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分享:心律失常的常灸穴是这里~

 小毛头书屋 2022-02-14


心律失常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各种心血管疾病,部分心律失常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可以用药物治疗、射频消融、电复律、电除颤、起博治疗等方法治疗,但多有一定风险,且远期疗效不够理想。
心律失常属于中医的“心悸”范畴,包括 “惊悸”和“怔仲”。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症。
本证的发生常与平素体质虚弱、情志所伤、劳倦、汗出受邪等有关。

灸疗方法

取穴:患者取侧卧位或俯卧位,背俞穴取厥阴俞至膈俞段(双侧)。

图片

操作:可手持两根艾条,往返温和熏灸两侧四个穴位,艾条与穴位距离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施灸结束时灸处应皮肤潮红,患者自觉有股温暖之气由背部向胸部(心脏)部位透散者为良。
若是不方便手持艾条悬灸,也可使用木质灸盒放在施灸部位,可一次性灸到上述穴位。
艾灸时间:约30分钟/次,每日1次,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5天,一般需要治疗2—4个疗程。
曾有实验小组做过实验,艾灸上述四个背俞穴(双侧)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有效率还不错,可达90%以上,治愈率达50%以上。

小  结

背俞穴属膀胱经,为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每一俞穴都与其脏腑所在的位置相平行,背俞接近内脏,具有直接的作用
厥阴俞穴正好与心包的位置等同,心俞穴正好与心脏的水平位置等同,督俞可调一身之阳气,膈俞为血之会穴。
四穴可养心血、疏心气、通心络、宁心神、可调理与心脏有关的病症。再借灸火温和的热力助心阳温散寒邪、行气活血、逐瘀除弊,可调脏腑,平阴阳。阴阳调,脏腑和,则诸症消。
  • 请急症、重症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 一般心脏病患者不建议擅自在家施治,请在医师指导下进行治疗。特别是阴血火旺、上热下寒、心跳快的人群,灸后很可能心脏更加不适,所以一定要慎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