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看中华 书法 8

 nqj0108 2022-02-14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祝允明 杂书诗帖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祝允明 杂书诗帖 局部

  祝允明的杂书诗帖。祝允明是苏州文人中极具个性的书法家,杂书诗帖是把三国时代魏国曹操之子曹植的诗歌用草书而书写的作品。“酒置高殿 亲友从我游 盛时不再来 百年忽我遒”

  诗歌在沉醉于美酒的同时也道出了富贵荣华的变幻无常。祝允明研习唐代书法家怀素的草书。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怀素 自叙帖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怀素 自叙帖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怀素 自叙帖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怀素 自叙帖 局部

  这是怀素用自由奔放的草书所写的自叙帖,被认为是在中国书法中最具个性的作品。自叙帖中记载了怀素这幅作品的来历。“国”字左右旋回之笔势一气呵成,“戴公”二字有意在墨水不足的情况下衍生出飞白的这种笔法。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怀素的书法充溢着力量与速度。祝允明虽学习怀素的书法但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模仿,祝允明根据文字的意义在书写时颇具匠心之处。 书写“美女”时用流水般的曲线展现出婀娜多姿的形态。巧妙地运用了怀素最为擅长的飞白技艺,祝允明虽然是研习怀素的书法但也加进了自己柔和的运笔方式,把书写者之思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醉翁亭记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醉翁亭记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醉翁亭记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醉翁亭记 局部

  这是被誉为苏州第一书法家文徵明的醉翁亭记。这个贴记述了与醉酒的友人讲述隐遁生活的精彩。文徵明把纸张分出隔段,用楷书把每个字认真地写于纸上,此为模仿王羲之的楷书,“渔 溪 深”三字的三水旁完全相同,表现出了文徵明一丝不苟的个性。在醉翁亭记的跋文里,文征明这样写道:得到王羲之的拓本将其置于枕旁,终日对其凝视,执笔模仿,可是花费一天也不能模仿出一字。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兰亭序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兰亭序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兰亭序 局部

  文徵明终日不休地临摹王羲之的书法,其后便完成了这幅兰亭序。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的第一杰作。然而文徵明的兰亭序却和王羲之的有所相异。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冯承素的摹本兰亭序,据说这是按最忠于王羲之的真迹的摹本,为唐代的作品。永和九年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对于汉民族前途的忧心使得王羲之的文章张弛抑扬,字里行间充满了紧迫感。然而文徵明的兰亭序并没有这种紧迫感。少年时代,每天临摹10回千字文是文徵明的惯例,模仿王羲之的书法其后形成此种书法风格,这是在王羲之紧迫的行书里无法看到的优雅、精炼的运笔方式。这幅兰亭序完成时文徵明已是89岁高龄。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苏州文人曾一度闻名全国,可是在文徵明离世后后人并没有超越前人之才能。16世纪后半期,取代苏州活跃起来的是松江的文人。松江位于今天的上海郊外。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杜律册

  杜律册出自松江第一文人董其昌之手,受到唐代怀素之影响清晰可见,册上书写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征西车马羽书驰 鱼龙寂寞秋江冷。悲欢与战乱中自己的苟且偷安的诗董其昌不拘泥文字的整齐文字的大小线条的粗度,还有墨水浓度皆刻意有所不同。据说董其昌最初模仿唐代的书法家,后来倾倒于书圣王羲之。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濬路马湖记 局部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 濬路马湖记 局部

  董其昌的晚年之作濬路马湖记,其行书的整齐程度颇似王羲之的书法,文章是为纪念一个叫“路马湖”的治水工程完工一事而作。对于路马湖的治水经历追溯到了汉武帝时期。董其昌对于赵孟頫和文征明的书法持否定态度,认为他们只是表面模仿王羲之。董其昌在竭力体会王羲之的心境后到达了无人能匹敌的程度,认为豁达随意的个性才是超越先人书法的源动力。凌驾于前人之上,董其昌对于书法的态度使当时的文人颇受铭感。

  17世纪,中国再次被异民族的清王朝所统治,满洲人的王朝——清朝为了证明其正统性,对于中华文明之传统颇为尊重,在清朝皇帝日常生活的内殿一隅有一座养心殿,皇帝们在此收集了古今的书法。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 高宗御临苏轼帖

文物看中华——书法 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乾隆帝 高宗御临苏轼帖 局部

  高宗御临苏轼帖,清朝第六代皇帝乾隆帝的书法,用娴熟的行书书写了北宋文人苏轼的故事,记录了喜爱砚台的苏轼和推荐砚台的男子之间的往来,乾隆帝对于书法持有极大热情,把临摹先人的书法作为每日的功课,其字体如皇帝一般威风凛凛 。

  以书圣王羲之为首,通过模仿先人伟大的书法,历经久远,书法皆被尊为最高之艺术,举世无双的书法艺术为中国独有,书法也正是中华文明的心之写照。


  (书法 完)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