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进入春天了,柳树生芽,鸟儿鸣唱,大地正在恢复生机。 四季,又开始了新的轮回。 三毛说: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春花,秋月,夏雨,冬雪。 四季之美,值得你用最美的语言来形容。 小七最喜欢一首小诗《四时》: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短短20个字,却将四季之美形容得清新而明丽,读人只感岁月静好。 ![]()
一到春天,池塘里、田野中、沟壑里,就涨满了春水。 对于诗人来说,春天最美的,是春水。 许多诗人会表示不同意,在他们看来,春天最美的是盛开的花儿。 叶绍翁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那越出篱栏的红杏,是春天最美的象征。 而在袁枚笔下,春风才是最珍贵的。 他说: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春风就像那贵客,当大地飘起春风起,繁华就开始了。 可事实上,百花的盛开、春风带来的繁华,都来自于春水。 ![]() 水是生命之源。 春天来了,冰雪融化,春水四溢流动,滋润着地底的芽儿,于是有了盛放的百花。 田野中的春水,给莺鸟提供了生命之源,叽叽喳喳中,孕育着蓬勃的生机。 是春水的滋润,带来了万物的欣欣向荣。 我们赞美百花,我们歌颂春风,也别忘了,是春水滋润着万物,带来了春天的欣欣向荣。 ![]()
在四季中,写夏天的诗词是最少的。 确实,夏日天气炎热,让人烦躁,不如春天和秋天那般温和舒适。 可诗人却见解独特,他说:夏天的云变幻莫测,如奇峰一样,千姿百态。 在炎热难堪的夏天,陶渊明抬头看云,那云彩变幻莫测,如山峰一般,一会呈一个图案,一会又变幻成另一个图案。 白色的云,变幻的形态,真是一场美的发现之旅。
他有一首写夏天的小诗: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在山中行走的李白,实在是太热了。 可李白很懒,他连扇子也懒得摇,脱了衣服,解了头巾,袒露着肩膀,享受着吹来的清风。 那么爽快而潇洒,夏天的沉闷一扫而光。 心若豁达,在夏天,也能如李白般潇洒。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处处皆可爱。 君不见,在闷热的夏天,依然有美丽的云可赏,有山间的清风可享。 ![]()
秋天最美的,是明月,相信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 毕竟,最美的月亮在中秋。 这个季节,天空特别明朗、空气透明、月光透亮,是月亮最美的时节。 众所周知,秋天也是思念的季节,它自带着忧伤的底色。 一叶落而知岁暮,秋叶黄了,叶子落了,岁暮来了,生命逝去,总是有些伤感。 看着月亮,想着团圆,可亲人都不在身边,唯有通过明月寄送相思。 秋月高悬之时,有人欢喜于收获,有人忧愁于离别,依然不妨碍秋月成为秋日最亮丽的风景。 人间的滋味,本就是欢喜与忧愁的融合。 苦中有甜,甜中有苦,这就是人生。 ![]()
冬天里,最美的当属雪。 君不见,写雪的诗句,数不胜数。 可是,在陶渊明或顾恺之看来,冬日里,严寒的高岭上,那棵挺立的孤松,最值得欣赏。 许多人不喜欢冬天,寒冷、荒凉。 如果说寒冷让人赖以忍受,那百草枯萎,满目荒凉更令人丧失希望。 世间真理,绝望中通常孕育着希望。 你瞧,那荒凉的山上有一抹绿色,像春天,像希望。 孤独的松挺立在那里,倔强地绽放着希望。 怨不得诗人爱松树。 松树经冬不凋,岁月流转,四季常青。 面对春的繁盛,它淡然处之;面对冬的严寒,他淡泊悠闲。 大音希声,不用声张,它就静静地立在那里,诉着自己对时光的态度:任时光流转,我自长青。 面对冬日,更需要松这样卓绝的精神态度。 ![]() 这是一首诗,更是四幅画,四幅关于风景的画。 诗人用淡雅的笔触,描摹出清新自然的四季。 在他的诗中,四季都是好的,都是美的、可赏的。 你若爱,四季都可爱。 像极了生活。 生活,咸也好,淡也好,样样都是好的;能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情观照出人生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心性,宛如一轮明月,是何等空灵的境界。 如果你也有如此心境,何愁人生无欢乐呢,何愁岁月不静好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