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看中华 五彩 2

 nqj0108 2022-02-14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明代官窑遗址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明代官窑遗址

  据说这个大型建筑是明代建于景德镇的宫廷窑厂——官窑的遗址。明初,技艺高超的陶匠们在国家的严格管理之下聚集于景德镇官窑制作宫廷专用的瓷器。但是到了明代中期因江南工商业的发展,瓷器作为商品在民间广泛流通,情况亦随之改变,为了更多的利润,陶匠们离开官窑在民间窑厂,对于制作商品化的陶器极为倾力。在民间窑厂的陶匠们只做了花纹各异的陶器。从官窑到民窑,明代中叶景德镇的陶瓷器制作有了显著变化,以民窑为中心,五彩瓷器的制作日臻兴盛。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婴戏图杯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婴戏图杯 细部

  这就是当时极品,五彩婴戏图杯,高4.4厘米。这件瓷器充分展示了民窑的特色,瓷器上描绘的孩子们手持玩具、大鼓和花极为快乐的嬉戏着,这是官窑瓷器中从未有过的平民化的图纹。符合平民喜好的陶器逐渐增多,五彩瓷器迅速普及开来。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鱼藻大盖罐

  五彩鱼藻大盖罐,高33厘米。16世纪中期景德镇所制五彩瓷器之珍品,运用了诸多色彩使得五彩的图纹更为华美,游弋于斑斓的水草中的鲤鱼是长寿的象征,这种纹样为民间陶瓷器所独有。五彩充满了陶匠们天马行空的构想。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定陵内部

  到了明末第14代皇帝万历帝时代,五彩瓷器迎来了鼎盛时期。明代的皇权比之前的历代都更为集中。在北京郊外广大的土地上,历代帝王的陵墓明十三陵便是其象征。明代帝王的绝对皇权在文化上也能充分的反映出来。十三陵中的定陵是万历帝的陵墓,1956年随着对定陵的发掘调查的展开,一座奢华的地下宫殿也呈现于世。宫殿筑于地下27米的深处,由五间墓室构成,中心处由皇帝和皇后的宝座,整座地下宫殿布置得井然有序,竣工之夜万历帝在此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神宗万历帝像

  明朝第14代皇帝万历帝对艺术的喜好甚于政治,在位48年间下令制作了大量的文物,其中大多是万历帝奢华生活的佐证。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缎地缀洒线绣百花攒龙袍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黄缎地缀洒线绣百花攒龙袍 细部

  黄缎地缀洒线绣百花攒龙袍,长1.48米。是万历帝在喜庆之时所穿的丝绸衣服,绸缎上绣有一条华丽的龙。万历帝生活极尽奢华,这位万历帝格外心仪之物便是五彩瓷器。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蟠龙罐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蟠龙罐 顶部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蟠龙罐 底部

  五彩蟠龙罐,万历年间景德镇所制的五彩瓷器,青色纹饰与彩绘的红黄绿。万历年间的五彩极为华美,这是因为万历皇帝之喜爱而产生的五彩极品,游弋在花纹中的长龙使用了极为大胆和鲜艳的色调。万历时期为了展示其为皇帝的瓷器常常会把龙纹描绘在瓷器之上。作为中国瓷器代表的五彩瓷器大量的出口到了东亚各国,在日本其被称作“万历赤绘”受到广泛喜爱。瓷器上的“大明万历年制”标志着其为最高的等级。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穿花龙大盘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穿花龙大盘 细部

  万历赤绘杰作,五彩穿花龙大盘,直径47厘米。龙舞花间的图纹描绘在这硕大器皿的一面,经过计算的配色虽然使用了多种色彩整体色调却极为和谐,挚爱着瓷器的万历帝曾多次下令景德镇的年瓷器生产量不得少于十五万件。十六世纪末,景德镇所制的陶瓷器中五彩瓷器占据了绝大部分。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团龙花觚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团龙花觚 局部

文物看中华——五彩 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景德镇窑 五彩团龙花觚 局部

  五彩团龙花觚,高41厘米。图纹覆盖于整个容器,空白之处仅寥寥可见,红绿青三条巨龙跃然其上,加之花朵的图纹,这种浓厚的彩色图纹正是万历帝所追求的那种极度艳丽的美感。

万历时期,景德镇的制瓷工艺承帝王所爱,五彩也达到一个顶点,极为奢华的明王朝在万历帝死后仅仅20年就灭亡了。华丽的五彩,正是明王朝最后的辉煌。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