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rt View | 路过2018 — 邢健健

 艺坛名家 2022-02-14

Jianjian Xing

2018江苏省美术馆

执着的守望 — 读邢健健的油画

文/刘伟冬(南京艺术学院院长)

邢健健是当代知名的实力派中青年油画家,也是南京艺术学院土生土长起来的艺术家,他在这所百年学府中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已愈三十年,始终执着地耕耘在艺术教学与艺术创作的原野上。期间他虽然曾赴中央美院研修油画的材料和技法,也多次去国外访学、办展,但他的血管中始终流淌着南艺纯正的艺术基因。早在1918年,蔡元培先生为南京艺术学院的前身上海美专题写了“闳约深美”的校训,当年的校长刘海粟先生也提出了“不息变动”的办学理念,这种追求卓越和与时俱进的理念和精神一直为一代代南艺人所遵循。无论是学校的发展史,还是个人的成长史,这种理念和精神都是明确坚定,贯彻始终的。

我说邢健健是南艺土生土长的油画家,丝毫没有暗示他成长环境的局限性和审美取向的单一性;与之相反,我更觉得所谓的土生土长倒是他艺术人生的一种幸运与其作品丰富、深刻的先决条件。因为,南艺本身就是一个进步与开放的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中,无论是上海美专时期,还是南艺时期,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还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这所百年老校的师生们从未缺席过,他们总是心系家国,执迷艺术,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我们单从这所学校的油画资源来看,就体现出了它的博大精深。邢健健在南艺做学生的时候,老校长刘海粟先生依旧健在,虽不亲身授课,但他的存在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而当年苏天赐教授和张华清教授则活跃在教学的第一线,前者是林风眠的学生,一生钟情于油画东方意蕴的探索和表现,成为一代大师;后者则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留苏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倡导学院式的写实主义而影响深远。新生代中,沈行工教授以他的“江南系列”的主题创作奠定了他在中国油画界的地位。这些老师都曾给邢健健上过课,给他以精神启迪和技术传授。事实上,在邢健健的所有作品中,无论是早年的还是近期的,老师的影响始终是存在的,它们或隐或显,只是在表达上已经成为他自己的理念、图式和语言罢了,这或许就是南艺绵延不断的学术传承吧。

作为一位知名的中青年油画家,邢健健的表现对象以人物为主,这一选择他几十年来几乎从未改变过,他钟情于此,也殉情于此。众所周知,人物画的创作要比其他对象的表现面临更大的挑战,它不仅要求艺术家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在形式和语言上用足功夫,同时也会承载更多的社会信息,而这些信息的画面传递则需要更多的知识武装和心理阅读,惟其如此,才能达到形神兼备的境界。具体的人物是这样,“类型”的人物也是这样。就像罗中立的《父亲》,画中的人物不是一位具体的父亲,但却可以成为每一个劳动者的父亲,成为黄河的符号,成为民族的象征。从这张饱经风霜、历经磨难的脸庞上,我们可以读出坚韧、刚毅和无奈,读出一个民族艰辛的历史。邢健健深谙这些创作的规律和堂奥,数十年来,知难而上,一“艺”孤行,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人物画作,受到同行的高度评价。从邢健健人物创作的轨迹来看,有几个节点是值得关注的。邢健健最初的人物创作带有抒情、唯美的倾向,把人物置于一种宁静的环境之中,并对人物的姿态格外的留意,通过对一些优美姿态的定格来表现出审美的趣味。接着,他的人物的环境变得抽象起来,表现性和图绘性特征日益显著,图式感也不断增强,在色彩运用上也带有更多的主观性。以往平静的画面为一种焦虑所替代。这种现象,从本体语言上来看,是一种探索的痕迹,从心理上来看,更像是画家的情绪的宣泄。现在,邢健健所创作的各种历史人物可以说又恢复了一种平静,它们走进了历史的深处,作品变得深刻而沉重。毫无疑问,邢健健的这些作品来源于照片,却又回归成“照片”,但它们绝不是简单的模仿或还原,它们刻录下了画家对历史的新认识和再理解,在消失的面容中复活了历史的面貌。邢健健似乎在画家系列中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发挥了更大的自由,无论是齐白石,还是梵高,他认为在他们的肖像中可以加注更多的主观理解和塑造,因为面对这些艺术家们,他自信要比别人认识得更加深刻。其实就性格而言,邢健健是不太善于与人打交道的,但他用画笔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以自己的理解为每一个人定位塑形,这让他自信而又自在。总之,在邢健健的人物创作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从姿态、形态和表情到本质、性格和精神的演进过程。

邢健健建立了自己的艺术王国,他做到了。但木心有一句话极为深刻:“艺术的可能反证了现实的不可能。”因此,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永远将在艺术与现实这两个世界之间不停地奔跑。

《伟大的墙》

《一个人的呐喊》

《1911 一部看得见的历史》

《如歌的邢板——小芳 黄宾虹 约瑟夫.博伊斯 保罗.塞尚 艾德蒙德.德.贝拉米 没有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草地上的午餐 脱衣的马哈 八大山人 阿尔贝托.贾克梅蒂 巴勃罗.毕加索 齐白石 居斯塔夫.库贝尔和我》

《持续的邢板》

《等待德加》

《天光》

《致敬大师系列》

《致意》

《我的自画像》

邢健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油画学会理事。作品曾参加第八、九、十、十一届全国美展,第二、三届中国油画展及赴美、法、日、韩、港、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展览。作品参加香港苏富比、中国保利、嘉德、翰海、荣宝等拍卖。部分作品为国内外美术馆、画廊、俱乐部及私人收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