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道速滑,有选手意外摔倒为什么不重赛?

 CITSLINC66 2022-02-14

短道速滑,有选手意外摔倒为什么不重赛?

  就关注度而论,冬季奥运会明显不如夏季奥运会,但就个别比赛项目的观赏性和戏剧性而言,冬奥会反而更胜一筹,比如说短道速滑。

  2月13日,中国小将李坚柔出人意料地获得500米短道速滑金牌。决赛中,李坚柔出发时并不占先,排在第四位。但温哥华冬奥会该项目的铜牌得主丰塔纳,去年世锦赛银牌得主朴升智和英国小将克里斯蒂,在第一个弯道时就纠缠在一起。克莉丝蒂犯规碰倒意大利人丰塔纳后,两人又牵连到朴升智,导致后者也失去平衡摔出赛道外。朴升智确实够倒霉,第一次摔倒后马上站起来重新努力向前滑,却不料在没人干扰的情况下又摔倒了。其他三人的意外没有影响到原本位居最末的李坚柔,她坚定地继续向前,最终毫无悬念地夺冠。

  对于这个“从天而降”的胜利,网友们很兴奋,还编了个段子调侃:“英国姑娘克里斯蒂不仅自己滑倒,还把意大利人铲翻,最后临走前拽了一把韩国人,力保李坚柔夺冠。她比当年最后一枪脱靶、拱手相让金牌的美国射击手埃蒙斯还够意思。她这相当于不仅自己脱靶,还把其他选手都突突死了。”

  事实上,在短道速滑赛场这个充满奇迹的舞台上,李坚柔算不上最幸运的。之前的盐湖城冬奥会,澳大利亚运动员布拉德贝里:预赛垫底,同组选手犯规,他挺进半决赛;半决赛,前方选手集体摔倒,他挺进决赛;决赛最后一圈,他本来已被甩下十几米,可前几名选手又集体摔倒——澳大利亚史上第一枚冬奥会金牌就这样诞生了!

  玩笑归玩笑,也有观众看完比赛后会为“倒霉”的选手感到愤愤不平。虽说运气是比赛的一部分,但对于四年磨一剑的运动员来说,因为对手或无意或有意的犯规,而使得自己多年的刻苦训练付之东流,这是很不公平的。那么,饱受争议的比赛规则到底有没有问题呢?

  为什么不重赛?

  关于重赛,短道速滑的规定是这样的:在决赛中,如果在起跑后半圈有2名或2名以上选手摔倒,比赛重新进行。但这只是判罚依据,是否重赛还要取决于教练是否申诉。

  以李坚柔夺冠这场比赛为例,半圈刚过,前三位就摔出赛道,如果当时排名第一的韩国队提出申诉,裁判判罚重赛似乎无可厚非,但韩国队并未申诉。

  或许是因为朴升智自己站起来之后,在没有任何干扰的情况下又摔了个大跟头。这样一来,韩国怎么跟裁判说?总不能说“全怪克里斯蒂,要不是她碰我,我就不会第一次摔倒,没有第一次摔倒也就不会有第二次摔倒”——不论是规则还是道义,都不可能支持这样的逻辑。

  英国人倒是申诉了,但所有人都看见克里斯蒂的犯规,裁判会搭理这种申诉才怪。赛后,克里斯蒂在社交网络上给韩国和意大利选手道歉,遭到了大量韩国网友的谩骂,甚至死亡威胁。最后没办法,她只能删除道歉声明。

  事实上,国际滑联对于犯规的判罚尺度并不严厉,重赛的发生也是少之又少,一般只发生在落后选手对领先选手的恶意犯规时。显然,摔倒的英国选手不可能故意对其他两名选手犯规,因为场上只有她一个英国选手,不存在战术安排的因素。此外,在冬奥会赛场决赛上,裁判对于重赛的判罚肯定也会相当谨慎。

  判重赛难,判犯规倒是不少。上届温哥华冬奥会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最后一圈时,韩国队员强行超越中国选手孙琳琳,回放动作有明显抡臂动作,致使韩国队率先到达终点。中国领队提出申议,韩国队被判犯规,金牌归入中国女队囊中。

  什么算是犯规呢?超越犯规:在比赛的任意时刻都允许超越 ,但由于超越引起的碰撞和摔倒等情况,均由超越者负责;碰撞犯规,指在比赛过程中发生除正常滑以外的身体接触,干扰了对方滑行,定义为犯规;阻挡犯规,指在比赛过程中,恶意阻挡他人正常超越,定义为犯规。

  规则很明白,但执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因为很多情况在电光火石间就发生了,裁判仅靠肉眼可能会照顾不到。譬如,夏季奥运会的击剑项目就存在这个问题。而且,犯不犯规也是个很主观的判定,是没办法说理的。譬如,夏季奥运会的体操和跳水,就属于没有直接指标的项目,裁判的判罚总是带有争议。

  有多少“意外”真的是意外?

  按照前文叙述的规定,假如在决赛中出现一国有多名选手参赛的情况下,该国就有可能采取牺牲一人犯规从而力保另一人夺金的策略。这种情况在过去的赛事中并不鲜见。比如让一名队员消耗对方主要选手的体力,阻挡对方的行进路线,甚至不惜让本队实力较弱的选手对对方最有威胁的选手进行战术犯规,或者干脆撞出跑道,总而言之就是以“同归于尽”的方式来确保本队获得金牌。

  继续说这个朴升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上,她获得女子1000米和1500米铜牌,加上这次500米的铜牌,她实现冬奥“铜牌大满贯”。上届冬奥1000米决赛,她与王濛争得很凶,曾一度把王濛挤向外道,幸亏王濛及时调整重心没有摔倒。当时,朴升智差点毁了王濛的“金牌梦”。

  据报道,朴升智曾多次在比赛中侵犯中国选手王濛和周洋。2010年世锦赛女子1000米中,周洋被朴升智故意绊倒,左脚踝还被朴升智的冰刀刮到。当时,周洋在长时间倒地不起后,被担架抬出了赛场。

  王濛禁赛复出的那个赛季,朴升智连续三次在大赛中暗算王濛。朴升智犯规犯出了“境界”,动作很隐蔽,而且很会抓规则的漏洞,甚至针对王濛爱憎分明的性格,故意在身体接触过程里激怒王濛。

  为什么不改变赛制?

  也许有人会问,存在漏洞的比赛规则为什么不改改。

  比如分赛道,像游泳比赛一样,自己滑自己的。这个可以有。事实上,冬奥会还有个项目叫做速度滑冰,又叫大道速滑。在这项比赛中,运动员之间没有身体接触,完全就是自己跟自己、自己和时间的较量。而短道速滑的这种赛道设置,就是要求参赛者有战术超越的技术,既增大了不确定因素,也增加了比赛的激烈程度和欣赏价值。

  那么,在短道速滑中取消弯道、只比直道又如何?若此,比赛的观赏性会大打折扣,更何况弯道技术也是考验运动员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总之,短道速滑比赛规则尽管有一些为人所诟病之处,但也是因为项目自身特点和保证观赏性所决定的,还不至于要更改。但我们仍希望选手们恶意的“失误”越少越好。毕竟,奥林匹克的精神是更高更快更强,而不是更幸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