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在“太行山东麓”吗?

 东海若水斋 2022-02-14

涉县在“太行山东麓”吗?看看杨振国怎么说

文旅太行 2022-02

图片

涉县在哪里?

杨振国


作为涉县人,不知道涉县在哪里,这是不是个很可笑的事?

我就曾经是这个可笑人之一。因为,在2004年之前,我也认为自己的家乡涉县在“太行山东麓”。

我查过《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源》,知道“麓”注解为“山脚”、“山足“。凭我有限的知识量,很长时间,我都稀里糊涂把自己的家乡定位在了“太行山东山脚下”。可能是1996版《涉县志》和无数文章都这样写,巩固了我自己的错误。

直到2004年,读完师友李春雷赠书《赤岸》,才对这一表述产生了怀疑。李春雷是个学识丰厚且严谨的作家,他不是涉县人,他的书中却只要提及涉县的位置,都定位在“太行腹地”,还独具特色地表述为“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太行山深深的皱褶里”。因此,我查阅了许多地图,每个版本的地图,涉县都位于太行山里,尽管在太行山的东南边,也是在太行山上,而不是在太行山东山脚下。

我还查了太行山的地理座标为北纬34°34'——40°43'、东经110°14'——114°33' 涉县为北纬36°17'——36°57'、东经113°26'——114°之间。太行山完完全全把涉县全包围在它的范围内,怎么能说涉县在太行山东山脚下呢?涉县自古在古太行八陉之滏口陉的咽喉要道上,是八百里太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涉县当年作为晋冀鲁豫边区首府,老一辈革命家回涉县,都说是回太行或上太行。山上,山里,与山脚下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山脚下,有已经到了山下边,出了山的意思。我一直不理解,涉县人是山里人,天天与山打交道,为什么却分不清山上与山下,山里与山外的不同呢?偏偏故意要把自己的家乡“边缘”化到山下、山外?

因为太行山太大了,邯郸市可以说在太行山东麓;武安市一半在太行,一半出了太行,是直正的太行东麓;石家庄也完全可以说在太行东麓,但,唯独涉县不行。可涉县人却要邯郸学步,无端要跟着邯郸、武安,把涉县称为“太行东麓”。涉县虽然现阶段归邯郸管,但,涉县的地理位置全在太行山上,全在太行山里,没有一星半点出了太行山的地界,在太行山上,而没在太行山下,这是不争的事实。

现在,依然还有不少的人,明明是太行山里人,山上人,却在行文、著书中不认真,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把自己定位成太行山脚下人。尤其在“志书”中,可谓贻害一方。

更为可笑的是,当我的文字也学习师友李春雷,把涉县定位为太行腹地时,有人反而指责我写作不认真,三番五次要把我写的“太行腹地”,改为“太行东麓”,而且振振有词“我依据的是志书,是可靠的;你依据的是文学作品,是不可靠的。但就是不去看看地图,思考思考,尊重一下事实。

我认为,行文的严谨与否,在作者阅读量、知识量的大小。有没有人为了增加知识量,对比对比,核实核实,我这篇小文是对,还是错呢?

图片


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