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爱的名义,一起向未来

 古磨盘州人 2022-02-15
对于我这样榆木脑袋的人,一般不会主动说出让人暖心的话。
尤其在这么一个日子,我要是主动向某位异性友人说了,总怕别人产生什么误会。
在很早很早以前,直到很早以前,我都不注重仪式感,甚至觉得那是一种浪费。可自从上天把女儿送到我面前时,我的想法有些改变了。
生活在很多时候,可能真的需要仪式感,不过,我们很多人忽略了这样的感受。在情人节给女儿送束玫瑰花,不是很好的仪式吗?
穷养儿子富养闺女,我可不想女儿在谈恋爱之前都没有收过玫瑰花。可老婆在生女儿之前,就没有收到过我送的玫瑰花,那时,总觉得玫瑰花没有菜花实惠。
当我第一次送女儿玫瑰花的时候,她还不会叫爸爸,女孩子对花好像有天然的亲近,看到花,她笑了。或者说,看到我拿着花,她冲着我和花笑了。
为了微笑的延续,当时我就立下一个小目标,每年都给女儿送一次,一直送到十八岁。
十八岁那年,疫情爆发,市面上根本见不到卖花的,走在街上,无意之间看到一个广告,说邮局有鲜花速递业务,我在邮局门口的花店以速递的价格买了十八朵玫瑰花,自己当了一回速递员。
那次女儿没笑,她的心思都在高考冲刺上。
她冲过去了,后来的情人节我没再为她准备玫瑰了,估计她在大学里也没有收到玫瑰。看来玫瑰花还得送,一直送到她不稀罕我送的时候。
千万不要因为我会买花了,就以为我的情商高起来了。我还是那个直男性格。女儿拿到花后的笑容还没有褪掉,我可能就会问她白天在家是否学习了?女孩子没事是否该学点家务?再或者是,天气这么好,干嘛不外出锻炼一下身体。
笑容凝固在花里,气氛瞬间会比较沉闷。我只好再找出一个由头,把姑娘逗笑为止。
在没有孩子之前,我们家是没有花的。
那时候的生活中还不需要花,因为花钱的地方太多了。也许一朵玫瑰花在节日只要五块钱,可为了一毛钱的菜价我会把市场跑几圈,哪会如此奢侈。即便我真的下了决心,老婆也不一定愿意。
那时候,我们一直呵护的就是“省着花”。因为钱来的太不容易了,实物花凋谢的太快了,过眼的幸福算不上真正的幸福,真正的幸福是能真切感受到的,确实得到了实惠的。
比如当年老婆还住在集体宿舍的时候,有天我们俩上街,突然被一阵飘来的烤鸡腿的香味诱惑了,于是,我便掏出5块钱买了一根鸡腿。鸡腿拿在手上,烤出来的油已经渗透包着的纸,油温传递到手上,我们已经扛不住诱惑,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我们一人一口啃着,那时候,好像也不太注意吃相了,主要是没人认识我们的长相。鸡腿不大,我们咬下去的口也不大,我们都懂得,只有多咬几口,才能将美食的滋味扩展到最大。
一朵花就是一根鸡腿。当年的我们喜欢把所有的东西都跟炸鸡腿联系起来,仿佛炸鸡腿成了一般等价物。这样的换算方法是现在的年轻人想不到的,这是当年过日子必须经常使用的“公式”。每家估计都有这样的“公式”,有个朋友,他们家的等价物是排骨,一提到花钱,他就会很快换算出,这得买多少排骨呢。
说是给孩子一个仪式,其实,何尝不是我们自己需要找回这样的仪式感。岳母把孩子带大,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四口人一起生活,作为一家之主,我突然觉得有义务要建立这个仪式感,以便区别,这一天跟其他日子的不同。
三个女人一台戏。我们家的三个女人天天本色出演,因为她们,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当节日到来的时候,她们知道三朵花中有一朵是为她买的时候,她们内心应该感觉非常幸福,因为三朵花在一起真的很有意义。
三朵花不仅代表了“我爱你!”更代表着我们一起生活的青年、中年、老年三代人,当年我们从幼年、青年、中年过来的,我们已经走过了二十年的岁月,现在可以一起走向未来。
以爱的名义,我们相伴走得更远更好!

这是今天的收获。

为了它们,我在寒风中走了近7公里。

像冠军的样子,一起向未来。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26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