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和文玩不是一回事。古玩,又称文物、骨(古)董等,被视做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缩影,融合了历史学、方志学、金石学、博物学、鉴定学等知识内涵。在民国时期,古玩最初只是特指古老器具中有特定价值的一件藏品,比如瓷器中的官窑。 ![]() 古玩,作为一种商品,它的特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具有厚重的历史的沧桑感,是一个社会发展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最好见证;另一方面,是有文化,有品味,具有艺术性。而现如今我们谈到古玩,其实主要讲一个古字,年代够久远,东西够稀缺,就称得上是古玩了。 ![]() 文玩历史大概从唐宋开始,明清时期,特别清朝康乾盛世,那时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文人们痴迷于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主要有笔架、笔洗、墨床、砚滴、水呈、臂搁、镇纸、印盒、印章等等。这些文具造型各异,雕琢精细,可用可赏,使之成为书房里、书案上陈设的工艺美术品,故称作文玩。 ![]() 清代黄杨刻古松纹笔筒 文玩的“文”字界定了历来所有的收藏的真正意义。历来的收藏大致可以分成三个层面。一个是皇家收藏,现今也可以理解为国家收藏。一个是民间收藏。还有一个是文人收藏。这三个层面,文人收藏是最可以揭示收藏真正意义的。 ![]() ![]() 花器笔筒-武宣国画石制品(山水流供图) 譬如明清家具,王世襄先生所推崇的那些家具应当是代表着明清时最高水准的。曾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帝王家才是天下第一家,那里的家具才是最高水准的。这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一个误解。中国历史之所以有大段大段的长治久安,不是因为帝王的更替,而是因为历朝历代大都是由文化精英管理着国家。 ![]() ![]() 明代紫檀插肩榫大画案(王世襄旧藏) 同样,中国的文脉,包括文化艺术,除了像宋徽宗、李后主那样少数几个帝王之外,也都是由文化精英引导和生生不息地延续着的。因此,只有文人收藏,或者说人文收藏,才找到了收藏的真正意义。 ![]() “文玩”和“古玩”,听起来是两种读法,看起来是两种写法,其实说的是同一个问题,一个收藏的意义问题。带一个“古”字,只是表述了收藏的意义主要是年份。有了一个“文”字,就触及了收藏的真正意义。历来的大收藏家,都从收藏出发,寻找自己的精神故乡,从而完成文化人格。这就是收藏的真正意义。 ![]() 临宇山人旧藏古瓷 简单说来,古玩是用于收藏研究,而文玩主要是欣赏把玩,二者并不冲突,却有着极大的不同。从两者关系来看,有些古玩同时也是文玩,有些文玩同时也是古玩,两者的转换主要看属性主体的偏向,当然是否辨别得清,就要看各人的能力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