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独特拍摄视角,把地标性建筑,拍摄成风景美图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地标性建筑物。有些城市的地标性建筑物还不止一个。 比如说,一提起北京,我们会想到紫禁城,颐和园;一提到杭州,我们会想起西湖;一提到上海,我们会想起“开瓶器”的三件套。 想把你的城市拍摄出独特的“味道”,就用这些地标性建筑物,作为摄影主体吧! 本期摄影点评,侍墨就分享如何把“城市名片”拍出彩的摄影技巧。 希望我的点评,能对你有所帮助。 创作不容易,点赞是心意,打赏是鼓励。愿意给侍墨“赞赏”的朋友,可以打开文章右上角的三个点, 继续点击“赞赏”就可以了。 金额随意,不强求。 ![]() 图1,照片来自粉丝“细嗅蔷薇发如雪”。 侍墨点评一广州电视塔,俗称小蛮腰。 这座塔有两个特点: 其一,是S型,中间细两边粗。 其二,是高。 ![]() 图1-2 S型的身段,对于摄影主体来讲是优点。 毕竟,谁都喜欢线条美。 但是,又细又高,就不一定是优点了。 因为,如果拍摄距离不够,很有可能就“装不下”一个整的了。 ![]() 图1-3 这张照片就是如此。 上面留白够了,地面拍得太少。 为了把整个广州塔装进照片里,牺牲了“脚下”。 所以拍摄效果就是,“头顶”的留白够了,“脚下”却贴着边框。 图2 建筑物太高,取景的时候“装不下”怎么办? 两个方法。 一是往后挪,延长拍摄距离,让建筑物不顶天也不贴地; 二是用广角镜头,利用透视关系的畸变效果,把建筑物“压缩”进画面里。 图3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广角拍摄,一定要考虑到广角的透视变形。 要是用长焦或者中焦段拍摄,透视变形效果会小很多。 所以,如果是拍摄条件允许,为了不让建筑物有严重的变形,还是延长拍摄距离吧! ![]() 图3-2 离远了拍,还可以利用城市中的公路,作为摄影前景。 前景中的公路作为视觉引导线,可以起到延伸视线的作用。 图4 找到合适的摄影前景,还可以利用摄影前景作为框架构图。 比如这个彩色的雨棚。 摄影前景,本身就是用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的。 ![]() 图4-2 利用摄影前景当成框架,也可以起到强调摄影主体的作用。 同时,彩色的雨棚本身也是几何图形。有线条,有色彩,可以为照片增加几何美感。 图5 如果拍摄距离只有这么远,又没有广角镜头,那么,不如拍摄建筑物上面最具特色的“局部”。 装不下整个的,就装小半个。 拍摄地标性建筑物的局部特点,也能体现出它的风采。 ![]() 图5-2 拍摄地标性建筑物的局部,拍摄率比较高的,是建筑物的“头脸”。 这道理就好像是咱们拍人像,给模特拍大头特写,或者是拍半身人像一样。 人像的拍摄重点是头和脸,地标性建筑物也可以沿用这个拍摄思路。 图6 有些建筑物的“头部”很好看,我们也可以采用长焦镜头,给建筑物拍摄“大头特写”。 用长焦镜头拍摄建筑物,最好是采用三脚架,尤其是拍摄夜景。 图6-2 在拍摄夜景时,采用长焦+小光圈,可以把建筑物上的灯光,拍摄出星芒的效果。 拍摄的时候使用三脚架,也不怕延长拍摄时间。 图7 用长焦拍摄夜景,要挑天气通透的时候拍。 因为,如果空气质量不好,比如有雾霾,或者是雨雪天气,能见度就不高。 ![]() 图7-2 能见度不高的情况下,拍摄距离越远,摄影主体越糊。 参考图7,不要忘记光线是在空气中传播的。 ![]() 图8,照片来自粉丝“JZ我心飞翔”。 侍墨点评二瘦西湖的五亭桥,是非常著名的景点。 这张照片的拍摄光线也不错。 夕阳西斜,还有倒影,水面太漂亮了。 ![]() 图8-2 但是这张照片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摄影陪体喧宾夺主。 前景中的红叶和树枝,比摄影主体——五亭桥的画面占比还多,严重地干扰了读者的视线。 ![]() 图8-3 如果摄影主体是五亭桥,那么照片上边这些斜着竖着的树枝就是没用的了。 摄影前景有几根柳条就够用了。 如果不想用柳条当前景,也可以用红叶当前景。 总之不能一锅烩。 摄影主体要明确,摄影陪体要少而精。 ![]() 图9,照片来自粉丝“JZ我心飞翔”。 侍墨点评三这张照片的摄影主体也是五亭桥。 和上一张照片相比,水面起雾了,所以五亭桥看着不是很明显。 ![]() 图9-2 相反,近处的半个亭子倒是挺明显的。 也不知道这半个亭子,和起雾的五亭桥,哪一个才是摄影主体呢? 看画面占比,近处的半个亭子倒是占了绝对的优势。 不过,只有半个……没拍全。 ![]() 图9-3 如果摄影主体是远处的五亭桥,那么近处的半个亭子就是没用的了。 留着就是单纯的干扰物。 反过来讲,如果摄影主体是近处的亭子,那么远处的五亭桥也没什么用。 而且,近处的亭子作为摄影主体也不能只拍半个。 ![]() 图10 瘦西湖的五亭桥,是一个非常棒的地标性建筑物。 借助夕阳的光线,也可以拍摄出非常迷人的效果。 但是,一定要记住,摄影主体要明确。 摄影陪体不是必须品,不能让陪体把主体的戏都给抢没了。 图11 如果是想用植物当成摄影前景,如果植物比较多,可以采用前景虚化的方式,弱化植物的线条感。 当前景中的植物被虚化,也就只剩下一片模糊的色彩了。 图12 利用有形的前景作为前景框架,也是一个不错的拍摄思路。 前景有形,就可以为照片增加几何美。 而且,还能挡住周边乱七八糟的景物,起到强调摄影主体的作用。 侍墨分享的摄影技巧,您都学会了吗? 看侍墨点评,每天进步一点点!欢迎您在评论区上传照片,一起交流、分享拍摄经验。 也欢迎打赏,多多益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