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解战例,中英雪马里之战,英军声称伤亡对比为59:1万|美军|步兵师|步兵团|马里

 温柔开心手 2022-02-14

马里战斗是一次经典的轻步兵进攻歼灭战,许多训练教材均选入一战例作为团级指挥员学习的典型,但这个典型是英国军队不愿回首的痛,在这场战斗中,一支为英国奋战200多年的王牌部队全军覆灭,但是在英军编写的英国陆军史中,虽然承认全军覆灭,但又宣称这是一场以阵亡59人消灭了一万中国军队的大胜利,证明了英国人战斗精神是多么地值得信赖,作为英军临危不惧的典范,和阿纳姆战役和罗克渡口战役一道载入了英军史册,真相如何呢?本文依据中英两军当年的原始报告,勾勒出这一经典战例的始末。

一:英国为何而战

1949年北约成立后,大英帝国已经很不稳固,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而在欧洲,苏联取代了德国成为了更为强大的威胁,因此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被迫在和平时期将军队扩大到40万人,英国人的目标是“挡住俄国人,请进美国人,压住德国人”,再加上在欧洲大陆那几个北约国家和英国也不算太好,美国已经成了英国拯救大英帝国的救命稻草,1950年,当亚洲爆发战争后,美国立即加入战争,第三天早晨,英国内阁开会讨论局势,大多数人认为出兵没好处,但艾德礼认为不出兵很难以在美国阵营里立足,英国现在日落西山,以后依赖美国的时候还会不少,没有选择之下,英国内阁决定出兵,不过英国的财富在二战已消耗干净,出兵需要5.5亿英镑,英国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幸好作为二战暴发户的美国有的是钱,很爽快的同意支付了这笔钱。

有了钱,英国开始组建部队,当时英国驻军主要在欧洲,在本土只有一个第29独立步兵旅作为战略预备队,该旅由皇家阿尔斯特来福枪团第一营,贝德福德团第一营,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第8皇家爱尔兰哈萨尔装甲营,第7皇家坦克团的第三中队,第45野战炮团组成,建制是9000多人,但实际只有5-6千人,只好四处找兵员补充,征召的,抽调的,还有从预备役里拽来的,德福德团第一营实在凑不够人,只好由皇家诺森伯兰燧发枪团第一营代替,8月初29旅总算把人凑够了,计划训练3个月再出发,但战事紧急,美军被打得缩成一团防御,美军要求英军迅速参战,8月25日,英军只好先让驻扎在香港的27旅先赶过去应急,10月1日29旅也从英国出动,和已经到达的27旅,28旅,澳大利亚营、加拿大营,新西兰炮兵团合并成一个师,

这里重点说说本文的主角,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这是英军中一支有250年历史的精锐部队,成立于1694年,参加过远征埃及和第一、二战,是一支历经数百次战役战斗王牌部队,因远征埃及击败过两面夹击而获得两个帽徽分别戴在帽子前后的特殊的荣誉,也称"双徽营",格罗斯特郡团二战时有六个营,二战后保留了第1营,下辖四个步兵连,一个支援连,每个步兵连约120人左右,支援连有81毫米迫击炮6门,76毫米野炮4门,全营共有步枪190支,卡宾枪40支,冲锋枪70支,轻机枪44挺,重机枪7挺,火箭筒7具,电台29部,步谈机47部,汽车48辆,另配属有皇家炮兵45团第70连(炮约9门)、皇家哈萨斯第8骑兵坦克团一个连(18辆百人队长坦克),格洛斯特郡团第一营战斗力是所有英军中最强的,80%是服役五年以上,均为参加过二战欧亚非各重大战役的后备役老兵,营长是45岁的詹姆斯.鲍尔.卡恩中校,全部兵力合计共741人(军官37人,士兵704人)。

二:双方战斗前情况

早期的英国人只是打打下手,担任警戒之类任务,损失并不大,只是好景不长,1951年4月,遭到连续四次沉重打击后的美联军损失惨重,异常疲惫,不得暂时转入防御,英国第29步兵旅负责防线的最西端的临津江南岸四公里处雪马里地域,这是一个正面20公里的山地,横跨一条通往汉城的主要道路,西边是韩军第1师,东边是美军步3师,由于对江北的侦察没有发现有规模的军队,英国人对防御也就敷衍了事,英国人对中国军队的印象还停留在1860年,自然不屑一顾的防御,何况美国人的计划是随时发起反攻,所以堑壕、铁丝网和地雷都是简单简单的搞一下,

旅长汤姆.布罗迪准将手里只有3个营和一个比利时营,从东北到西南一线排开在13公里宽的几个最佳的制高点上,比利时人在江北的右侧194高地,皇家诺森伯兰燧发枪团在比利时人左边1.6公里的江南岸,格洛斯特郡团在燧发枪团左边2公里处,阿尔斯特来复枪团和第8轻骑兵团C中队作为预备队放在3.2公里的后方,每个营的4个连又部署成四方形,这是复制蒙哥马利在意大利山区对付德国人的防御战术,汤姆.布罗迪准将本人也用这套战术在缅甸击败过日本人,可以对付火力强大德国人和不要命日本人的战术自然是没什么不放心的了。

4月21日夜间,一个步兵师已经来到英国人阵地前方的新岱,石湖地段占领进领出发阵地,该师编为两个梯队,右翼一个步兵团负责进攻新岱里、雪马里,左翼一个步兵团负责进攻距江岸约5公里的绀岳山,一个步兵团跟在右翼步兵团后面做第二梯队,这个步兵团满装满员,全团2300人,由三个步兵营组成,每个步兵营三个步兵连的一个机炮连,每个步兵连有轻机枪6挺,60迫击炮2门。机炮连有重机枪6挺,82迫击炮3门,12.7高射机枪3挺,团120迫击炮连和团92步兵炮连没有参加战斗。

这时江水已经解冻,负责主攻的右翼步兵团在敌军眼皮底下对江水进了细致的侦查,插好了记寻水深的标杆,22日白天,一个步兵师七千多人趴在英国阵地前一动不动,右翼步兵团主力分别潜伏在上、下游两处阵地上,正面只有一个三百多人的加强连负责吸引当面英军火力,22日白天,英军始终没发现眼皮底下的潜伏部队,美军空中及地面侦察也什么也没发现,22日傍晚,汤姆.布罗迪准将收到美3师通知,土耳其旅在15时捕获了6名敌军人员,供称大规模进攻将于当晚发起,于是下令各营进入戒备状态。

22日20时,左翼步兵团绕过比利时人的阵地,直扑过去比利时人后方的两座桥,击退守桥的皇家诺森伯兰燧发枪团一个排,占领了桥梁,英军只注意了正面,在正面上集中了所有火力,右翼步兵团迅速强渡,仅用了十分钟渡过临津江,向燧发枪团左前卫的X连发起了攻击,X连被迫撤退,导致右前卫方向上的Y连压力大增,X连和Y连被迫各自为战,左后卫方向上的W连和第45皇家野战炮兵团则放弃战斗向后撤退,但位于182高地的连长指挥有方,击退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战斗陷入了胶着,如果不迅速解决英军纠缠进行深度穿插,就无法实现围歼美军队的预想,

刚刚30岁的步兵师师长当机立断,左翼步兵团助攻变主攻,23日13时,左翼步兵团2营第4连从格罗斯特郡团第1营和皇家诺森伯兰燧发枪团第1营之间的防御间隙插入15公里的崎岖山路,于23日3时攻占绀岳山,切断英国人与美三师的联系,并继续向纵深进攻堵住了"双徽营"的退路,这时皇家诺森伯兰燧发枪团、阿尔斯特来复枪团,比利时营均己逃跑,23日15时,第二梯队步兵团到达182高地以北地区,收到接替右翼步兵团的任务攻下29旅最左边的阵地,也就是"双徽营"守卫的雪马里314高地,

此时的"双徽营"已经成为主场,该营在开始战斗中只打了一场小战斗,各连完好无损,正严阵以待,阵地前沿为雨中东南300米,雪马里北1200米,314高地北750米处,前沿前地形较开阔,314高地和235高地为主要支撑点,炮兵配置在雪马里南侧,A连部署在及雪马里以北148高地、C连部署在314高地,支援连部署在235高地、D连部署在雪马里西南侧182高地,一个连部署在雪马里东南侧144高地,重型坦克连配置在雪马里东北侧随时沿雪马里公路及东北侧实施反冲击,这条公路也是"双徽营"主要交通线,阵地部署得比燧发枪团要紧密,各制高点均能以火力相互支援,但纵深防御较弱,右翼已经暴露,公路通过地形险要的295.4高地,如被控制"双徽营"退路就会被完会断绝。

步兵团团长决定以2营配属第3营9连在314高地1.5公里正面上突击,攻下314高地再向235高地进攻,而第1营经绀岳山,迂回雪马里侧后占领295.4高地断敌人退路,再以一个连阻敌增援,营主力由敌后方攻击,协同团主力围歼雪马里之敌,3营则担任预备队,各营各以轻重机枪2-3挺组成防空组保护各营战斗队形,2营以一个步兵班组成反坦克组,占领雪马里北山后在雪马里北500公尺处,准备打击敌坦克反冲击,全团只有82迫击炮弹300发,反坦克手雷150枚,爆破筒80根,由于弹药不多,故各营迫击炮高度分散使用。团粮弹补给所,救护所配置在造山,集中车6辆,驮马50匹组成运输队,团指挥所在182高地以北400米处,架设三条电话线,2营两条,3营一条,和师部联络用无线报话机,并广泛采用联络兵运动通信。

三:包围

步兵团经3个小时的后勤和侦察,下属各连连长也对现场进行侦察后,1营于17时出发开始迂回,团主力于23日18时不顾敌炮兵火力的拦阻,2营4连向雪马里西北700米182高地,第6连向雪马里北550米无名高地,5连向314高地突然发起同时冲击,22点30分首先与C连7排交火,至23点C连7排被迫撤退。6连于24日3时20分首先突破,40分钟后占领148高地并继续向两翼扩张,这是能够俯瞰英军左前侧连队的要点,5连发起冲击后遭顽强抵抗,连长负伤,伤亡20余人,2营预备队9连迅速在第5连左翼加入战斗,进至235高地以北,24日6时许,完全攻占了314高地,

6连用一个排乘大雾在第5连右翼沿雪马里北550米无名高地迂回到雪马里西南,第1营也于24日5时迂回至295.4高地,进至295.4高地后发现有敌人成密集队形沿公路南逃,营长决心伏击敌人,但因浓雾特别大,3连机枪开火过早暴露,敌人回窜。1营1连和3连一个排一下猛追,俘敌60名,其余敌人向雪马里逃去,由于前方情况不明,全营以295.4高地为依托,在南北两个方向抢修工事防止雪马里地区之敌突围或增援。3营插到道乐山以北,三十多辆坦克整整齐齐停着,全部被缴获。

早晨,詹姆斯.鲍尔.卡恩中校的左翼和中间的A连和D连被5连攻击一整夜,伤亡惨重,D连于8点30分放弃了182高地,右侧的B连和后面的C连也遭到6连一个排的包抄,营长副官安东尼.法勒-霍克利上尉赶往A连,试图夺回这座200码开外的山头,A连连长帕特.安吉尔少校告诉一排排长菲利普·柯蒂斯中尉,山头上的机枪完全控制住了A连,不夺回来就死定了,但A连的机枪手都已经阵亡,他们只有依靠右边的D连提供火力支持,菲利普·柯蒂斯中尉带着他的人穿过开阔地对山头发起攻击,

不幸的是在猛烈的机枪火力下,这群人只是白白送死,菲利普.柯蒂斯和帕特.安吉尔少校也中弹身亡了,A连只剩下一名军官,临近天黑时A连和D连的残部撤到了235高地,A连还剩70人,D连则剩下95人,但是位于右翼的B连却无法脱身,只剩下17个人,24日晨5点30分格罗斯特郡团第1营全部撤至235高地,235高地上共有350人,一整天都坚守在235高地待援,由于混乱,该营直到早上7点发现295.4高地向英军射击时,才向汤姆.布罗迪准将报告该营已被包围了,

24日上午,英军27旅“诺森伯兰郡团”1营在十多架飞机、20余辆坦克的掩护下,从土桥场赶来救援,受到已攻占神岩里公路两侧365.7、349、225高地的左翼步兵团3营阻击,使24辆坦克头尾被炸毁,瘫痪在狭长险要的公路上,英军步兵没了坦克掩护转身而逃,下午,第10菲律宾营在皇家第8轻骑兵团C中队10辆逊邱伦坦克支援下再次从土桥场前来救援,从土桥场到公路峡谷入口大约有3公里,从入口到235高地则还有4公里,下午14点15分,菲律宾营到到峡谷入口,立即受到3营阻击,

菲律宾营的M24坦克首先触雷堵住了道路,菲律宾营营长要求英军亨利.胡思少校打头阵,理由是菲律宾营没有重装甲,亨利.胡思少校立刻拒绝,理由是逊邱伦坦克太重太宽,在峡谷行动不便,布罗迪旅长命令詹姆斯.鲍尔.卡恩中校打出来,菲律宾营接应,卡恩中校又以有伤员为由原地不动,各方互扯皮,最后菲律宾人跑得无影无踪,美第三师师长索尔已经不愿再去救了,但在李奇威亲自飞到前线严令下,还有汤姆.布罗迪准将两个小时的流着哀求,索尔又于25日6点30分派出了第65团特遣队,结果在半道上挨了一阵手榴弹,索尔担心特遣队后路被切断,取消了救援,彻底破灭了英国人的希望。

四:突围

25日6点10分,无能为力的布罗迪旅长通知卡恩分散突围,卡恩下令A、B、C连和支援连向南突围,D连先向西北再转向西南突围,25日10时,1连以缴获的迫击炮4门、重机枪6挺支援下和9连同时从南北方向,1小时后1连首先攻占主峰。这时第2营也发起攻击,战斗至12时许,A、B、C连和支援连被打散,各营开始用刺刀追赶逃敌,D连调头向南后遭到伏击,除13辆坦克逃走之外,D连亡12人,伤3人,被俘虏45人,逃走的英军不久遇到了韩军1师12团3营,被误伤7人,最终有5名军官和41名士兵逃出包围圈

左翼步兵团1营2连也加入围剿逃敌行列,2连一名战斗组长刘光子带着两名新兵一路猛追,意外发现山梁下有一大群英军,他让新兵掩护,自己一个人冲入敌群,速度之快让英军还没反应过来,就先挨了一枚反坦克手雷,炸倒一片英军,随即用英语大喊"缴枪不杀",包括詹姆斯.鲍尔.卡恩营长,团军士长霍布斯,连军士长斯特朗在内所有英军赶紧扔下武器投降,当手雷的硝烟散去,英军才发现对方只有一个人,有人企图捡枪,立即被冲锋枪扫倒,剩下的乖乖排队跟着走,刚走了一段路又有人想逃,又被一枚手雷炸倒一片,剩下的63人再也不敢动了,这名战士也就创造了一个新记录,抓俘虏最多的士兵,那把以一敌百的冲锋枪,如今仍在军事博物馆中展出。

战斗结束后,共毙敌129名,俘敌459名,缴获各种炮26门、坦克18辆、汽车48辆。英军在《英国陆军史》中说格洛斯特郡团阵亡59人,522人被俘,但对手为胜利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被消灭了大约有1万人,上图是当年步兵团上报的原始油印版战斗报告档案,报告中英军伤亡统计和《英国陆军史》上的数字差距不大,但是英国陆军史上说的敌方有1万人伤亡差距就大了,不过也不奇怪,战斗报告是给上司看的,不可能造假,《英国陆军史》是出版物,反正是估计而已。至于卡恩营长,虽然被俘士兵都说他是被俘的,但英军高层认为投降有损英军的“声誉”,于是说他是为了伤兵留在235高地,为表彰他的“英勇”,还颁发了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这个荣誉引起英军内部大量质疑和不满,卡恩默默退役隐居,直到1986年去世。而英军怨恨美军见死不救,最后宣布不再担任一线战斗任务,也不再增兵,同时欧洲各国也不再增兵。

五:结论

格洛斯特郡团是英军中一颗耀眼的战场“明星”,战斗很强,依托江险,具有现代化装备,为何在一个无上级炮兵火力支援的步兵团面前如此不堪一击,归根到底都是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敢于不顾敌人飞机轰炸,白天勇敢接近敌人,敢于不怕被敌包围,不怕被敌断退路,实施穿插迂回堵住了敌人的退路,战场上,只要一方怕了,就是输了,正所谓一人舍命,百人难敌,万夫丧胆,一人可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