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产品经理:区块链治理与智能合约
2022-02-13 | 阅:  转:  |  分享 
  
产品经理:区块链治理与智能合约治理指的是用于促进所有组织决策的流程和系统,链上治理协议使参与方可以决定区块链本身的发展方向。这里的参与方包括
持有者,开发者,矿工等。链上治理与链下治理的区别在于,在链上治理协议中,参与者需要采取行动才能参与治理过程。而链下治理中,大部分人
可能并不知道也无法影响治理过程,一个比较著名的链下治理的例子就是比特币区块大小的争论。比特币BIP信号系统为最早的区块链治理系统,
比特币BIP的组织架构比较松散,主要由Github上的一些开发者和社区成员组成。比特币是一个开源网络,全世界的开发者都有权对网络更
新作出贡献。从本质上来说,比特币改进协议(BIP)是一种设计文档,主要为全网带来新的功能或信息。由于比特币的开源本质以及其系统中不
存在中央机构,比特币软件鼓励开发者使用BIP作为一种交流意见、互换信息的主要方式。参与者提出一些对比特币升级的提案,矿工可以通过区
块的额外信息表达支持或不支持某种升级。但矿工的所有行为都是非强制性的,当升级真正发生时,矿工仍可以选择仅支持旧的协议,而对新协议视
而不见。比特币的这种治理方式并不是真正的意义的链上治理。以太坊矿工投票治理以太坊的矿工通过投票选择增加或减少gaslimit。ga
slimit决定了一个区块上可以处理的智能合约数量,矿工可以投票选择增加或减少gaslimit。通过图表可以看出以太坊的gasli
mit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些都由矿工投票决定。以上几种治理方式的共同点就是都采用直接民主,即绝对的少数服从多数,没有额外的治理结构,
并且有着以下的问题:在现在的大部分治理系统中,投票权仅掌握在代币持有者或是矿工手里;持有币越多的富人或项目建立者(预挖矿)会有更大
的权利;只有很少一部分的人真正会去投票;可能产生贿赂,影响投票结果;无论提案对整个生态是否有利,矿工总是倾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智能
合约在区块链治理方面的发展方向智能合约本身也可以成为治理主体,加入治理席。比如和人工智能结合,可以令区块链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升级;
实现去中心化应用的灵活控制,并且不需要任何中断;把智能合约作为外部治理的接口,使区块链本身能够对外部治理做出反应;在某些情况下,区
块链治理系统可以作为获得更便宜,更高效,更自动化治理的基础。这可以减轻监管机构在现有政治和企业治理系统方面的负担,让其他人可以获得
可执行的、可验证的治理系统。
献花(0)
+1
(本文系壬凯远航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