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迷宫式消音器设计准则

 伊伊爸 2022-02-14

在上一篇文章《声障板的设计准则 – 传统分路衰减器》中,我们介绍了传统的分路衰减器的设计准则。对于这种传统的消音器,一个显著的问题在于它的传输损失过低。如果需要增加这类消音器的隔音特性,那就需要增加它的长度。对于一般的机器而言,这往往是很难实现的,因为进气和出气的通道长度往往是很有限的。这就直接导致了在很多情况下,风扇的噪声往往占到了机器总体噪声的50% 以上。为了提高消音器的效果,可以使用迷宫式的消音器 (Labyrinth baffles)。迷宫式消音器的特点是,它可以提供比较高的吸声性能,但与此同时,它也会对风扇产生更高的压降。所以,在设计这类消音器时,一般也推荐同时进行CFD(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来保证吸音和风扇性能都能达到标准。不过,这已经超出了本文的范围,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如下的论文1。

图片

对于迷宫型消音器(如上图所示),在低频时,将会存在一系列的空气气体体积突变(上图红色阴影处所示)。这些体积突变将导致声阻抗不匹配(impedance mismatch),这会导致噪声波的反射(reflective wave)。当这些噪音的反射波与入射波(incidence noise wave)互相干涉时,在特定的频率下,破坏性的干涉(destructive interference)可能会形成,声能将集中在进气箱,因此,较少的声能会传播到进气格栅上。在更高的频率时,声障板模块可以反射相当大的一部分声波,并在不同的模块之间形成混响场。额外的吸音泡棉可以用来减少混响噪音的声压,从而减少传输到进气格栅的声能。

首先,我们来比较这类迷宫式消音器与传统的分路衰减器的隔音特性曲线。为了进行对比,我们使用完全相同的声障板模块。

图片

图例中的“效应器”应为“消音器”

我们可以看到,迷宫式消音器的传输损耗(或传递损失)平均比分路衰减器高10-15 dB。同样有趣的是,在大约980Hz处存在一个传输损失峰值。在下图中,我们显示了进气箱内980 Hz的压力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声障板模块正好位于驻波模态的反节点处。因此,更多的声能将被吸音泡棉吸收。

图片

接下来,我们研究迷宫式消音器中几何参数对于隔音效果的影响。在这里,我们研究的几何参数包括声障板模块之间的间隙和模块的数量。下图显示了使用的各种不同的迷宫式消音器的不同构型。

图片

首先,我们将会评估两块声障板模块之间的间隙对于隔音性能的影响。

图片

可以看到,在中高频率时,最低的传递损失对于所有的三种配置来说都是差不多(在18 dB左右)。在这些频率中,这三种结构的唯一区别是衰减峰值所出现的频率。对于这三种构型,在进气室通道内压力分布如图下所示,

图片

我们可以看出,当声障板模块位于高阶驻波模态的压力场的反节点时,会出现最大衰减。在这种情况下,声能耗散达到了最大值。这就造成了,对于这三种不同的构型,最大的声能耗散的峰值出现在不同的频率。不幸的是,由于三维效应,驻波模态不容易预测,因此,有限元方法是预测这类迷宫式消音器性能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当使用两个声障板模块时,噪声辐射的直接传播路径(direct line of sight)仍然可以被辐射。为了阻断声波的直接路径,需要增加第三个声障板模块。这一块隔板需要足够高,这样才能阻挡连接进气格栅底部和第二块挡板顶部的延伸线(见下图)。

图片

另一个选择是使用模块化的统一叶片设计(如设计(e)所示)。下图显示了这三种构型的传递损失的比较。

图片

当在这个迷宫式消音器中使用三个声障板模块时,消音器的传输损耗会增加。当额外的声障板不够高时,中高频的性能变化不大,因为一些驻波仍然可以传播到最左边的叶片上。然而,在低频时,平面波的传播(plane wave)将会被阻挡。因此,噪声辐射要低得多。在高频时,墙体的噪声主要是由混响噪声所主导。当额外的声障板足够高时,额外的吸音泡棉作用可以更好地转化噪声的能量为热能,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更高的传递损失。

在工业领域,由于节约成本和安全原因,人们总是要求使用更简单的噪声吸收策略。因此,我们也研究了使用单个声障板模块的可能性。下图中,显示了设计A,F和G的传输损耗比较。

图片

如上图所示,如果进气格栅没有完全地被声障板模块所挡住,这个模块就会失去其有效性。随着进气格栅尺寸的减小,所有的噪声的直接传递路径都被阻断。单个声障板模块的传输损耗可以类似于两个模块的配置。此外,大部分的能量吸收是由吸音泡棉所引起,而与进气格栅的大小相对无关,因为当进气格栅关闭40%时,传输损失并没有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与分路式衰减器相比,迷宫式消音器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声音衰减。在低频时,降噪是由噪音的直接传播路径被阻挡所引起的。在中高频率下,当声障板模块位于高阶驻波模态的反节点时,将实现最高的衰减。虽然迷宫式消音器可以提供非常有效的噪音衰减水平。然而,它造成的风扇的压降相当高。为了提供足够的冷却气流,风扇的旋转速度也需要相应增高。因此,对于风扇的噪音衰减可能是极为有限的。为了克服这个问题,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会给出几个具有复杂几何形状的吸音器。对于这些消音器,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更好地引导气流,从而减低风扇系统的压降。

参考文献:                     


[1] Chmielewski B, Herrero-Durá I, Nieradka P. Pressure Loss in Ducts by Dissipative Splitter Silencers: Comparative Study of Standardized, Numer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J]. Applied Sciences, 2021, 11(22): 10998.

Al-Atabi M, Al-Zuhair S, Chin S B, et al. Pressure Drop in Laminar and Turbulent Flows in Circular Pipe with Baffles− An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Study[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luid mechanics research, 2006, 33(4).

作者简介

Dr Ning Tang,谢菲尔德大学博士,博士后。现在混迹在欧洲某工程机械公司,主要从事振动和噪声的被动控制。学术研究方向为非线性调谐质量块阻尼器的设计,非线性材料的阻尼研究,橡胶材料动态特性的研究以及转动叶片的振动监测。私人微信为mep10nt,同时运营的公众号为:Rayleigh的追随者。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