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发!重大突破!!

 牛视天下智慧人 2022-02-14

  

源:今日互联网大事件 WPR整理并推荐阅读,转载请注明来源。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微信:18769443936),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01

大家好,我是王晶华。

这两天,人造太阳迎来重大突破的事情你们看了吗?

全球的科技圈现在全都在疯狂刷屏这个事情,真的是太疯狂了,打破了无数人的三观、科技观;就感觉跟科幻电影里的一样!!

由人类创造一个新的超级能量体。。过去谁敢想象这样的事情,竟然有一天,科学家可能会有机会实现???

废话不多说,我将这一次引起全球科技爱好者刷屏的人造太阳事情,分享给大家看看。

1、人造太阳是什么?长什么样?

人造太阳的全名叫:全超导磁体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试验性装置。简称EAST!

与我们每天看到的地球外太空的太阳不一样;我们肉眼每天看见的太阳,实际上是一个超级巨大的发光、发热的星体!是我们地球的无数倍大!

它给我们地球、人类、无数的动物、植物提供了热量、能量。

而人造太阳,其实是我们人类科学家,为探索新能量、新能源技术,而研发的一个类似太阳这样功能,这样发热、拥有持续爆发巨大能量的大型机器!

为的就是防范万一哪一天地球陷入灾难、或者地球的能源不够用的时候,这种微型的一个一个人工太阳,能持续的给我们人类带来能量、热量!!拯救人类。。

人造小太阳的内部长这样:

图片

外部长下面这样,由超高真空室、纵场系统、极向场系统、内外冷屏、外真空杜瓦及支撑系统等六大部件组成:

图片

整个机器的主机部分高达11米,直径达8米,重约400吨。

这个人造太阳运行的时候,需要大型超高真空、大型超导体测试、大规模低温液氦制冷、大型高功率脉冲电源及其回路、大型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处理等多种先进系统共同支持,才可完成能量的超级转化!!

将人造的机器太阳,达到我们平时每天都能看到的真正太阳的地步,包括温度在5000万度以上!

包括能量、热量等等一系列的超级数据,都接近。

这对于人造太阳机器内部的能源转化、爆发力度、以及可持续性、持久性,等等方面都是一个天大天大的考验。

这一次引爆全球科技狂欢的关于人造太阳的主要是两个事情接连引起的,一个是我们中国中科院,持续了1000秒的持续释放高能量!高热量!打破了最长的释放时间世界纪录!

一个是欧洲的科学家团队!瞬间爆发的能量,打破了世界纪录!

等于是一个能量爆发达到了人造太阳的要求,一个时间可持续性也达到了新的世界纪录。

两个全球人类,全球科学家研发攻克人造太阳技术最大最大的难题,现在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突破!!

等于说,以前根本不敢想象的人造太阳可能实现的事情,现在真的可能有机会实现,所以全球的科学家都疯狂了;

无数人、无数的科技爱好者现在全都在刷屏,密切关注这个超级大事件!!

一旦,未来有一天人造太阳真的面世,来到地球,那不但是对于人类未来生存环境的一种间接保护,更是对于现有的地球能源、能量格局的一次超级大改变!

比当年原子弹、氢弹的诞生,意义还要重大!!
02

我先说下第一个,咱们中国中科院的人造太阳技术大突破。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宣布了一项重大科研实验成果。

由我国自行设计研制,世界第一个由全超导磁体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试验性装置。有“人造太阳”之称的(EAST),近日运行时间首次突破了4位数。

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简单来说就是首次放电超过了1000秒这个大关口!

人造太阳EAST这波等于是打破了自己之前保持的411秒最长放电纪录。这次直接提高到了1000秒以上。。

这个维持1000秒是在什么背景下,完成的??

在电子温度显示为近7000万摄氏度的背景下完成的!!可能很多人看不懂这个有多么厉害。我简单做一个对比:

我们现实中每天白天看到的太阳是多少度??

1、我们每天白天看到的太阳,这个超级星体,它的星球表面温度,大约为 5500 摄氏度;

2、太阳最中心的星体,中心的温度大约为 2000万 摄氏度 ;基本上全球各国的科学家测算出来的数据,都大概是在这些区间左右。。

而我们中科院这次的维持1000秒的持续释放实验。是在平均维持7000万摄氏度的背景下,取得的!!

比太阳内部最中心的2000万摄氏度,还高三倍!!!

并且维持了1056秒!!

对于全球科学家来说,这就是一个超级超级巨大的进步!等于我们人类已经初步实现了复活太阳1000秒!!!

复活太阳!哪怕现在只能做到复活1000秒,但谁都知道这个有多么多么厉害。。

03

我们中科院官宣了以后,欧洲的科学家团队也从另一个方向,实现了人造太阳的超级大突破!

我们突破的方向是人造太阳释放能量的可持续性!欧洲那边的是爆发性!人造太阳可以承受的更大的极限爆发能量值!

你们看看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刚刚公布的消息就懂了。

英国原子能管理局(UKAEA)和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在大前天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全球科学家宣告:

欧洲科学家在人造太阳项目上实现了历史性的大突破!

在通过聚变等离子体生产能源的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功;打破了世界纪录,完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造太阳核聚变反应堆实验!

此次人造太阳实验中产生的能量输出达到了59兆焦耳的稳定等离子体。

就是下面这个超级机器创造的新的世界纪录:

图片
核聚变反应堆:具有叠加等离子体的JET内部。图源:英国原子能管理局

新的记录包括这些:

1、这次欧洲的科学家的实验,温度比太阳中心温度还高10倍!

2、产生的聚变能量达到了创纪录的最大水平。那个人造太阳一瞬间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真的是太吓人了。比原子弹、氢弹还令人惊叹!!

3、因为能量太大,温度太高!所以只持续了5秒!!

但,这次实验展现出来的人造太阳的潜力,以及爆发力,令整个欧洲的科学家都兴奋不已。

从英国与国际热核聚变组织连夜对全球召开发布会,你们就知道这次科学突破,意义有多么重大了。

综合我们中科院,以及欧洲两边的人造太阳突破方向,很多很多人这两天都在说。

什么时候能够做到将欧洲的巨大能量爆发技术,与我们中国的可持续性时间技术,融合在一起。

那人造太阳就将可能真正的在地球诞生!!!

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那我们是不是在冬天,寒冷的季节是不是也可以不用那么寒冷?

也有机会在冬天本来的阴雨天,感受到温暖??

当然,不管是我们中国中科院的实验,还是欧洲的这次实验,其实都是在特定的实验室,类ITER条件下创造的世界纪录。

从实验室特定的环境,到我们现实中普普通通的环境中,也要应用起来,还是有非常非常遥远的一段路。

现在的这些所有人造太阳技术的突破,只能说是给未来打下一个基础。。

当然,除了感叹人造太阳的强大,那短短5秒,1000秒释放出来的强大能量、温度、热量之外;

人造太阳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作用,被很多很多人今天忽视了。就是有望解决我们人类一天比一天减少的煤炭、石油、等等能源库存危机。。

你们可以看看下面这个视频,就懂了。


很多人都读书的时候,都应该听过地球上的能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我们现在用的煤炭、天然气、石油,等等保证全球人类生活、汽车出行的能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煤炭的形成要上亿年!

石油的生成至少需要200万年的时间!在现今已发现的油藏中,时间最老的甚至达到了5亿年之久。。

而按照现在全球这样疯狂的开采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等资源。肯定是用一份,以后就少一份!!终究会有一天用完。

或许是50年,或许是100年!但肯定会有用完,枯竭的一天。

如果再用完地球的这些不可再生资源之前,我们没有发明,或者找到新的能源物质,那对于未来的子孙后代来说,将是一种灾难。

人类的文明,地球的文明进化之路,轻则停滞,重则倒退。。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人造太阳取得重大突破的消息一经面世,就立即引起了全球科技界的狂欢的最主要原因。

人造太阳看似是在模仿太阳的功能;

其实内部是在创造一种新的能量、能源体系!

通过核聚变技术,将能量五倍、十倍、百倍的压缩爆发出来,为我们未来的人类所用!

这个技术一旦初步有了效果,进入了落地应用,那将非常有可能解决我们全球人类未来能源枯竭的世纪难题。。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科院、以及英国原子能量局、欧洲核聚变组织,第一时间就紧急向全球通报人造太阳大突破的重要原因。

这是一个注定将一直存在几百年,几千年的超级技术大工程!!

直到真正为人类找到解决现在能源危机的办法,创造一种新的能为我们未来人类的,生存、延续、生活而不断提供能源、能量的科学方法为止。。

这不是我们中国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英国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全球所有国家,我们所有人类都必须重视的一个超级大事!!
虽然也有很多人今天在那说,这都是关系到百年后人类生存的事情,跟我们现在有什么关系,谁知道百年后还有没我的后代;

错错错!!

相比较那些专门研发赚钱技术,赚钱科技的科研人员来说,其实今天这种类似于研发人类未来生存的这种公益科学、公益科技,

其实才更值得我们普通人点赞,致敬!!

因为这些科学家,是真正的不为名,不为利益!哪怕乐观的估计,百年后人造太阳真正诞生了,她们这一批科学家其实也都已经入了土。

就算给他们追补荣誉,追加诺贝尔奖,其实人家活着的时候,也看不到,更享受不到荣誉带来的其他加成。。。

最后让我们一起感谢中科院致力于研发这个项目的科学家们!

一起感谢欧洲埋头致力于这项人造太阳技术的科学家!

公益科学!无国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