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韧逸
2014-01-10 09:28:05 傅山还留心医经与子书的异同,如读《淮南子·精神训》,有这样一条札记:“肺金肝木,此独谓'肺木肝金’。”由于他博闻强记,使他能够以几种诸子书与医经互参,既解子书之疑,又悟《内经》之理。如读到《淮南子》,有“毛蒸理泄”句,札记说:“《灵枢经·营卫生会篇》 中有此四字。《管子·内业篇》:'得道之人,理亟而屯泄’,注谓'凑理承达,屯聚泄散’。'亟’即'蒸’,'毛’与'屯’易混,然'毛’字明而浅, '屯'字细隽矣。'亟’无下灬,则但以'承’解,则'凝亟’之'亟’ ,佐也,承也。定当是'蒸’字,不蒸不泄。”又在读《管子》札记中,引用原注,并作引申,“亟犹也,火气上行也。”这两段札记,既校诂《管子》,又阐述医理,就得力于他的渊博学问。 |
|
来自: 新用户75202484 > 《道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