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懷瑾先生 | 人間大福(元宵節)

 大山860 2022-02-15
Image

明 佚名畫師繪《上元燈綵圖》

人生的幸福,最幸福的是父母尚存,上有父母,旁有兄弟姊妹,和睦康樂,這是人生最快樂、最幸福、最健康的家庭、社會、精神心理生活。人生得到如此健康的精神生活,便沒有什麼事可以令人厭惡、灰心了,一切都處於這種樂觀、健康的心理狀態之中。倘使人人如此、家家如此,則天下太平。 

——《孟子與離婁》

周朝有一著名文獻為《大賚》,就是周朝開始立國時候的重要思想(主義),它這個思想的中心是“善人是富”。什麼是真正的富強?包括家庭的富強,個人的富強,都是善人,都是好人,各個是好人,沒有壞人,這好人不是老實的老好人,是思想純正,行為端正,一切都好的好人,“願天常生好人,願人常做好事”。這就是大富。

——《論語別裁》

真正儒家“孔門”所教育的學問重點,對於治國齊家之道,首先重視有“賢妻良母”的“宜其家人”。同時就是兄弟姊妹之間,和妯娌姑嫂之間的“宜兄宜弟”,就是如此而已。尤其如現代人,已經開始有了“四海為家”的習慣了。假使碰到為了個人的利益關係,和兄弟姊妹、朋友之間爭得太過分痛苦的時候,我總是常常提醒他們一句話,古人說的“一回相見一回老,能得幾時為弟兄”。退一步,放一著,就可自求多福了。話雖如此,如果沒有“知止”、“誠意”的平日涵養工夫,一碰到事情,就絕難做到了。

接著而來的,在“治國在齊其家”的本節末後,就又引用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的名言,用來說明“治國”與“齊家”的“宜其家人”和“宜兄宜弟”,都不是只在要求妻子和兄弟姊妹做到的結果真正能夠做到使妻子和兄弟姊妹都能和樂相安相處的,都要由於自己本身的品德行為和學養教化的影響才行。這便是《大學》開端所說的“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效果的發揮了。

——《原本大學微言》

Ima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