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汩汩“暖流”润心田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2-14

未入军营前,我在南方小城生活了20年。那时,一年四季都在家中洗澡,地上放木盆,上面挂一圈塑料彩布,隔成私密空间。直到进了部队,我终于见识了北方的澡堂。这种“坦诚相见”的洗澡方式开始着实让我觉得有些难为情。

初入军营,我便在洗澡上打起了心理战。每逢洗漱,我总要相时而动,瞄准人少的时机,偷摸溜入澡堂。偶尔失策,遇上人多,我便在更衣室多逗留会儿。进到浴室,又会找个相对隐蔽的位置。可我越不想“引人注目”,似乎越容易招来战友的热情呼唤。“来,田星,帮我搓个背”“兄弟,借你香波使使”……渐渐地,我的那点尴尬在与战友的互帮互助和谈笑风生中消融,军营生活的点滴在我眼中变得熟悉亲切起来。

更让我难忘的,是在东北野外驻训的洗澡经历。夏季驻训,条件有限,洗澡的准备工作就颇费一番工夫。立杆,拉线,打钉,围网,支台……即使搭建这样一个简陋的“露天浴室”也需要花费三五天时间。驻训场上只有一辆水车,拉水要到远在山上的单位,来回近一个半小时。而这些水既供洗漱,也用来吃喝。拉水不易,水量有限,我们都格外珍惜。刚从山里拉回来的水,触手冰凉。负责后勤的班长会将一部分水放到充气水池中,晒上一整天,方便我们早晚洗漱用。有些老班长很有经验,他们会自制简易热水袋,白桶接上水,外面套上黑色塑料袋,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这样晒过的水,温度会高一些,体能结束后就能洗个舒舒服服的“热水澡”了。老班长们都很慷慨,经常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热水”。

到了冬季驻训,单位会派车送我们到邻近的兄弟单位洗澡。可由于人多车少,官兵一批一批接送,路上耗时较多,洗澡时间就相对紧张了。有的战友训练任务繁重,为了节省时间,干脆在帐篷里烧点热水,简单擦擦身子了事。

回想那时,驻训场上虽然生活条件简陋,可我们并不觉得有多艰苦,为了更好地投入训练,大家会想办法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家养成了朴实的生活作风、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战友们之间建立了团结友爱的深厚情谊。

如今,随着战备训练升级,单位的后勤保障越来越完善。上级配发了淋浴车,让我们在繁忙的作训之余,也能洗上热水澡。淋浴车被放置在了宿营区,往返只需要几步路,能同时容纳十多个人洗,方便快捷。开启期间热水不间断供应,水量充沛。一年四季,我们都不用再为水不够、不热而发愁了。而且,淋浴车只需两人就能操控,仅仅耗时半个小时就能完成展开和撤收,驻训场也接入了生活用水,跟以往相比,我们再也不需要跑山路拉水,节省了很多时间和人力。

解决洗澡问题是后保能力提升的一个缩影,体现了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提升了我们的幸福感、获得感,点燃了向战为战的激情,官兵们备战打仗的劲头更足了。这股暖流不仅流淌在了驻训场上,更涌进了官兵朴实友爱的心田。

作者:田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