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大师杨廷宝关注生活细节:饭馆量桌椅尺寸

 芸斋窗下 2022-02-13

杨廷宝画像

当年的乙型住宅外貌

成贤小筑

  在很多人眼里,杨廷宝的名字是和中山陵音乐台、长江大桥桥头堡这样的大手笔联系在一起的。

  殊不知,公教新村——当年为解决战后房荒问题而建的一批简易建筑——也是这位大师亲自设计的。

  更为重要的是,虽然这批小楼的外观和杨家自住的“成贤小筑”一样毫不起眼,甚至堪称简陋,却还是被后人视为公共民居的“典范之作”。今天,细细去品味其中奥秘,才会懂得建筑更为本质的内涵——为人服务。

  公教新村 户型设计没有一丁点面积浪费

  如今南京人熟悉的“公教一村”所在地,曾经是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抢建的5处“公教新村”之一。那时,大量人员从陪都重庆回到南京,一度造成房荒。时间紧、任务重,而战后资金又有限,如何能让大家住得满意?重担交给了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杨廷宝。此时,杨廷宝到国外考察了1年刚刚回来,顾不上自己小家的安置,只身匆匆赶回南京。

  此时的杨廷宝,已经设计了中山陵音乐台以及中央体育场、中央医院、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南京大学老图书馆)等一系列大型公共建筑,声名鹊起。相对于这些大手笔来说,设计标准简易、造价低廉的公教新村只能算是“小品”。他却并没有因此失去创作激情,而是凭着建筑师的责任感,日夜加班,精心推敲方案。

  他根据5处公教新村所在的不同地段位置、地界形状和面积,分别进行规划布局,力求做到每块用地精打细算,并设法增加户数,以帮助更多人解决燃眉之急。

  杨廷宝制定了甲、乙两种标准设计。就一梯两户的乙型房来说,每户居住面积分别只有27平方米和39.5平方米。然而,就是这么小的房子,却能被后人称赞为“公共民居的典范之作”,奥秘何在——

  为了尽可能满足居住需求,杨廷宝绞尽脑汁,1厘米1厘米地抠尺寸,在保证安全和正常使用的前提下,他尽量压缩了楼梯和结构所占的面积,用现在的说法,也就是尽量提高得房率。户内布局更是紧凑实用。尤其是乙型住宅,“房内几乎没有纯交通面积,使有效使用面积系数达到了极限”。

  杨廷宝是凭着对人们日常居住生活的深刻洞察,按实际需求来布局各房位置的,做到既紧凑又互不干扰:入房有玄关,可存物,又可遮挡外面视线;厨房独立于主体建筑之北,不让油烟、噪声影响朝向南面的起居室和卧室生活环境;浴厕与厨房毗邻,使上下水管布置集中,节省管道长度,还节约了投资,而浴厕的门则紧挨卧室,方便住户使用。连房中的一些边角空间也得到了充分利用,被设计成为住户的贮藏空间。“可以说,公教新村的户型设计没有一丁点面积浪费”,其户型模式后来成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住宅设计典范。

  由于建设要求投资少且建造速度快,公教新村结构为砖柱承重,用料也相当简单,内外墙仅用竹笆或板条抹灰。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杨廷宝的声誉。他的高足齐康、郭湖先两位学者撰文称赞道:“杨廷宝先生设计过有代表性的重要公共建筑,采用高标准高质量的建筑材料,但也设计过用竹笆抹灰的简易建筑,以较低标准的材料求得较高的建筑效果。”显然,后者同样能显示设计师深厚的功力。

  如今,当年的老建筑已难觅踪迹,不过,地名仍在。

  成贤小筑 大师故居简洁却并不简单

  杨廷宝一家自己住的小院——成贤小筑,位于成贤街上,是与公教新村同年兴建的。那时,杨廷宝一家老小七八口人刚回到南京,分居3处,急需有一个家。

  按说,一位建筑大师的住宅应该是很考究的,至少应该让人一见难忘。不!成贤小筑就如同杨廷宝本人一样,很低调,朴实无华。他利用的是原有宅地砖基础的格局,墙身用城砖等旧材料建造,这样施工快且造价省,才两个月左右就建成了。

  从外观上看,这幢大师亲自设计的二层小楼平淡无奇,甚至堪称简陋。但是,走进建筑内部,可以看到,房屋功能齐全,且设计颇具匠心,因地制宜,布局紧凑又十分大气。

  楼上是主人私密生活空间,3间卧室加厕所、贮藏间。楼下是公共生活用房,用柱和短墙来分出客厅和餐厅,隔而不断,空间流通,很有西方味道。书房偏于东南角,可赏户外景色。厨房退居东北一隅,较为隐蔽,有独立出入口,以使食物进出和人流分开。

  考虑到南京地区夏热冬冷,杨廷宝将房屋做成坡顶,以利用阁楼吊顶隔热,一方面在小院里广植高大乔木遮阴,并点缀灌木花卉添景。成贤小筑,成为一处闹中取静的世外桃源。

  这一时期,杨廷宝还设计了位于北极阁1号的宋子文公馆和作为孙科住宅的延晖馆,他同样在建筑用材上动了不少脑筋,花钱不一定很多,效果却很好。南京夏季炎热,所以宋子文住宅的屋顶是用芦荻伴以白水泥砂浆分3层铺设,最上面一层做成蜂窝状,具有隔热保温、防水防渗性能,外观如茅草屋,颇有农舍气息,集美观实用于一身。而延晖馆采用了屋顶水池,且能自动控制水位来隔热降温,使该住宅成为避暑胜地。

  身体力行 教学生设计要从生活细节入手

  杨廷宝有一句名言:“处处留心皆学问。”正是他时时观察生活,处处体验生活,才深切体会到建筑设计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而服务,就必须从细节做起。所以他总是随身带着小钢卷尺、小本子和笔,凡是看到好的设计、好的实例,就画下来、记下来。

  对于这一点,他的学生感受最深。如今已成为著名建筑大师的吴良镛曾经撰文记录了一次特别的饭局。那是上世纪50年代,他和杨老、梁思成在一家饭馆就餐。谈话间,杨廷宝忽然不断地从座位上站起来,又坐下去,又站起来,后来竟从怀中掏出卷尺,量起面前桌椅的尺寸来,并且一一记录在小本上。他说,这套桌椅只占了极小的空间,而坐得甚为舒服,所以引起了他的注意。

  在四十多年的教书育人中,杨廷宝辅导学生时也从不高谈阔论,而是实实在在地就学生的设计方案,讨论其如何方便人使用的一些现实问题。他指导学生,做设计要“深入体验生活,了解使用对象如何使用你所设计的建筑,他们在建筑中怎样工作?怎样生活?怎样劳动?设计住宅,你就要了解哪些人住?人们怎样居住你所设计的房间?如你设计图书馆,你就得了解藏书、借书、阅书三者的关系,包括这图书馆是为工科还是理科服务的等等。”

  他要求学生,设计中对生活细节也要多加关注。例如,门把手和门锁装在什么高度合适?桌椅的高度多少才合适?吊灯要离地面至少多高?电灯开关怎样布置比较方便?灶台和橱柜如何布置才最方便又省时省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杨廷宝看来都是与人的行为、日常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所以他要求学生只有关注这些小事,才能真正做到“为人而设计”。

  杨廷宝最关心的,是“建筑师为人类提供的生活和生存环境是否合理、合法、合用”。有一次课外讲座,作为堂堂系主任、大牌教授的杨廷宝,居然给全系学生讲起“台阶踏步怎么做”来,一些学生一时不解。他在以此告诉学生,做设计不能好大喜功,要脚踏实地解决一切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问题。而那些自命不凡、以“大师胚子”自傲却眼高手低的人是成不了大事的。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沈国尧回忆他做学生时,杨廷宝指导他做剧场设计的情景,杨老讲的内容包括如何组织人流路线,如何安排房间功能关系,怎样排座位,地面怎样逐渐升起以保证每一位观众都能无遮挡地看到舞台演出等。这些都是围绕人的使用舒适性而做文章。“这些教导一直指导着我的整个建筑人生。”沈国尧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