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曾国藩身边的高人:真正的“智者”赵烈文

 若悟369 2022-02-14

曾国藩身边的幕僚可谓是高手如云,其中一位高人叫赵烈文。大帅身边的幕僚,相当于领导身边的秘书,而赵烈文相当于领导的机要秘书,位置之重要不言而喻,原因之一就是他曾有过几个著名的预言,精准的程度令曾国藩刮目相看,下面我们就依次说一说。

赵烈文第一天进入曾府的时候,曾国藩和太平天国正打得热火朝天。曾大帅特意让赵烈文参观一下自己的军营,熟悉熟悉工作环境,估计是曾大帅想让他见识见识自己的“军威”。赵烈文参观回来跟曾国藩说:“您这支部队,纪律非常松懈,军中士气如老人一样暮气沉沉,这样的部队恐怕要吃败仗。”这支驻扎在樟树地区的部队,他的军事主官叫周凤山,这可是大帅自认为战斗力最强悍的部队。

文章图片1

曾国藩和他的幕僚们

曾国藩听到赵烈文的这番话,心里非常不高兴,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大帅今天撂下脸来,心想,一个刚参加工作的毛头小子真不知道天高地厚。赵烈文也非常识相,不一会儿从口袋里拿出家信,说自己母亲病了,想回家给母亲看病,曾大帅表现得非常小肚鸡肠,只是点了点头,连一句挽留的话也没说。

可就在第二天,见证奇迹的时刻出现了。周凤山在樟树大败,甚至可以说是溃不成军。就在周凤山大败后的危急时刻,将领们正一筹莫展,如热锅上的蚂蚁一般。赵烈文来到军中大帐向曾国藩辞行,看到这番情形,就跟曾国藩建议说:“省城三面都有大河,太平军上游没有水师,而我军战船有二百余艘,守住是没有问题的。但太平军非常狡猾,他们必然放弃进攻我们的省城,而转向东南方攻打我们的军需重地抚和建,断绝我们粮草的来源,这是最可怕的。”这一番论断精辟入里,对曾大帅而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而赵烈文更让曾大帅佩服得五体投地。而这时赵烈文只有23岁,是他第一次的预言。

赵烈文载入史册里最著名的预言是清朝灭亡。有一天,曾国藩和赵烈文聊天说:“最近,我听说京城里的治安非常混乱,有小偷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抢劫,真是胆大包天,京城里还有很多乞丐和老弱妇女,穷得连裤子都穿不起。百姓的生活竟如此困苦,将来可怎么办啊?”

赵烈文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今的朝廷的顶梁柱已经烂掉了,大势已去,我看不出50年朝廷就能分崩离析,之后的中国会陷入军阀混战、各个为政的局面。”

曾国藩不免还心存侥幸,他问:“京都如果南迁,像南宋一样,能不能解决今天的危局?”

赵烈文无奈地摇摇头说:“如果是那样,朝廷恐怕灭亡的会更早一些。”

曾国藩接着说:“现在的皇帝,可以说英明神武,君德神威,在他的领导下,应该不会出现这样的结局吧。”

赵烈文给曾国藩入条入理地分析道:“清朝历代君王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可以说夙兴夜寐,为天下百姓苍生作出不少贡献,才有如此长的国运。但清朝建国完全是捡了便宜,拾了漏儿,历代君王的勤勉工作和辛劳付出也掩盖不了这个事实,建国太容易,而且杀戮太重,就算是清朝灭亡了,天下百姓也不会太伤心,民心也不会有太多的依恋,所以满清想通过迁都南方,再创康乾盛世,已绝无可能。”

赵烈文说这话的时候是1867年,而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的时候是1911年,中间只过了44年,没有超过赵烈文说的50年,这样的预言可谓“神”一般的存在。

文章图片2

清朝灭亡

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只有汉朝和明朝来路还算光明正大,就连唐朝和宋朝多少都有些问题。汉朝和明朝都是自下而上组织进步力量推翻了前朝的腐朽统治,汉朝是推翻秦朝的残暴统治,明朝是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都是民心所向,人心所盼,符合历史潮流。而唐朝和宋朝都是统治阶级内部出现的问题,唐朝开国皇帝李世民的父亲李渊是隋朝统治集团内部的一员将领,严格来说,李渊是背叛了隋朝,最终李渊在反隋的各种力量中异军突起,他的儿子李世民才成功建国;而宋代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本身是后周的一员大将,他是通过“陈桥兵变”取得了政权。满清取得政权的来路也不算光明正大,当年闯王李自成攻取了明朝的都城,明朝的崇祯帝吊死在了煤山的一棵歪脖子树上,明朝灭亡。满清入关打的旗号是替明朝报亡国之仇,所以才势如破竹。中国人最讲究“名正言顺”,满清打的旗号和最后的结果不一样,最后自己取而代之,建立政权。从这个角度上说,满清是“窃取天下”,是趁虚而入,政权来得怎么说也名不正言不顺。事实上,满清的军事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为什么不能名正言顺地打着“救人民于水火”的旗号呢?赵烈文说得清朝建国太容易就是说的这事。

最终满清政权还是灭亡了。有一年,曾国藩参加一次慈禧和小皇帝招待群臣的宴会,这次宴会上,场面和规模之大曾大帅是从来没有看见过的,菜品种类繁多,让人看得直流口水。曾国藩回到家之后,在自己日记中写道:“如此铺张,家无不败。”这与他听到关于京城的传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满清不体恤民情,最终被人民抛弃是迟早的事。

赵烈文还有一个预言也极为精准。他说:“太平天国只能拖弱大清,而不会推翻大清,捻军只会让大清产生混乱,也不会动摇大清的根基。大清真正的敌人是洋人。”一个封建文人在当时能看到这一层面也算是“大神”级别的,赵烈文之所以有这样的预言,有他自己的理由,他说:“洋人注重实际,而在大清统治下的官僚太注重形式和礼仪。”

文章图片3

清朝真正的心腹大患是洋人

果不其然,到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被湘军剿灭之后,洋人才真正成了满清的心腹大患。经过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满清统治者才意识到这一点。而赵烈文在太平天国运动还没有结束的时候就已经看到了,一个封建文人的眼光之深远在当时真是不多见。

朱熹编的《近思录》中说过:“君子知微”,还说过:“智者知几而固守”这里的“几”就是事物发展中微小的“苗头”和趋向,从这个角度上说,赵烈文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智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