高峰。它文备众体,诗词歌赋各种体式都达到极高的艺术水准,是封建社会末期生活的百科全书。 梦游太虚境 一日,宁府花园内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设宴请贾母等人过来赏花。午宴后,贾宝玉感困倦欲睡,贾蓉之妻秦可卿引宝玉去自己卧室,安顿其睡下。 宝玉很快进入梦乡,自己悠悠荡荡来到一处神仙境地。由掌管人间风情月债,尘世女怨男痴的警幻仙姑引领,来到“太虚幻境”的牌楼前,见两旁的对联为“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不解其意。转过牌楼便是一座宫门,上书“孽海情天”四个大字。过二宫门进了“薄命司”,得仙姑允许后翻看了“金陵十二钗正册”及其副册和又副册,各册中有词有画,暗含天机,预示各册中女子的命运。宝玉恍恍惚惚看了却不解其中含意。警幻仙姑见他尚未觉悟,带他到仙宫中,品“千红一窟”的仙茶,又醉以“万艳同杯”的美酒,聆听《红楼梦》仙曲,最后在警幻仙姑的授意下领略了男女间的“云雨之欢”。 次日,宝玉与梦中情侣柔情缠绵,携手游园,忽见荆榛遍地,狼虎同行,黑溪阻路,万丈迷津下响声如雷,中有许多夜叉要把宝玉拖将下去,吓得宝玉汗如雨下,一梦方醒。 元妃省亲 贾府为元妃回家省亲,特意修建了一座豪华的省亲别墅,并向皇帝奏准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元妃省亲的日子。 时辰到时,贾府中有爵位者都身着品级在荣府前恭候。仪仗鼓乐队过后,元妃坐在由八个太监抬着的金黄绣凤版舆中被抬进省亲别墅中。只见园中香烟缭绕,花彩缤纷。处处彩灯相映,时时细乐声喧,说不尽的太平景象,显不完的富贵风流,元妃叹道:“太过奢华浪费了!” 元妃一行人来到正殿,贾家男女亲眷,在月台下排班向元妃行礼。茶已三献,贾妃降坐,乐止。元妃更衣,到贾母正室,行家礼。元妃眼含热泪,一手挽贾母,一手搀王夫人,心中千言万语,但一时不知从何说起,三人只是呜咽对泣。元妃忍悲强笑,安慰二人道:“今天我好不容易回家,大家不说说笑笑,一会子我去了,又不知何时才能回来!”,说罢,不禁又哽咽起来。众人劝之,元妃归坐,与家人逐一见过。父亲贾政在帘外问安,感谢皇恩,又道园中匾联都是宝玉所提,元妃甚慰,忙叫人引宝玉入帘内,将他揽入怀中,摸他的头笑道:“比先前长高了好些.......”一语未了,泪如雨下。 贾府大排筵席,席中元妃起身命笔墨伺候,挑选几处牌匾亲自赐名。赐总园名为“大观园”,将“有凤来仪”赐为“潇湘馆”,“红香绿玉”赐为“怡红院”等,又让宝钗、黛玉及各位妹妹每人赋五言律诗一首,宝玉五首,当场评出优劣,称赞宝钗、黛玉之作与众不同。元妃点戏,由从姑苏买来的十二个戏子登台演出。戏毕,元妃把从宫中带来的礼物逐一赐给众人,众人谢恩。太监道:“时已丑正三刻,请驾回宫。”元妃听了,顿时又泪流满面,手拉贾母,王夫人不忍放手,最后还是依依不舍告辞回宫。 宝黛阅西厢 三月中旬的一天,宝玉早饭后携一本《西厢记》到沁芳闸边桃花树下一块石头上细看。正看到“落红成阵”,一阵风吹过,把树梢上的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都是。宝玉忙起身要将花瓣抖落下来,又怕被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到池边,抖落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流出沁芳闸去了。宝玉见地上还又许多落花,正愁如何处置,忽听后面有声传来:“你在这里做什么?”回头见是黛玉,肩担花锄,锄上挂花囊,手拿花帚,对宝玉说:“落花随水流出去后,可能又被脏水所污,仍旧把花给糟蹋了。在那边犄角我有个花冢,如今把花扫了,装在这绢袋中,用土埋上,日久随土化了,岂不干净。” 宝玉听了喜不自禁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收拾。”黛玉问什么书,宝玉忙藏之,答道:“不过是《大学》、《中庸》。”黛玉知道宝玉在骗人,将书抢过,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就将十六出都看完,自觉辞藻警人,余香满口。合上书,却还在出神,内心还默默记诵。 宝玉情深意长地对黛玉说:“我就是张生那'多愁多病的身’,你就是崔莺莺那'倾城倾国的貌’。”黛玉听了,不觉脸上泛起羞色,厉声指责宝玉:'你这该死的,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来,还学了这些混账话来欺负我,我去告诉舅舅。舅母去。”说着转身就要走,宝玉急着向前拦住道:“好妹妹,千万绕了我这一回。我要是真的欺负你,明儿就掉进池子里,变成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时,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碑去。”说得黛玉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她揉着眼睛笑道:“呸!原来你也是个银样蜡枪头。” 艳曲警芳心 宝黛二人正在嘻闹说笑,袭人把宝玉叫走了。黛玉一人闷闷不乐往回走。刚走到梨香院墙角,忽听见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这是那十二个女孩在排戏。黛玉偶然间听到两句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黛玉十分感慨,驻脚侧耳细听,唱词继续唱道:“良辰美景柰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黛玉不觉点头道:“原来戏中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会其中之味。”又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黛玉听得如痴如醉,有点站立不住,索性坐在一块石头上,仔细品味“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八字的含义。联想古诗中“落花流水”的感伤词句和刚听到的“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再看眼前一片残花遍地,流水东逝,心中伤感惆怅,不禁凄然泪下。此时香菱恰巧路过,上前接过黛玉手中的花帚,两人一起向潇湘馆走去。 宝钗戏蝶 芒种节意味着春季已过,百花谢落,花神将退。按古代风俗要祭祀花神。大观园中的姑娘们早用花瓣柳枝或绫锦纱罗编扎成各种饰物,用彩线绑扎在树上。一时间,满园绣带飘飘,花枝招展,加上姑娘们都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让人目不暇接。 大观园中众姐妹在丫鬟的陪同下,在园中嬉戏玩耍,却不见黛玉的影子。迎春问道:“怎么没见林妹妹?好个懒丫头!”宝钗笑着让姐妹们等着,自己一人去潇湘馆拉黛玉来一起玩。快到潇湘馆,远远见宝玉进了潇湘馆,想自己这时再进不便,便转身欲回,忽见前面有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在草地中迎风蹁跹翻飞,十分有趣。宝钗从袖中取出扇子,扑蝶玩耍。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就要飞过河去了。宝钗急忙收住脚步,蹑手蹑脚跟在飞蝶后面,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此时宝钗已是香汗淋淋,娇喘细细,更显得活泼可爱,妩媚动人了。 晴雯撕扇 转眼到端午节,宝玉因昨晚误伤了袭人,心中闷闷不乐,在房中长吁短叹。偏偏此时晴雯上来为他换衣服,不小心失手把扇子掉地,折了扇股子。宝玉责怪道:“蠢才、蠢才!将来怎么办?明日你自己当家立事,难道也是这样顾前不顾后的?”晴雯冷笑道:“二爷近来脾气大得很,动不动就给我们脸子瞧。前儿连袭人都打了,今儿又来寻我们的不是。以前连那么样的玻璃缸、玛瑙碗都不知弄坏了多少,也没见发多大脾气,这会儿一把扇子就这么着了,何苦来着!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走,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倒更好!”宝玉气得浑身乱颤,叫道:“你不用忙,将来有散的日子!” 袭人忙赶过来解劝,晴雯冷笑道:“你早该来,,也省了爷生气伤身,一直是你一人服侍爷的。”袭人道:“好妹妹,你出去逛逛,就算我们的不是。”晴雯反唇相讥:“光明正道,连个姑娘还没争上去呢!也不过和我似的,哪里就称上“我们”了!”袭人听了,顿时羞得脸紫涨起来。 傍晚,宝玉在薛家喝酒归来,带着几分醉意,踉踉跄跄进入院内,见院中乘凉床上睡着一个人,推之,那人翻身起来道:“何苦来,又招我!”原来是晴雯。宝玉将她拉起,在她身旁坐下,笑道:“你的性子越发娇惯了。摔了扇子,我不过说了两句,你就不依不饶了。袭人好意来劝,你又括上她,该不该?”晴雯冷言相对:“怪热的,拉拉扯扯做什么!叫人来看见像什么!我这身子也不配坐在这里。”宝玉让晴雯洗洗手把果子端来。晴雯怨道:“我慌张得很,连扇子还摔折了,哪里还配端果子呢!倘或再打破了盘子,更了不得了。”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让人用的。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就是扇风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只是不可生气时拿它出气。”晴雯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笑着递扇给晴雯,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成两半,接着又听嗤嗤几声。宝玉笑道:“响的好,再撕响些!”此时麝月走来,笑道:“少做孽吧!”宝玉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给晴雯,晴雯接下也撕了几半子,二人大笑。麝月说:“索性把匣子搬出来,让她尽力地撕,岂不好?”晴雯笑着倚在床上道:“我也乏了,明儿再撕吧!”宝玉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三人又大笑起来。 宝玉痴情 贾政要宝玉去会贾雨村,宝玉心中不快。湘云劝宝玉经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人们,谈论些仕途经济的学问,将来能应酬世务,总比成天在姐妹队里厮混强些。宝玉马上变脸道:“姑娘请到别的姐妹屋里坐吧,小心在我这里玷污了你的经济学问。”袭人忙上前劝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宝姑娘也说过一回,话还没说完,他就不顾人家脸面,咳了一声,抬脚就走了,羞得宝姑娘满脸通红。亏了是宝姑娘心地宽大,要是换了林姑娘,不知要哭闹得怎样呢!”宝玉反驳道:“林姑娘可从来没说过这些混账话,如果她也这样说,我早就和她生分了。” 此时黛玉刚好走到窗下,听到宝玉的话,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喜的十自己眼力不错,认定宝玉为知己;惊的是宝玉竟然不避嫌,豪不掩饰地在众人面前赞扬自己;叹的是既然我两互视为知己,又何必有“金玉良缘”呢!悲的是父母早逝,无人为自己主张大事,自己命薄,病已渐成,前途未卜。想到这里,泪又涌出,忙转身走了。 宝玉恰好来到院门,忽见黛玉在前面边走边擦泪。忙赶上前不由自主为她擦泪。黛玉连忙后退几步,说道:“你又要死了!总这么动手动脚的!”宝玉笑道:“说话忘了情,不觉就动了手,也就顾不上死活了。”黛玉道:“你死了到不值什么,只是丢下什么'金',又什么'麒麟’的,可如何是好呢!”一句话把宝玉说急了,赶上来问道:“你说这话是咒我,还是气我呢!”,黛玉自知失言,忙笑道:“你别急,是我错了。看你急的一脸汗。”黛玉一面说,一面靠前伸手替宝玉擦汗。 宝玉瞅了黛玉好一会儿,郑重地说了“你放心”三字。黛玉听了故意问:“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你的话,你说说什么是放心不放心的。”宝玉叹了口气,问道:“你真的不明白我的话吗?难道我平日在你身上用的心都用错了吗?好妹妹,你如果真的不明白的话,不但我平日的心思都白用了,就连你素日待我的情义也都辜负了。你都是因为总不放心的缘故,才弄得一身病,但凡想开些,你的病也不会一日重似一日的。” 黛玉听了这番话,如遭雷轰电击一般,细细思之,这话竟比自己肺腑中要说的还要恳切,顿觉有千言万语要说,却连半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怔怔地望着宝玉。宝玉也不知从何说起,同样含情脉脉望着黛玉。两人对视半天,黛玉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热泪,转身离去。宝玉忙上前拉住黛玉,说:“好妹妹,请听我一句话再走。”黛玉一边擦泪,一边将宝玉的手推开,说道:“什么都别说了,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说着头也不回离开了,宝玉却还在原地呆呆地发楞。 袭人正好走过了给宝玉送扇子,宝玉以为还是黛玉,一把把她拉住,说道:“好妹妹,我这个心思,从来不敢说,今天总算大胆说出来了,就是死也甘心了!我也为你得了一身的病,又不敢告人,只好忍着,只有等你的病好了,我的病才会好呢!我在睡梦中还总想着你呢!”袭人听了宝玉痴痴的话语,惊惑不已,连连推醒了宝玉。 蕉下客 贾探春是荣国府老爷贾政与侍妾赵姨娘所生之女,在贾氏姐妹中排行第三。探春住大观园秋爽斋,园中有许多芭蕉,蕉叶舒展,阔朗雅致,与探春“素喜阔朗”的个性十分吻合,故自称雅号“蕉下客”。探春精明能干,秀外慧中,有心计,能决断,连王夫人和凤姐都要让她三分。探春生得“长挑身材,削肩细腰,鹅蛋脸儿,俊眼修眉,频盼神飞,文采精华,让人见之忘俗。”更可贵的是她还具有其他姐妹所没有的大度和精明,她先后结诗社,理家财,反抄检等系列举动乃至日常为人处世,言谈举止,都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她是贾氏姐妹中的一枝独秀。 ![]() 探春身上散发着一种怡人的清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她曾试图实行“兴利除弊”的改革,却没能挽救日渐落败的家庭。探春作为一位女性,也摆脱不了封建伦理的桎梏,最终远嫁他乡,他的命运如《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描述的那样: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 刘姥姥进大观园 京郊乡下的刘姥姥之亲家二十年前曾与荣国府王夫人之父连过宗亲,眼下日子过得艰难,想到了这门显赫的远房亲戚,便进城到荣府来走动走动。刘姥姥在贾府见到了贾母,两位老太太一见如故,贾母从刘姥姥那里听到了许多乡野趣闻,高兴地邀刘姥姥在园子里多住几天。 次日,凤姐和丫鬟们在秋爽斋晓翠堂备好饭,凤姐吩咐刘姥姥在吃饭时多讲些有趣的话好让贾母高兴,刘姥姥心领神会。席间刘姥姥站起来高声叫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便鼓起腮帮,两眼直视,一言不语。众人先是一楞,接着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哎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姊妹换衣裳的, 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吃蛋。刘姥姥拿起箸来, 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得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 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 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筷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筷子要亲自去拣,早有地下的人拣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 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 还不换了呢。' 丫鬟们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木头的好使。”贾母边吃边和刘姥姥聊家常,这顿饭显得格外香甜和开心。 ![]() 芦雪庵联句 这天,薛宝钗的堂妹薛宝琴随哥哥薛蝌来京,住进贾府。不久,李纨堂妹李纹、李绮,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等都住进大观园,香菱也因薛蟠外出经商与宝钗住入大观园,十几个姐妹相聚在一起总有说不尽的话,大观园比原来热闹了许多。众姐妹聚到稻香村商议结社作诗。李纨建议次日到芦雪庵结诗社,既可作诗,又可为新来的姐妹接风。 晚上下了一夜大雪,地上积雪足有一尺多厚,大观园内外一片银装素裹。众人早饭后赶到芦雪庵轩,看见诗题、韵脚、格式都已贴在墙上。凤姐虽一向不太识字,却以“一夜北风紧”开了个“即景联句”的好头。随后大家争先恐后,大展其才。尤其是湘云、黛玉、宝琴三个,更是你争我抢,毫不相让。评判结果,又是宝玉落第。大家罚宝玉去栊翠庵向妙玉要一枝红梅来。宝玉很快就捧回一枝二尺多高的红梅插入瓶中。只见梅花枝条疏密有秩,花香胜似兰蕙,众姐妹连声称赞不已。黛玉李纨建议在连句中联得少的邢岫烟、李纹、宝琴三人,每人分别以“红梅花”三字为韵,各写一首七律。其中宝琴以“花”为韵的最好,诗中写道:“疏是枝条艳是花,春装女儿竟奢华。闲庭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 ~上集完~ 发布于 2020-06-26 |
|
来自: 新用户8926AVU2 > 《《长廊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