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参考技巧】宫斗雅称2

 空思残苍 2022-02-15

  月份的雅称

  一月:孟春、寅月、正月、元阳、初月、初春、开岁、芳岁、早春,上春,端春,端月,征月,初月,泰月,杨月,孟阳,春阳,初阳,首阳,新正,月正,开岁,献岁,芳岁,华岁、大簇。

  二月:仲春、卯月、杏月、仲阳、丽月、花朝、中春、甜春,正春,如月,令月,花朝,竹秋。夾钟。

  三月:季春、辰月、暮春、杪春、桃月、桐月、蚕月、桃浪、晚春,末春,嘉月,蚕月,花月,桃月,桃浪,姑洗。

  四月:孟夏、巳月、清和、槐月、槐序、麦月、麦秋、清月、初夏,首夏,维夏,槐夏,梅月,阴月,乏月,麦月,余月,中吕,麦候,麦秋,仲吕。

  五月:仲夏、午月、榴月、蒲月、中夏、皋月,天中,端阳,蕤宾。

  六月:季夏、未月、暮夏、荷月、暑月、溽暑、焦月、晚夏,伏月。林钟

  七月:孟秋、申月、瓜月、凉月、兰月、兰秋、巧月、首秋、初秋、早秋,新秋,上秋,相月,霜月。蕤宾

  八月:仲秋、酉月、桂月、正秋、中秋、爽月、桂秋、壮月,获月,仲商,南吕

  九月:季秋、戌月、暮秋、菊月、菊序、霜序、咏月、菊秋、晚秋,凉秋,玄月,秋白,暮商,季商,无射。

  十月:孟冬、亥月、初冬、良月、开冬、吉月、阳月、上冬,坤月,阳月,小阳春,应钟。

  十一月:仲冬、子月、畅月、中冬、雪月、寒月、龙潜、辜月,葭月,黄钟。

  十二月:季冬、丑月、残冬、腊月、冰月、暮月、暮冬、嘉平、严月、严冬,末冬,暮冬,穷冬,腊冬,大吕。


 节令别称常见的有:

  正月初一:正朝,三朝,元春,元旦,元日,无朔,元正,元春。

  正月初七:人曰。正月十五:元宵,元夕,元夜,上元,灯节。

  二月初一:中和日。三月初三:重三,上巳,三巳,上除,令节。

  四月初八:浴佛日。十九日:浣花日。

  五月初五:端午节,蒲节,午日。

  六月初六:天贶节。

  七月初七:七夕,星节,乞巧节。

  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节,仲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菊花节,重九。

  十月十五:下元。

  十二月三十:除夕,岁杪、守岁。

  每月初一:“朔”,“旦”,“额”。每月初三:“朏”。每月十五:望。每月十六日:“既望”,“望后”。每月末日:月杪;晦。每月初一至初十称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称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称下浣。


月亮古代的别称风雅,可称为银钩、玉弓、银盘、玉兔、桂宫、嫦娥、婵娟等。其中银钩、玉弓、银盘是因为月亮的形状而取名,而玉兔、桂宫、嫦娥、婵娟

1、因初月,故称银钩、玉钩。

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弓月。

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银盘、金镜、玉镜。

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玉兔、金蟾、银蟾、蟾宫。

5、因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轮、桂宫、桂魄。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

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月亮为望舒。

8、因传说住在月中,故称月亮为嫦娥。

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数字:

1、廿,意为二十;

2、卅,意为三十;

3、卌,意为四十;

4、圩,意为五十;

5、圆,意为六十;

6、进,意为七十;

7、枯,意为八十。


春季的雅称有阳春、三春、九春、青春、芳春、青阳、艳阳、阳节、昭节、淑节、韵节及苍灵的雅称。


夏季的别称:农历四、五、六月为夏季,古时分别称为孟夏、仲夏、季夏。孟夏又称为“初夏”、“首夏”、“槐夏”,均是四月的别称。仲夏是五月,“仲”是一季中的第二个月,又称为“超夏”。季夏是六月,即末夏。


夏季的雅称:朱明、朱夏、长嬴、长夏、昊天、槐序 、炎节、三夏、九夏。

1、长夏:长夏本指农历六月,亦泛指夏季,是谓夏季白昼特别长。见于唐代杜甫的《忸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杜甫《江村》诗:“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宋张来《夏日》诗:“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尔雅·释天》称:“夏为朱明。”《汉书·礼乐志》有“朱明盛长,敷与万物”句。

  朱夏:《尔雅·释天》以“夏为朱明”,后人由此引伸为“朱夏”。晋赋云:“应青春而敷蘖,逮朱夏而诞英。”宋孔平仲《官松》诗云:“中有清风发,能令朱夏寒。”


2、朱明:因夏季“气赤而光明”,故夏季亦称“朱明”。唐代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之中两首分别有:“三春迭云谢,首夏含朱明。”“青春流惊湍,朱明骤回薄。”


3、九夏:夏季三个月,计九十天,每旬一夏,遂称”九夏”。见于元。范椁《以琼扇一握奉政黄明府》诗:“情知已是秋风后,留作明年九月寒。”


4、长嬴:赢,通盈。谓使草木长盈者为夏,故称夏为长赢。见于《尔雅·释天》:“春为发生,夏为长嬴。”


5、炎节:炎节也是夏季的一个别称,见于南北朝时梁元帝《纂要》:“夏天曰昊天,风曰炎风,节曰炎节。”


6、昊天:《尔雅·释天》说:“夏为昊天。”郭璞注:“言气皓旰,亦名'中昊’、'泰夏’。”


7、槐序:槐树夏季开花,故名夏为“槐序”。明杨慎《艺林伐山·槐序》:“槐序,指夏日也。(南齐)王晏和徐孝嗣诗:“槐序候方调”。”


8、三夏:古人称四月为孟夏、五月为仲夏,六月为季夏,简称“三夏”。古乐府诗集《子夜四时歌·夏歌》吟:“情如三夏热 ,今日偏独甚。”


秋天的别称和雅称

秋天的别称和雅称:首秋、上秋、瓜秋、早秋、新秋、肇秋、兰秋、正秋、中秋、桂秋、秋高、晚秋、凉秋、暮秋、秋末、残秋、素秋、穷秋、金天、商秋、西陆、白藏、爽节、请求、高秋、霜天等。

金天、金秋、金素、素秋、素律、素节、商秋、素商、泰秋、西陆、白藏、金商、爽节、西旻、淒辰、萧辰、清秋、高秋、霜天、霜日、秋序、秋绪。

 各农历月份的别称也很好听。

一月:首阳,二月:绀香,三月:莺時,四月:槐序,五月:鸣蜩,六月:季夏,七月:兰秋,八月:南宮,九月:菊月,十月:子春,十一月:葭月,十二月:冰月。

高秋(秋高气爽之意)

素秋・白秋(五行思想中秋=金=白)

白帝(掌管秋天的神)

金秋(秋=金;丰收・植物的颜色)

三秋(初秋、仲秋、晩秋的三个秋)

九秋(秋的九十天=三个月时间)

三秋: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九秋:整个秋季共分为九旬,故古人有时也用“九秋”来代称秋天。如晋代诗人张协的《七命》诗曰:“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鸣风飙。”

金秋或“金天”:按五行(水火木金土)推演,秋属金,故称“金秋”或“金天”。如唐王维的《奉和圣制天长节赐宰臣歌应制》一诗中就有这样的句子:“金天净兮丽三光,彤庭曙兮延八荒”;唐陈子昂亦有诗曰:“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

素秋或素节:古人认为,秋天的颜色为五色(青赤白黑黄)中的“白”故有时指重阳节,有时则泛指秋天。宋朝大文学家欧阳修有诗云:“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水谷夜行寄苏子美》)。

金素: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编撰的《昭明文选》辑南朝宋代山水诗人谢灵运《永明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术职期阑署,理棹变金素”。李善注:“金素,秋也。秋为金而色白,故曰金素也。”

商秋:因晚秋寒风凄厉,故以五音(宫商角徵羽)中的“商”音相应,故名。晋代潘尼《安石榴赋》中有句云:商秋授气,收毕敛实。”

劲秋:指肃杀的寒秋,因秋风劲吹,故名。晋代陆机《文赋》中有句曰:“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泰秋:泰,物丰,谓其时安泰吉祥。《管子·出国轧》有这样的记载:“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

西陆:古代指太阳运行到西方七宿的区域,本为二十八宿中昂宿之别称,后亦代称秋天。如晋代司马彪《读汉书》一文中就有“日行西陆之秋”之句,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中亦曰:“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白藏:按五色学说,秋色为白,秋又为收获储藏季节,故称。如《尔雅·释天》曰:“秋为白藏,冬为玄英。”

爽节:秋季天高气爽,故有此称。南朝齐诗人谢月兆《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之一》中就有“高秋夜方静,神居肃且深……渊情协爽节,咏言兴德音”的句子,有时亦代指重阳节,如唐代李适《重阳日中外同欢,以诗言志,因示群官》一诗中有句曰:“爽节在重九,物华新雨馀。”

◆冬天的别称◆

玄英:《尔雅·释天》:“冬为玄英。”

隆冬:《晋书·王献之传赞》:“观其字势,如隆冬枯柯。”

三冬:古代以十月为孟冬,十一月为仲冬,十二月为季冬,简称为“三冬”。唐杜荀鹤《溪居》诗:“不说风霜苦,三冬一草衣。”指的是冬;有时专指十二月,如明顾瑛《呈缪叔正》:“阿翁九日新成服,父老三冬未见归。”

九冬:冬季共九十天,故云。南朝梁沈约《夕行夜间鹤》诗云:“九冬霜雪苦,六翮飞不住。”

严冬:南朝梁简文帝集《大同十一月庚戌》诗:“是节严冬景,寒云掩落晖。”

冬节:有时专对冬至而言,《南齐书·武陵昭王晔传》:“冬节间讯,诸王皆书,晔独后来。”有时泛指冬天,《后汉书·马融传》:“方涉冬节,农事闲隙。”曹操《却东西门行》:“冬节食南稻,春归复北翔。”


春:青阳、阳节、苍灵、韶节、三春、艳阳、青春、淑节、九春。

夏:朱明、炎亨、清夏、三夏、朱夏、长赢、炎节、朱律、九夏。

秋:素商、金天、萧辰、凄辰、高商、白藏、素节、商节、三秋、九秋。

冬:元英、岁余、元冬、严节、元序、寒辰、安宁、清冬、三冬、九冬。


雪花的别称有梨花、玉霙、瑞叶、仙藻、梨花、六出、六飞、六花、六出飞、寒酥、寒英、银粟、银砂、碎琼、六飞、琼英、玉蝶、凝雨、璇花、乾雨、琼芳、琼妃、琼花、琼英、琼粉、玉沙、玉尘、琼粉、玉花、玉蕊、玉鸾、琼苞、乾雨、玉絮等等。

碎琼、积素、铅粉、素液、青盐、冰霰、瑞白、素尘、雨冻、寒英、银纱

1、琼芳:“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2、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玉鸾:“雪妃月姊宴群仙,珠阁银楼集玉鸾。”(杨万里《早朝紫宸殿贺雪呈尤延之》)

4、瑞叶:“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5、仙藻:“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6、碎琼:“微于疏竹上,时作碎琼声。”

7、寒酥:“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①寒酥: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明)徐渭《梨花》


②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③素尘:旭日开情色,寒空失素尘。——(唐)李商隐《残雪》


④凝雨: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南朝)沈约《雪赞》


⑤银砂: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唐)韦庄《夜雪泛舟游南溪》


⑥六花:六花斜扑悚帘,地衣红锦轻沾。——(清)纳兰性德《清平乐》


⑦玉蝶:化工何处万剪刀,剪出玉蝶满空舞。——(清)赵毅《途遇大雪》


⑧仙藻: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唐)张说《奉和圣制》


1、寒酥:喻雪花。徐渭《谑雪》:“一行分向朱门屋,误落寒酥点羊肉。” 徐渭《梨花》:“朝来试看青枝上,几朵寒酥未肯消。”


2、寒英:指雪花。范仲淹《依韵和提刑太博嘉雪》:“昨宵天意骤回复,繁阴一布飘寒英。裁成片片尽六出,化工造物何其精。


3、六出:雪花的别称。《宋书·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4、凝雨:指雪。南朝沈约《雪赞》:“独有凝雨姿,贞晼而无殉。”


5、琼苞:喻雪花。宋郭应祥《念奴娇·次贾子济韵》:“琼苞玉屑,问天公、底事乱抛轻坠。” 元王仲元《斗鹌鹑·咏雪》:“玉絮轻撏,琼苞碎打,粉叶飞扬,盐花乱撒。”


6、琼英:喻雪花。唐裴夷直《和周侍御洛城雪》:“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 金元好问《续夷坚志·虞令公早慧》:“﹝虞令公﹞赋《雪花诗》云:'琼英与玉蕊,片片落阶墀。’”


7、银纱:喻白雪。前蜀韦庄《夜雪泛舟游南溪》:“两岸严风吹玉树,一滩明月晒银砂。” 郑板桥《山中卧雪呈青崖老人》:“一夜西风雪满山,老僧留客不开关。银沙万里无来迹,犬吠一声村落闲。”


8、璇花:喻雪花。唐徐彦伯《游禁苑幸临渭亭遇雪应制》:“琼树留宸瞩,璇花入睿词。”


9、仙藻:雪的别名。唐李峤《游禁苑陪幸临渭亭遇雪应制》:“六出迎仙藻,千箱答瑞年。” 唐张说《奉和圣制<野次喜雪>应制》:“欲验丰年象,飘摇仙藻来。”


10、银粟:喻雪花。杨万里《雪冻未解散策郡圃》:“独往独来银粟地,一行一步玉沙声。”


11、瑞叶:喻雪花。宋刘攽《中山诗话》:“海陵人王纶女……《吟雪诗》云:'何事月娥欺不在,乱飘瑞叶落人间。’” 宋 范成大《雪后雨作》:“瑞叶飞来麦已青,更烦膏雨发欣荣。”


12、素尘:喻雪花。李商隐《残雪》:“旭日开晴色,寒空失素尘。”


13、碎琼:喻雪。元张宪《听雪斋》:“万籁入沉冥,坐深窗户明;微于疎竹上,时作碎琼声。”


仅仅是雪,古代的文人墨客便给它起了如此多的别致优雅的名称,可见古人真的非常浪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