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笛子经典老曲目20首曲谱带示范(上)

 周原樵翁 2022-02-13

1、经典竹笛歌曲《五梆子》冯子存编曲

  五梆子是一首由冯子存根据华北地区传统民间乐曲改编的笛子独奏曲,是北方梆笛的代表曲目。原曲优美明快,热情奔放,曲调优美健朗,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常用于戏曲过门,经冯子存整理加工后,赋予乐曲以粗犷豪爽、热情奔放的个性,梆笛特殊技法的安排和运用,使乐曲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广为大众所喜爱

五梆子 音乐: 冯子存 - 中国笛子名曲1 来自QQ音乐

图片
图片图片

  创作背景

  笛曲《五梆子》是冯子存先生根据二人台牌子曲《碰梆子》改编而成。二人台是起源于山西河曲县(也有一 说是内蒙古萨拉齐),流传在晋西北、内蒙 古、陕西、河北等地区,集民间戏曲、民间 说唱、民间歌舞、民间器乐演奏于一身的 多元艺术综合体。[二人台先后经历了 “打坐腔”、“打玩艺儿”、“打软包”、“业余 剧团”等发展阶段,其曲调随发展时期和 地域的不同而呈现 不同的特色。 明清以来,二人台走向成熟并蓬勃发 展,客观上为冯子存笛子艺术的发展提供 了大好时机。冯子存笛曲对二人台音乐 的吸收方式主要是将二人台的过场音乐 中的所用的牌子曲或精彩唱腔作为素材, 加以缀合和改造,形成新的更加器乐化的乐曲,这在冯子存创作的笛曲中表现最为明显。

2、经典竹笛乐曲《鹧鸪飞》陆春龄编曲

  鹧鸪飞是江南笛曲的主要代表曲目之一,原是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1926年严固凡编写的《中国雅乐集》,该书所载《鹧鸪飞》的解题是:“箫,小工调。本曲不宜用笛,最好用声音较低的乐器,似乎幽雅动听。”但是以后此曲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流行开来,用笛子演奏的版本反而成为此种名曲。该曲历经多位民族音乐大师的改编,其中尤以陆春龄先生和赵松庭先生改编的版本为佼佼者,陆春龄先生改编的版本更是被誉为笛子十大名曲之一。

鹧鸪飞 音乐: 陆春龄 - 百年经典 来自QQ音乐

图片
图片
图片

  陆春龄版

  曲子的引子部分是由四个极其简单的长音音符组成。陆春龄在演奏这四个音符时,着重抓住了音乐的形象性。夸奖地运用了打音、气颤音、半音孔、虚指等技巧,再结合气息的强弱变化,通过音符的八度特殊处理,向人们勾勒了一幅淡雅的鹧鸪飞翔图。随着那轻盈、飘忽的音符的起落,听众仿佛看到了一只只鹧鸪在眼前时远时近,时高时低地翱翔。使乐曲在简单中蕴含着神奇,一开始便抓住了听众。

  乐曲接下来的慢板,似乎和其它江南丝竹的曲目大同小异,实则中间包含了很多韵味。在几个看似平淡的音符组合下,充分表现了经过压抑之后人民的心情,对于幸福生活的即将到来充满了向往与激动。乐曲以4/4拍记谱,但如果象吹其他江南丝竹那样,一拍一拍地将音符规矩地完成,那就大煞风景了。它在拍子上追求一定的自由度。在音符越少的地方,它的速度越慢,时值越长。在音符越密集的地方,它的速度越快,时值越短,有时甚至是一带而过。陆春龄在吹奏的时候,音头音尾的起落变化多端。他用民间的手法夸张地强调了江南丝竹中的颤、赠、叠、打技巧,并且都是抢在强拍前换气,使听众感觉这个曲子吹得比较“冲”,而没有一般江南丝竹曲目的那样平稳。其实,这正是陆春龄的独到之处。平淡的音符,不平淡的处理,“文曲武吹”,使人感觉如同一座待喷发的火山,表面上是平静的,实则内部岩浆涌动,好似饱含沧桑的人民的激动情绪——对幸福生活的那种浓烈的渴望与向往,随时都会一喷。

  原曲到慢板处结束,但作者在改编时根据慢板的主题,变奏加花后成为一段快板紧结在慢板之后。快板是全曲的高潮部分,慢板、快板之间用一段渐快衔接,进入快板之后,中间出现了连续十六分音符的长句。整个快板为平稳进行,没有音符之间的大跳。快板部分强调手指的灵活运用,在气息与手指的配合下,乐曲一泻千里,使压抑后得到解脱的情绪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体现。快板段的增加,使乐曲更完整,克服了传统曲目的一段拖下来的弊病。

  乐曲有一个短小的尾声。快板渐慢后全曲落在“角”音的长音上,并且运用了和引子相同的处理技法,与引子首尾呼应,仿佛那鹧鸪扶摇而去,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全曲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旋律舒展流畅而具有诗意和神韵,充分地发挥了曲笛醇厚圆润,悠扬委婉的特点。它虚实结合,以情写景,很容易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3、经典竹笛乐曲《百鸟引》尹明山传谱

  尹明山(1911——1981),砀山县赵楼乡王屯村人。宣统三年(1911 年)二月初八出生,家境贫寒,一家8 口,靠7 亩地为生。11 岁那年双目失明,只好在家里或在门口摸着墙根走。他虽失明,但有灵敏听觉,非常喜欢听民间艺人吹奏笛子和唢呐。他家门前不远,有条大路通往县城,经常有抬花轿吹唢呐的打门前过,他总是跌跌爬爬赶去听,唢呐声远去了,他还歪着脑袋听余音入了迷。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4、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经典竹笛乐曲《和平鸽》刘管乐曲

和平鸽 音乐: 赵松庭 - 笛子金曲精选 来自QQ音乐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5、经典竹笛乐曲《想念》王铁锤编曲

  王铁锤(1932——) 我国著名的竹笛、箫演奏家,中国北派笛子大师。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政府特殊津贴荣获者,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家联谊会理事、现任中央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乐大器普及协会理事、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民族管乐北京研究组副组长及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顾问。

  他的演奏气息饱满,技巧纯熟,音色圆润,层次鲜明,极具感染力,被誉为中国北派笛子的代表人物。

想念 音乐: 侃侃 - 清音流韵-海外珍藏版DSD 来自QQ音乐

图片图片

6、经典竹笛乐曲《三五七》赵松庭编曲

  《三五七》,笛子独奏曲。原是浙江婺剧乱弹唱腔,以笛子为主要伴奏乐器,旋律流畅华丽。由赵松庭先生改编为同名笛子独奏曲。

  笛曲《三五七》 是根据婺剧浦江乱弹中的“三五七”改编、创作而成。三五七又名原板,是浦江乱弹唱腔中最常用、最具代表性的曲调,素以优美、抒情著称。三五七是曲牌体音乐过渡到板腔体音乐的典型形式,它保留了曲牌的特色、节拍、行腔和过门均有严谨的规定。主要伴奏乐器是笛子和板胡,唱腔与伴奏构成丰富的对比性与声复调,它可以和其它各种板腔连接,自由而多变,无论悲、喜、哀、乐的情绪,三五七都可以通过速度、旋律的变化得以表现。根据速度、音属差异可分为中板三五七,慢三五七、快三五七和高调三五七。

三五七 音乐: 张维良 - 中国民族音乐大师-箫笛演奏家 来自QQ音乐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技术性分析

  在演奏上创造性地运用唢呐的特殊循环换气法,使乐曲首尾两段散板乐音绵延,长不可及,尽情倾吐蕴藏在内心的情感,产生了强烈的效果。使乐曲极具张力和戏剧性,成为竹笛独奏的经典曲目。在乐队伴奏手法上,发扬戏曲音乐是支声性衬托的特点,使伴奏声部和笛子独奏旋律构成富有民族特点的复调结合。这种你简我繁、此起彼伏的交相奏鸣,又使乐曲流畅华丽的旋律表现出一种热烈欢快的情绪。

  现为竹笛考级曲目九级。

7、经典竹笛乐曲《收割》俞逊发改编

  收割,此曲原系弹拨乐合奏。1973年由著名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先生改编为笛子独奏曲。此曲强弱变化幅度大,双吐速度要求很快,因而对吐音的清晰度要求比较高。中段的中速极富歌唱性,要求在梆笛中吹奏出曲笛的音色。因此,风门和气息的配合技术难度较大,需加以专门的训练。

收割 音乐: 俞逊发 - 俞逊发:笛子演奏家 来自QQ音乐

图片图片图片

8、经典竹笛乐曲《云南山歌》顾冠仁曲

经典竹笛乐曲《云南山歌》顾冠仁曲

云南山歌 音乐: 群星 - 俞逊发笛子演奏专辑 来自QQ音乐

图片图片图片

9、经典竹笛乐曲《赛马会上》胡结续曲

  胡结续先生不但精通竹笛,且熟悉葫芦丝、巴乌、埙、箫等多种中国管乐器,其中竹笛演奏技艺异常精湛。他的演奏,总是激情充溢,奔放泼辣,是他特有的艺术风格。并且善于把握乐曲的内涵,给予妥切的体现,令听众受到强烈的感染。为此,他的演奏不仅为国内听众所喜爱,且博得国外友好人士的高度赞赏,如他出访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时,每次演奏都受到了热烈欢迎。 胡结续先生除演奏之外,还全心地投入了创作,因此,四十余年来,他陆续创作了为数可观的不同体裁的作品。其中竹笛协奏曲《兵车行》、二胡协奏曲《石壕吏》、声乐曲《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竹笛独奏曲《我是一个兵》、《赛马会上》、《赞家乡》、《布谷鸟来了》、《军营晨曲》等,曾先后在全国、全军及省市获奖。因而他的作品,绝大部分均已出版或制成音响成品。

  胡结续先生先后出版的个人专著有《笛子吹奏法》、《笛子基本功练习》、《笛子独奏曲选集》、《乐曲集》、《笛子练习曲集》等等。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10、经典竹笛乐曲《小八路勇闯封锁线》陈大可曲

  陈大可作曲。乐曲描写抗日战争时期的小八路的英雄行为。乐曲通过小八路骑马送一份紧急情报,冒着炮火通过敌人的封锁线等情节,来歌颂这位勇敢机智的少年英雄。

  引子是战场的概述,双簧管与单簧管要奏得自由、开阔一些。第一段是小八路形象的主题,宜跳跃、机灵,可按北方传统吹奏方法演奏。第二段是写通过敌人封锁线的情景,宜快速、紧张,可夸张一些,但双吐要清晰、平均。第三段散板,是描写小八路负伤下马后的情景,演奏时注意旋律的流畅。第四段慢板是散板的扩充,要奏得像歌唱一样。第五段是小八路重上战马,演奏时宜强调气势。

笛子独奏《小八路勇闯封锁线》唐永现场演奏版 音乐: 陈大可 来自QQ音乐 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这是经典竹笛曲目前十首,下一篇着重罗列后十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