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产片吸引大众的一大卖座法宝

 東泰山人 2022-02-14
北京《中国电影报》
2022年2月9日第10版发表 
 
国产片吸引大众的一大卖座法宝
  
     祁海        
                                        
图片

有两部国产片,都是讲述民国年代上海娱乐圈的杀人案,揭露当时的社会腐败黑暗,都在贺岁档上映,但市场反响大不相同。
一部是2014年上映的大片《一步之遥》,投资3亿元巨款,有姜文、葛优、舒淇等大明星加盟,场面豪华,宣传力度也很大,上映前预售票就卖了3亿元,岂料许多观众看后很失望,导致该片票房大跌,最后只收5.14亿元。
另一部是2021年上映的《扬名立万》,制作规模不大,导演、演员的名气远不及《一步之遥》,也没有大力炒作,但一炮打响,票房顺利收回9.27亿元,大超《一步之遥》。在受疫情严重冲击的影市,近10亿元的成绩确实过硬!
《扬名立万》战胜《一步之遥》,关键不是技巧,而是感情。

图片

《扬名立万》描写一帮失意的电影人要拍一部杀人案题材电影,透视了娱乐圈种种乱象,揭露了官员的腐败和黑帮的残暴。但影片并非只表现假恶丑,也赞颂了真善美。剧中几位虽有毛病但本质不坏的电影人,发现“杀人犯”齐乐山其实是一位有情有义的男子汉,为保护抗日烈士遗下的孤女而忍辱负重。受迫害的女孩夜莺清纯善良,令人喜爱同情。这群电影人的良知被唤醒,于是以电影为武器伸张正义,为此舍弃个人名利,甚至不惜冒险……深受感动的观众,都希望剧中的所有好人能脱险。该片既有批判黑暗的锋芒,又闪射人性的光辉,让人感到温暖,这就与观众产生共情。观众关注好人的命运,影片就更扣人心弦。

《一步之遥》的主人公马走日落难,广大观众却毫不同情。据说该片暗藏深意,但过于隐晦,多数观众未能接收,都认为马走日吃官司缘于他自己干坏事:这名前清贵族攀附新的掌权者,卖力帮大军阀的少爷操办“选美”大赛洗黑钱,和选美冠军小姐完颜英厮混。岂料完颜英猝死,马走日被诬杀人,要逃亡坐牢……马走日和完颜英并无善良可爱之处,观众普遍认为这些人都是醉生梦死的寄生虫,惹祸上身是咎由自取,死不足惜,怎会关心其安危?影片就无法引起大众的共鸣共情。

 
图片

不久前上映的《误杀2》,揭露腐败黑暗比前者更尖锐更大胆,但能够把握好暴露与歌颂的分寸,也广受欢迎,票房已冲过11亿元大关。该片描写东南亚某国的政府官员与贩卖人体器官的犯罪集团互相勾结,抢夺民众的医疗资源,还要掩盖犯罪真相并杀人灭口。这部悲剧并非只会诉苦喊冤,也塑造了可爱的正面人物:主人公林日朗是一位好爸爸,家境贫困仍不失忠厚善良。他为救患心脏病的儿子,不惜牺牲自己,搞假劫持逼政府官员交还本属于他儿子的移植器官,后来故意现身被击毙,把自己的心脏移植到爱子身上,体现了无私的父爱。好人并不孤立,即将退休的老警察、年轻的女记者和医生、众多病人及家属,都被好父亲打动,纷纷站出来坚决支持林日朗,充分体现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十分感人!

 
图片

我发现:国产片塑造可爱的人物,是吸引广大观众的一大卖座法宝。这种正能量,并非配合一时的政治需求,而是顺应了数千年形成的中国大众文化心理。

对于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向,中国与西方国家有较大区别。以审丑为主的作品,在中国的市场向来不大。中国百姓痛恨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不喜欢粉饰太平的文艺作品。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又不爱看过于苦涩沉闷的作品,好比喝很苦的中药治病,要嚼几片甜的甘草或山楂饼,舌头和咽喉才不会抗拒。由此可见,良药太苦口也不利于病,因为咽不下去就是没吃,怎么治病?
因此,中国百姓自古以来特别喜欢“导人向善”的作品,凡是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经典作品,不论是小说或戏曲,一定有鲜明的亮色:如包公为民除害,岳飞救国护民,梁山好汉行侠仗义,孙悟空降妖伏魔,阿凡提智斗财主,即使像《梁山伯与祝英台》《窦娥冤》这类血泪控诉封建社会的大悲剧,也不失美感,受害者都很善良可爱,观众为好人的死感到无比痛惜!揭露假恶丑的文艺作品不忘弘扬真善美,寄托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可让观众得到抚慰和激励,获得心理平衡增强了生活的勇气,这种“望梅止渴”的补偿心理,是有益的。
民族性格代代相传,中国百姓“爱美”的欣赏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图片

请注意!中国民众对剧场艺术与文字作品的接受心理有所不同,阅读文字很理性,不要求新闻和小说一定要有亮色,但进影剧院看戏看电影,感性大于理性,不仅看技巧,还需要感情投入,需要亮色,不希望过于压抑。青海省曾发生一宗惨剧:一位望子成龙的母亲痛打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儿子,失手打死儿子,母亲为此自杀身亡。据此采写的新闻报道轰动全国,但据此改编的电影《失去的梦》,上座率却不高,因为内容太惨又很直观,许多观众不敢看。

近年来,一些影片真实反映民间的疾苦、灾难、困惑,创作初衷很好,制作水平也不差,但广大群众却不领情,票房惨淡。其中一大原因,是剧中的民众只是可怜而不可爱,全片只见无奈的诉苦哀叹,让人越看越绝望。人们的日常生活压力已很大,有几人愿意进影院再添堵?

 
图片

令人可喜的是,一批敢于抨击时弊的精品电影,歌颂真善美的力度也很强,与假恶丑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的爱恨情绪获得宣泄,对战胜假恶丑充满希望。具有美感的“共情”,可大大强化共鸣共振。

前几年上映的《我不是药神》,直面当下的社会矛盾,真实展示小人物的艰辛,如面临破产失业危机和饱受药价高看病难之苦。但同时又表现了小药贩程勇仗义疏财,免收穷人的药费,和好友们冒险进购平价仿制药救助白血病人;获救的近千名市民知恩感恩,自发为押解程勇的囚车夹道送行;正直的警察曹斌为保护程勇和病人也尽了全力……这都感人至深!假如该片没有出现这许许多多的好人,作品的震撼力就会大打折扣,不可能有31亿元的高票房!
《悲伤逆流成河》真实反映了令人触目惊心的校园霸凌、歧视现象,但残酷中也透出亮光:受害的女孩易遥清纯可爱,令人同情;男孩齐铭、顾森西有爱心,见义勇为;柔弱女孩最后也敢于奋起抗争,大快人心!这部由全新人出演的小成本影片获得观众的认可,喜收3.57亿元!
 
图片

以上的成功经验值得细品,一些影片的失利教训也要记取。             
2010年上映的大片《赵氏孤儿》,由著名导演执导,有大IP(根据古代经典戏剧改编),有大明星,制作精美,但票房仅有1.96亿元,离一些人预期的“坐三(亿)望五(亿)”相差甚远。该片的成绩不理想,主因就是缺乏真善美的亮色。《赵氏孤儿》原著描写贤臣赵盾父子为民请命而得罪昏君奸臣,招致满门抄斩。医生程婴等侠义之士为保护赵家后代,前仆后继,忠烈群像悲壮感人。电影《赵氏孤儿》改为:赵盾父子居功骄横待人刻薄,因而招来杀身之祸。程婴夫妇易子救孤,是阴差阳错,并非见义勇为的自我牺牲,这些人物都不可爱了。程婴、赵盾的故事能流传千百年,是因为鲜明体现了舍身取义的精神,这是中国百姓代代坚守的传统美德。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种种腐败、自私、冷酷、软弱等丑恶现象,使人们格外怀念真善美,呼唤正义。电影《赵氏孤儿》如运用新的艺术手法保留并强化原著的美好亮色,弘扬正气,与当下的社情民意就特别吻合,一定大受欢迎,与创新也不矛盾。但电影《赵氏孤儿》为写“人性的复杂性”,将原著的正邪对决,写成争权夺利和为个人恩怨复仇,这就失去感人的力量,多数观众大为不满。
该片的导演在几年之后执导的电影《道士下山》,改变了思路,借助一个民国传奇故事,既揭露人性恶(如贪婪、淫邪、嫉妒、伪善、阴谋),又赞颂人性美,描写纯朴小道士何安下得到几位善良正派的好师父引导,悟出深刻的人生真谛,因而叫好又叫座,票房高达4亿元,大超《赵氏孤儿》。
 
图片

一些呼唤关爱患病人群的苦情片,却未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问题就在于剧中的病人只是可怜而不够可爱,如描写自闭症病人的《海洋天堂》就是如此,该片有大明星李连杰加盟也只收1413万元。与之相反,电影《不再让你孤单》描写患自闭症的男孩方振聪就很可爱,他有绘画天赋,对聋哑女孩的爱很纯真,观众都喜欢他。该片票房可收2000万元。
影片《一念无明》描写的精神疾病患者毫无可爱之处,而且癫狂变态甚至杀人,如此恐怖的感官刺激,多数观众难以承受。该片有大明星曾志伟加盟也只收940多万元。与之相反,影片《芳华》描写女主人公何小萍患了精神病,受刺激时忽然跳起她在文工团跳过的抒情舞蹈,既表现了她的严重病情,又不失艺术美感,令观众对她的芳华早逝更为痛惜!
图片

一些城乡普通人生活的影片,虽然真实但无美感,显得平淡寡味。去年上映的《珍珠》描写电台女主播珍珠的坎坷情路,反映“剩女”的苦恼。该片制作精致,但没有展示人物的性格美、才华美,这就影响了广大观众对大龄青年的理解同情,导致该片票房遇挫。

有人会说,《后会无期》《无人区》《心花路放》《白日焰火》的亮色并不鲜明,也能卖座。我认为这几部影片最大的票房号召力,并非题材和故事,而是靠极强劲的名导明星效应或在重大国际电影节获大奖新闻效应,但多数亮色不足的影片并不具备这些有利条件。有趣的是,韩寒执导的《后会无期》收6.29亿元,后来他执导一部描写美好感情的《乘风破浪》,票房立马飙升至10.46亿元。

电影塑造观众喜爱的可爱人物形象,成功地增强“正能量”,作品的深度和力度并不会被削弱,反而会增强。
一些亮色不鲜明的小众电影,也许另有价值,在文坛上应有一席之地,甚至有可能获奖。但这些影片如不卖座,其创作人员要明白个中道理,不必怨天尤人。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