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释读中国历史120:春秋战国完结篇——华夏一统,秦始皇建立秦王朝,开创了中国的集权统治制度

 金色年华554 2022-02-14

你能看见多远的过去,就能看见多远的未来

释读中国历史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王清斌

欢迎您来到我的专辑,缤纷历史清清讲。

公元前221年,本来地处西部边陲的秦国,最终扫灭了六国,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伟大事业。

秦之前的夏、商、周三代,只是名义上的统一,并没有统一之实,而秦王朝所建立的是一个空前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它推行了许多消除分裂因素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统治制度的变革,完全抛弃了之前的封建制度,实行更有利于集权统治的郡县制。





开始时候,丞相王绾建议秦始皇设立封国分封给自己的儿子,理由是现在国土面积太大了,像原来的燕国、齐国、楚国等这些地方离咸阳太远,中央不好统治。但李斯引经据典反驳了这种观点,说周朝就是典型的例子,开始时候都还算亲善,但几代之后,战争不断跟仇人似的,现在咱好容易统一天下,消除了无休止的苦战,哪能再走回老路呢。

于是秦始皇决定实行郡县制,把全国分成了三十六个郡,郡守、县令由中央直接任命,他们并没有封地而只享受待遇,不能世袭,就是中央政府的地方官,不算贵族。按照全国统一的政治、经济、法律等政策措施管理地方的事务,这就保证了全国就是一个制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图片

所以历史上公认的,由于郡县制的施行,中国从秦以后就不是封建社会了。钱穆更是说郡县制是中国的一大发明,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的重要进步。

当然秦王朝的中央政府也重新洗牌,国家大了,要管理的事儿多了,就正式建立了三公九卿的组织体系,设立了掌管不同事务的部门并明确他们的分工和职责。

这种集权统治的方式,要求统治者必须具有极大的权威,作为最高统治者,嬴政提出要更改自己的称号。

夏、商、周三代,只有天子才可以称王,其他封君都是他的臣子,所以不能称王,一般只用受封的公、侯、伯、子、男等爵位来称呼,最多尊称什么什么公。但到了战国时期,周天子连个牌位都算不上了,各国封君纷纷称王,王这个称号就不值钱了。

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就在三皇五帝中各取一字,使用“皇帝”这个新的尊号。他是第一个皇帝,所以就叫“始皇帝”,后世习惯叫他秦始皇,之后的君主就用数字顺序表达,二世、三世,以至于万世,传到无穷。

“皇帝”这个称号之后一直沿用了两千多年。

另一项维护最高权威的措施是废除谥法。

谥法

谥法就是在君主去世后,由继任者对他在位时的表现进行评价,从而确定一个谥号,有褒有贬。但秦始皇认为儿子议论父亲、臣属议论君王,这是极大的不恭敬,就下令废除了谥法。

维护最高统治者权威的还有其他的一些规定,像皇帝颁布的文告称“制”,下达的命令称为“诏”,皇帝自称为“朕”,其实之前平民百姓都可以自称为“朕”,但这之后就不行了,只有皇帝可以。

秦王朝建立后,还做了很多其他的统一的工作。“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还统一了货币。

这其中,文字的统一非常有意义。战国时期,各国虽然都使用汉字,但在汉字的演化过程中也有很多分歧。不过战国间不断发生的战争也带来了积极的一面,就是各国沟通频繁,这样虽然各国的汉字分别发展,但总体上也还保持了基本一致。

秦王朝规定用“小篆”作为规范的汉字字体,相比较以前的“大篆”、“古籀(zhòu)文”来说,小篆就相当于简化字,易学易写,这对于文化的发展和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之后为了更方便的书写记录,很快又出现了更简单的隶书。在这之后,我们汉字的变化就很小了。

文字其实就是文化的纽带,西周时期,楚国在长江流域的势力非常强大,俨然与周王朝分庭抗礼,国君也很不服气的自称“楚王”。但由于以楚王为代表的楚国贵族阶级一心向往中原文明,坚持使用相同的汉字并推行中原文化,结果就是尽管南方地区有众多的民族,但仍然认同中原文化,接受中原地区“士人”思想家们提出的“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主张。

所以使用相同的文字,强化了文化认同,不同地区的士人和平民们统一在秦王朝集权统治下,享有相同的权力和待遇,心理上并没有归属感的缺失。

秦王朝还统一了度量衡和货币。规定了各种容器、衡器的标准并制作成样板发放到各个郡县,统一铸造标准的铜钱,叫“秦半两”,这些都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

图片

可以说,秦王朝的建立,从制度统一到文字统一,到度量衡和货币的统一,整个就是一个推行标准化的过程。这在当时都是开创历史先河的,有力的保障了秦王朝的统一,同时对经济、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灿烂的时期,华夏文明和中国文化几乎所有的元素都来自于这一时期。这一时期,士人知识分子基于对人性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深刻认识所创立的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说,影响了之后中国几千年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我们整个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了核心内容和基本框架。

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春秋到战国,再到秦王朝建立,封建贵族的统治基础越来越薄弱,他们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尽管秦王朝率先完成了统一天下,为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建立了一个模板,但本质上或许也是这种贵族统治的延续,仅存了十五年、二世而亡或许也是这种历史必然导致的。之后的平民革命,到汉朝建立,或许才算正式给这个漫长的社会变革,画上了一个句号。

朋友们,我们这个《释读中国历史》系列,用了120期给您讲述了从上古时期到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如果您喜欢这个节目,请您继续关注这个系列吧,从下一期开始,我们将给您继续讲述“释读中国历史”系列节目的秦汉部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