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高才:李时珍故里的美丽“遇见”

 裴高才文心飞翼 2022-02-15

张萍专访裴高才(右)

“人生旅途,遇见本是寻常之事。上学之后,遇见的是老师和同学;工作之后,遇见的是上司和同事;然,在人世间,却有一种遇见极其难得和珍贵:那是在艰难跋涉之中,遇到施以援手的好心人;那是在世风日下的浊流中,遇到一诺千金的义士……读了张萍的散文集《遇见》,或是遇见张萍本人,你会确信,这种遇见就在眼前。”这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永祥(笔名吉方君)在美女作家张萍新书分享会上的感言。

张萍著《遇见》书影

《遇见》一书全书分《感恩遇见》、《记忆真情》与《闲情偶记》三个部分,是定居于黄陂的湖北省作协会员、冰心文学奖得主张萍近年创作的第三部作品。在李时珍故里——蕲春县城新书分享会那天,凛冽的寒气挡不住人们的脚步,来自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与蕲春县城乡的文友,一起相聚于美丽的“遇见”。

右起作家李韧、甘才志、裴高才、何新恩、李泓、张萍在主席台上

故乡是作家创作永远的主题。作以细腻的情感,纪实的笔触,描写了故乡小镇的美丽风光和雕塑大师等故乡人物,呈现了蕲春和黄陂两个故乡的风土人情,倾诉了作者对故乡人物的无限热爱,赞美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抒发了作者的壮志豪情。其中,收入文集的《小镇时光》一文于2019年7月荣获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奖二等奖。

张萍获全国青少年冰心文学奖二等奖证书

右起作家高永祥(笔名吉方君)、固然在张萍新书分享会上

为了呈现生活的真作为一位自由撰稿人,作者立足第一故乡蕲春与黄冈,第二故乡武汉黄陂,笔耕不辍,讴歌新时代,走笔最美人物。全书文笔清新,情感真挚,是当代乡情散文创作的一次有益尝试。她越过天山戈壁的滚滚狂砂,“走近乌鲁木齐”,“印迹吐鲁番”……此次收入《遇见》的报告文学《潘仁志的人生传奇》一文,即是她2017年前往新疆采访毕生致力于光彩事业的耄耋老人——农民工潘仁志写成的,而且此文于曾夺得湖北省报告文学二等奖。

张萍采访潘仁志(左)

为了呈现生活的情,张萍保持着贴近底层的创作姿态,甘于淡泊,“感恩所有的遇见”。作为一位无固定收入的自由撰稿人,张萍拒绝浮躁,甘守寂寞,不论是第一故乡黄冈蕲春,还是第二故乡武汉黄陂,都成为她笔耕不辍的源头活水。她讴歌新时代,走笔最美人物,情感真挚,文字秀美,是当代乡情散文与报告文学创作的一朵绚丽多姿的心花。

程竹怀以湖北大鼓说唱“遇见”

分享会现场频繁互动,十分热络。来自黄陂的作家程竹怀现场用湖北大鼓的形式说唱《遇见》,赢得了阵阵掌声。蕲春作家张国辉激情赋诗云:

     “感谢《遇见》:/遇见,是缘分。/不分东西南北,/

为一念而奔。/遇见,是桥梁,/连通上下左右,/黄陂

与蕲春。/遇见,是冬日里的阳光,/字里行间,/带来

的是温暖的春讯。/让我们在遇见中,/伴你同行。/一

路同行。”

左起张传东、张国辉、裴高才、张氏与程竹怀参观胡风纪念馆

此次图书分享活动由蕲春县文联、作协举办,武汉黎黄陂研究会协办,一批来自湖北城乡的各级文艺界人士:裴高才、甘才志、李韧、高永祥、张国辉、张传东、程竹怀、田幸云等中国作协、湖北省与武汉作协、黄冈与蕲春作协会员,纷纷从不同角度解读《遇见》。

裴高才瞻仰蕲春李时珍“六朝文献”石坊

张萍的中学恩师姜在春与同学朱怀军、胡双伦、朱文刚等也赶来助阵,现身说法《小镇时光》过往。年愈古稀的老诗人田幸云即席口占一首《赞“遇见”发布会》:

大咖文友聚文堂,

蕲水黄陂泛紫光!

遇见张萍如清照,

成当代美文章。

上:早上五时从乡村中学走赶来的宋保霞一行文史;下:张萍题签散文集《遇见》

  

(张传东 程竹怀参与采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