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绰:人生在世,知己难得,我愿做宇文泰背后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文史意林 2022-02-14

公元546年,西魏名臣苏绰(chuò)去世,权臣宇文泰听到这个消息后,感到特别惋惜、伤痛,不禁放声大哭。

对于如何处理苏绰的丧事,宇文泰对其他大臣表示:“苏绰这个人一生谦让,崇尚节俭。我如果顺从他的志向,担心会被别人误会我对他的心意;但是如果厚葬他并追赠太厚,又违背了我们之间的相知之情,让人左右为难!”宇文泰部下麻瑶以春秋时候齐侯薄葬晏子的典故劝说,最终宇文泰为了尊重苏绰的生前志向,下令薄葬苏绰。

苏绰的灵柩(jiù)要被运回武功下葬那天,宇文泰和西魏群臣亲自步行送他。宇文泰把酒洒在地上祭奠苏绰,表示“他们二人相知多年,打算一起平定天下,然而苏绰却先走了!”说完宇文泰又放声痛哭,以至于连手里的酒杯掉了他都不知道。苏绰在武功下葬当天,宇文泰又派遣使者用太牢的规格祭奠他,并亲自为苏绰写下祭文。

这规格、待遇不得不说非同一般,要知道宇文泰可是西魏的实际掌权人,就相当于今天的中央领导,那么这位苏绰到底是何许人也,他的过世,会让一代枭雄宇文泰如此惋惜、悲痛呢?

苏绰,出生于武功的名门大族,祖上都是当官的,苏家可以说是官宦世家。例如,他的父亲苏协,就曾经担任武功郡守。少年时期的苏绰热爱学习,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特别擅长数学这门学科。

大概苏绰的才华也是在家族中早已是人尽皆知,所以他的堂兄苏让在被外放任职的时候,西魏权臣宇文泰为他践行的时候让他举荐优秀的家族子弟,苏让二话不说就推荐了苏绰!宇文泰也很干脆,就直接召见并任命苏绰为行台郎中。然而苏绰任职一年多,宇文泰一直都没有发现他非同一般的才华。但是同事工作上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询问苏绰总能得到满意的答案。朝廷发出的公文,也往往要经过苏绰的把关,同事们都对他的才能称赞不已。

苏绰.jpg

特别是有一次宇文泰跟大臣周惠达讨论朝政事情,周惠达一时答不上来,就说要找外援。周惠达找来苏绰讨论,苏绰立马给出了答案。周惠达立刻将这苏绰的回答汇报给了宇文泰,宇文泰非常满意!在得知是苏绰给的主意后,宇文泰一高兴就给苏绰升了官,让他担任著作佐郎(相当于今天的副秘书长)。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之后,宇文泰和其他大臣一起到昆明池抓鱼,他们走到一处西汉时期的仓库旧址的时候,宇文泰问起了这个遗址的故事,身边的大臣都答不上来。但是,大家平时都知道苏绰博才多学,就向宇文泰推荐了他。宇文泰就召见了苏绰,苏绰也不负众望,给出了满意的作答。宇文泰开始对苏绰刮目相看,就继续询问苏绰关于上古开天辟地、历代王朝兴亡的事情,苏绰自然是对答如流。宇文泰这时候终于发现了苏绰这个潜力股,惊喜异常,以至于都忘记了要跟大家抓鱼这事。

宇文泰.jpg

当天,宇文泰早早就让苏绰跟着自己回到办公场所,然后开始向苏绰询问执政、治国的方法。苏绰畅谈安邦定国的方法,同时还阐述了法家申不害、韩非子的学说。宇文泰听得都入神了,不自觉地将膝盖在坐席上往苏绰方向前移了。就这样,两个人一直讨论了一个通宵也都没有感到疲惫。正所谓酒逢知己千杯少,说的大概就是这种情形吧!

这之后,宇文泰对手下说苏绰真是个奇才,他马上让苏绰担任大行台左丞一职,并让他参与处理朝廷机密事务。此后,宇文泰对苏绰的信任日渐深厚,对他的待遇也是一升再升。

公元537年,东魏权臣高欢兵分三路,气势汹汹入侵西魏。当时西魏将领都是主张分兵抵抗,只有苏绰和宇文泰意见一致,他们都坚持集中优势兵力迎敌。最终宇文泰力排众议,他将西魏的有限兵力集中起来对付东魏三路大军之一的窦泰大军,并大败这路大军,名将窦泰自杀。东魏大军看到这种情况,只能无奈退兵了。就这样,能文能武的苏绰自然更是一路高升,他随后被任命为大行台度支尚书,还各种兼任,封地也有五百户之多。

潼关之战.jpg

宇文泰一心追求富国强兵,苏绰就为他编写了后世一直称道的《六条诏书》,《六条诏书》分别是治心身、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宇文泰很重视《六条诏书》,常把它放在办公桌右边。宇文泰又命令西魏的大小官员都要学习背诵《六条诏书》,凡是不通晓《六条诏书》的,就被当作考核不通过。《六条诏书》的实施,对改变社会风气、改革政治、发展国力起到很大作用,它使弱小的西魏迅速强大起来。

同时苏绰还协助宇文泰写成《大诰》,以改正晋末以来文章的浮华风格,同时根据《周礼》更改西魏官制。(PS:这里提一下,苏绰还制定了记账和户籍登记的方法,以及公文案卷的格式,规定用红黑两色分别书写出入公文,这也是现在红头文件的起源。)

苏绰这个人生活简朴,家里没有经营什么产业,是个实实在在的清官。那时候,天下三分,苏绰常常把平定天下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一心为公,像一个优秀、尽职的HR为朝廷推荐人才。他所推荐的人,后来都当了高官,可见他的识人之明、大公无私!

当然了,宇文泰也对苏绰也是推心置腹,每次宇文泰出差的时候,他就把预先签字的空白纸交给苏绰,如果有紧急情况就让苏绰自行处理,可见他对苏绰的信任非同一般。

也许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更为了报答伯乐宇文泰的知己之恩,苏绰每次处理政事都是从早晨一直干到深夜,朝廷的大小事,他也都一清二楚。也正因为他这样操劳过度,积劳成疾,苏绰患上了气疾,最终在公元546年他就不治身亡了,终年49岁,所以就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鞠躬尽瘁.jpg

编写周书的史学家令狐德棻这样评价苏绰:太祖宇文泰提剑起家,创立各种制度。在群雄逐鹿天下的年代施行法制,在三足鼎立的时候修订治理天下的礼教。最终西魏能够去掉雕饰,崇尚质朴,好的社会风气已经普及大众,底层百姓能恭敬有礼,社会上层人物能有尊严;虽然西魏边境屡次遭到入侵,但朝中大臣团结,百姓依附,这都是苏绰的功劳啊!

中国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的这段君臣鱼水之情、诸葛亮与他的隆中对天下人皆知,可是宇文泰与苏绰这对知己、苏绰与他的六条诏书又有几个人知道呢?南北朝这段关于伯乐与千里马的传奇故事,也只好无声散落在流逝的岁月中,静待有缘人拾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