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子童谣•我的2021】唐成海:古稀老人的小童心

 童子童谣 2022-02-15



我的2021
MERRY CHRISTMAS
古稀老人的小童心

文/唐成海

【摘要】:作为一个七十多岁的退休干部,50年党龄的老党员,通过阅读童谣,创作童谣,传唱童谣,把“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得更加有趣。







我与共和国同龄,七十多年人生风雨,见证着祖国由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进程。如今白发苍苍的我,却因我县关心下一代的工作,与《童子童谣》结下深厚情谊。

我是一名50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学习百年党史活动中,我以满腔热情和感恩之心,与《童子童谣》编辑部开辟了《学百年党史 写百首童谣》栏目,自4月初到6月底,共收集来自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海外侨胞的原创童谣600多首,出刊42期。作者涵盖干部、教师、学生以及普通群众,年龄上至八九十岁老人,下至五六岁幼童。为了使学生直观地接受革命教育,我参与了部分学校的童谣创作宣传活动,如九坝中学发动学生创作童谣并出版了《红色童谣一百首》,并打造“红色童谣林”,参加鞍山小学举办的首届“童谣节”并讲话等。一桩桩,一件件,都非常有意义,今日盘点,倍感欣慰。

除了组织童谣创作,我也积极尝试着撰写童谣,寻找初心,回归童心。这一年创作童谣10余首,其中《向阳花》《母亲》两首童谣入选《学百年党史 写百首童谣》一书。《向阳花》入选九坝中学的“红色童谣林——入编《红色童谣一百首》,同时入选遵义市文联、遵义市教育局编辑出版的《遵义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童谣集》一书。我将《向阳花王宗伦的童谣《小马灯》谱曲后,交由桐梓县音乐协会主席陈龙制作成儿歌传唱,让红色童谣乘着歌声的翅膀,飞越娄山关,飞向网络世界。

盛夏时节,我与《童子童谣》的“童子”们一起走进省城贵阳,与“书漾读书会”的书友们,在贵州省财经大学老校区举行专场线下读书活动。会上,我介绍了《童子童谣》关心下一代的经验做法。

在“七一”节的电视新闻中,我看到青年少年们在天安门喊出了“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的响亮口号。这句口号,已经成为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最振奋人心的警言金句。为进一步激发青少年的爱党爱国情怀,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起好步、开好局,我立即联合县教育体育局、县文联,在《童子童谣》上开辟了“接力棒”童谣征集,到1220日,共收稿件100余首,出刊5期,并组织进行评选和颁发奖品、证书。“接力棒”童谣通过桐梓县书法协会的老师进行书写、桐梓县爱豆语言工作室的小朋友们用视频的方式朗诵后,更加吸引眼球,传得更远,传得更有意义。

面对疫情,我还向广大五老发出撰写“小手牵大手 共同抗疫情”童谣倡仪,向战斗一线的工作人员致敬,加强疫情防控宣传,为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这一期间,我的初中老同学单周阳受我的影响,也加入“童子童谣”,他撰写的童谣作品更有童真童趣,还得到多名专家老师的点评,真是好事。

《童子童谣》关心下一代栏目开辟以来后,《人民网》《新华社》等客户端多次重点报道,同时得到了社会各界和领导的好评。遵义市关工委主任赵福田点评:《童子童谣》越办越好,百年党史、中华名扬、认真总结、再创辉煌!他在2021123日在检查指导我县工作时说:最近我看了几期《童子童谣》,办得很好,对学生的宣传教育效果好,比起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启贤在遵义市第九次关心下一代工作会上说:桐梓县关工委的同志们千方百计,创新思路,借船出海,主动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创办了《童子童谣》关心下一代栏目,文章短小精干,主题鲜明,具有童真童趣,寓教于乐,引来了市内外专家,学者、家长、老师、学生多方好评和积极参与,值得推广。

陈开礼将军得知《童子童谣》为家乡、为文化做出的特殊贡献后,欣然题词:立足桐梓,面向世界,陪伴桐梓,走向未来

一年来,我除了与《童子童谣》密切配合外,同时还组织、配合和参与了有关单位抓好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宣讲系列活动11项,均在县内引起良好反响,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

作为一名七十多岁的退休干部,我想,除了发挥余热,还要永葆童心,通过阅读童谣,创作童谣,传唱童谣,我发现,要真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需要放低姿态,放低视角,以儿童的眼光观察世界,用儿童的语言表达情感,用儿童的心灵投入工作,关心下一代才少些说教,多些童真童趣,才能寓教于乐,工作才更加有趣。

可以自豪地说,我的2021,略有作为;2022年,我将尽其所能,继续做好我应该做的事和我喜欢做的事。





#作者简介#
唐成海,男,汉族,现年73岁,桐梓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童子童谣》关心下一代栏目牵头负责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