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说话:与其无话不谈,不如欲言即止

 芥菜树下 2022-02-14

  

工作中很多事情,我们可以把握住尺寸,做到进退有度。

但唯独这张嘴,要想把好门,真不简单。

工作中碰到一见如故的人,我们要克制住自己,尽量别无话不谈。这很好理解,因为再怎么一见如故,毕竟还是不熟嘛。那么,如果共事的人,彼此已经很熟悉,而且三观认同,是否就能无话不谈?

依然不能。

彼此认同度再高,依然是在不同职位上的人。我们不想物化自己,但工作中的职位,几乎就决定了所有事情的出发点。每个职位的职责要求,是不同的。尽管是同一家公司,同一个团队,不同椅子上的要求放在一起,很可能就存在矛盾。

这个是求稳。恨不得精确计算到每一步,而且要求步步都赢,极其厌恶风险。那个是求进。只要有希望进一步,就不想放过任何机会。风险么,只是家常便饭。要不然,怎么有句老话说,“富贵险中求”呢?同样的结果,对两把椅子的考核,很可能就是不同的倾向。

椅子上的人,即使非常熟悉非常了解,也彼此认可;但因为椅子不同,有些话,还是不能说。

此外,三观一致的人,对事情的看法也可能不一致。

你不是他,不能完全体会他的难处和弱点。你觉得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在他就没那么轻松。

假设一个问题摆到了面前。根据以往的经验,你心里很快就有了办法。思路有了,具体的步骤一二三,也都已经想好。方案本身没问题,你的想法也对。但所有“对”的前提,是你作为方案的执行者:你可以做到说一不二;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步步为营;可以得到计划中的结果。

然而,如果执行者换成了别人,未必就有同样的执行效果。不是能力问题,而是理解不同,处境不同。明明是好的方案,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比起不采纳你的建议,这样做的杀伤力也许更大。直接受到损害的,是事情的主角。而你,因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角,你也无法为主角来承担后果。

这时候,与其无话不谈,不如欲言即止。别人没有开口,你就不用急着跳出来指导。做好自己的事情,尽到自己的本分,就是对他的最大帮助。如果对方主动向你询问,你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但还是要本着基础的原则去分析,而不是直接给方案。决定权和选择权,得交给当事的主角。也许对方会觉得你不够爽快,不够朋友。没关系。真能彼此认同的人,总会懂:这些欲言又止,都是为了大家好。假如他始终不懂,那就算了。认同就只能止于这个程度。

职位的不同,个人看法的不同,都会成为无话不谈的障碍。而且这些情形,都还是出于善意的假设。如果没那么多善意,就可能有更多看不见的坑坑洼洼。你还敢无话不谈吗?

是的,工作真的已经很累了。谁不希望过得轻松,不用想那么多弯弯绕呢?但是芥菜树下看,没办法,轻松不了。那些弯弯绕,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忽视它们,或者假装看不见,吃亏的,可不是别人。

原创不易,一见你就happy。敬请关注:<芥菜树下>,闲扯工作,南北东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