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宵节 | 15位中国音乐家笔下的节日音乐

 虎晟 2022-02-15

图片

元宵,又称小正月、上元节或灯节。古人称“夜”为“宵”,元宵便取“第一个能看到圆月的晚上”之意,这就是小正月的由来

“上元”和“灯节”的来历则有多种说法,“上元”的一种说法是与道教有关。根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上元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分别由天官、地官、人官掌管。为了将心愿传达给天官,于是便要燃天灯。

灯节”的一种说法则与佛教有关,说玄奘观佛舍利恰逢正月十五传入我国,其肉舍利色带红缥,而此时“或放光,或雨花”,因此这一佛俗便通过燃灯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后来“燃灯”又被朝廷下令列入了元宵节的法定习俗。

图片

从西汉开始,中原便与亚洲各国有着深深的渊源,通过丝绸之路,通过使团的来往,中国传统习俗也得以在国外深根发芽。朝鲜、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各国其实都处在汉文化圈内,有些国家同样将农历新年定位法定节假日,有着各自相似而又独特的习俗。

元宵节作为春节的延伸,过完正月十五,农历新年才算真正的结束。

韩国称正月十五为“正月大望日”,意思是“望满月”,他们在这天会吃五谷饭、坚果,喝“清耳酒”,期盼新的一年听到的都是好消息。在韩国农村里还保留着“烧月亮屋”载歌载舞的习俗,以此除厄招福。而与之相邻的朝鲜则把它称之为“正月大十五”,大家会在这一天吃“五谷饭”和“九种菜”,吃下去的每一口都包含着五谷丰登、五福齐来的祝福。

华人所到之处便有中国节日习俗,在新加坡每逢元宵节,华人们便会举办热闹的“踩街”活动,舞狮、武术、巡游、奏南音都是深受本地人喜爱的保留节目。而在马来西亚,元宵节大巡游以及富有浪漫色彩的'抛柑接蕉'的寻姻缘活动也十分有特色。

明天是元宵佳节

让我们一起听听

15位中国音乐家笔下的节日

一起感受元宵节习俗文化

1.马骏英:闹元宵

图片

这首作品的版本非常多,根据地域的不同有着不同的呈现方式。有筝家曹东扶的古筝版,有作曲家马骏英编配的,也有作曲家杨大成编配的版本等,锣鼓喧嚣、热闹非凡。

2.彭修文:正月元宵

图片

著名指挥家、作曲家彭修文先生的这首《正月元宵》,选自九十年代的套曲《十二月》。作品欢快浓烈,各声部爆炸式的声量扑面而来。


正月元宵

3.黄贻钧:花好月圆

图片

这首曲子原为作曲家黄贻钧所作,后由彭修文先生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版本,才得以重见天日。作品表达了新中国成立后,人们欢畅的心情,自面世以来深受大家的喜爱。


花好月圆

4.卢亮辉:闹花灯

图片

这是作曲家卢亮辉早期的作品,以广东音乐为基调,具有岭南戏曲的韵味。这首曲子的结构和风格让人不禁感觉置身于《青玉案·元夕》的车水马龙之中,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陆春龄:欢乐歌

图片

这首作品原是江南丝竹八大曲之一,后由竹笛大师陆春龄先生加以整理编曲,旋律流畅,起伏多姿,如鸟雀般清亮的笛声与二胡的婉转柔美相映成趣,为这场热闹非凡的庙会增添了溶溶花月之色。

欢乐歌

6.冯子存:五梆子

图片

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根据华北地区集器乐、歌曲、说唱、戏曲于一身的二人台牌子曲中的《碰梆子》改编而成,将其中独有的唱腔融入乐曲中。剁音和花舌音的大量使用,诙谐风趣、热情奔放,地方色彩浓厚。


五梆子

7.姜莹:丝绸之路

图片

青年作曲家姜莹将幽幽怀古之情融入作品,各声部线条清晰流畅,具有浓厚的阿拉伯风情,苍凉、悲壮、昂扬、炽热。

8.刘英:正月十五闹雪灯

图片

唢呐演奏家刘英以东北民歌为素材,嘹亮高亢的唢呐描绘出了元宵节时人们争相上街、观看花灯时的欢声笑语,具有鲜明的东北二人转风格。


正月十五闹雪灯(唢呐)

9.李焕之:春节组曲

图片

作曲家李焕之于1956年根据陕北民间欢度春节的盛况写下了《春节组曲》,这首作品是其中的终章《灯会》,采用了陕北民间队列音乐唢呐曲《大摆队》的音调,以及《摘南瓜》《跑旱船》的旋律,热烈而铿锵有力。


春节组曲・灯会

10.施万春:节日序曲

图片

这首作品本来是作曲家施万春以民间唢呐曲牌《淘急令》为素材创作的管弦乐作品,后来张列进行移植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作品第三部分伊始处笙和竽代替了原来的单簧管,为载歌载舞的喧闹场面平添一丝烟波浩渺的仙气,十分传神。

11.丘鶴俦:娱乐升平

图片

丘鶴俦先生是广东音乐奠基人之一,这首诙谐欢快的作品取材于海南音乐《婚礼曲》,既保留了广东音乐的传统,又融合了西方作曲的技法,对上世纪20年代广东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探索。


娱乐升平

12.聂志勇:幸福畅想

图片

隶属于湖北省歌舞剧院的编钟国乐团演绎的这首乐曲,是由作曲家聂志勇所作,庄重典雅的钟声和气势磅礴的鼓声,钟鼓铿锵、箫管嘈喝,如万骑齐镳、千乘等盖。

13.赵季平:庆典序曲

图片

同时精通影视和传统民族音乐作品的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庆典序曲》,是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而诞生的作品。在乐曲欢腾激昂的感情基调下,中段如歌的慢板就显得格外优美,一派盛世祥和。

14.罗麦朔:南粤醒狮

图片

这首唢呐与乐队作品由青年作曲家罗麦朔所作,将于今晚由广东民族乐团世界首演。官方披露乐曲将分为“睡狮”“醉狮”“醒狮”“雄狮”等部分,将通过音乐刻画出舞狮威猛粗犷的神态与造型。

15.云南小调:猜调

图片

这首作品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根据原有的云南小调由林之音记谱、金重编词、黄虹整理而成,先后经黄虹和李谷一的传唱而家喻户晓。后来作曲家王建中将这首作品改编成钢琴组曲《云南民歌五首》中的一首并更名为《猜谜》,朱践耳先生、储望华先生、陈怡先生改编过同名钢琴曲,张以达先生也改编过同名童声合唱。


猜调

提前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