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国馆官方 2022-02-15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东北小城,盛产冠军。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最近,冬奥会无疑是全国人民的焦点。

中国队,特别是短道速滑队,

不断创造优异成绩,

也让一个东北小城迅速走红。

它就是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动图 | 源于 © 宇-航拍七台河

从这个人口不到70万的小城,

曾先后走出10位世界冠军

和一大批优秀的短道速滑运动员。

截至今日,

它共斩获了7枚冬奥会金牌,

7枚特奥会金牌,

176枚世界级金牌,

还曾16次打破世界记录......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中,运动员们使用过的冰刀

大家所熟知的张杰、杨扬、王濛、范可新等世界冠军,都成长在这片土地上。如此“强势”的小城,不禁让人好奇:

到底是怎样的秘诀,造就了这个神奇的“中国冬奥冠军之乡”?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在探寻七台河的秘密之前,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它的辉煌历史。

1991年,

一个叫张杰的女孩代表中国

在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上,

拿到了短道速滑项目的金牌。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张杰

从此,

名不见经传的七台河走上了世界舞台,

中国冰雪项目也开启了崛起模式。

2002年2月16日,

也是注定是载入中国奥运史册的一天。

在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项目中,

七台河姑娘杨扬创造了奇迹:

她一路领先,

最终以44秒187的成绩获得冠军,

实现了中国冬奥金牌零的突破!

此后,她一路开挂,

在短道速滑领域取得了统治级成绩,

人送外号“冰雪女王”。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杨扬

杨扬有多牛?

很多读者记忆犹新:

她曾连续七届夺得世界冠军,

几乎拿遍了短道速滑世界重要赛事的冠军。

在她20年的运动生涯中,

一共获得59个世界冠军,

而且至今保持着

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的世界纪录。

可以说,

是她让世界一次又次

见识了中国强大的冰上能力!

继她之后,另一位七台河姑娘王濛,

成为了中国短道速滑队的领军人物。

图 | 王濛

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上,

她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

快成一道闪电的她,

甚至被法新社称为“速度女皇”。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后来,在温哥华冬奥会上,

她又帮助中国队,

实现了短道速滑女子500米的“三连冠”。

当然,她最出圈的,

还是最近被网友热烈讨论的

“大爷遛弯式冠军”和“颓废式撞线”。

在2013年世锦赛

女子1500米预赛上,

面对韩国运动员粗暴、强劲的手段,

她不慌不忙,

以老大爷遛弯的姿势,

全程背手完成。

更夸张的是,在撞线前,

她非但没冲刺,还开启了减速模式。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这淡定自信、轻松碾压对手的样子,

让国人直呼痛快,

也让世界认识到——

七台河的实力并非孤例。

在王濛之后,90后范可新接棒。

2011年,

年仅17岁的她,

在世锦赛上一鸣惊人。

初出茅庐,就夺得了女子500米冠军,

并助力中国队实现了该项目的四连冠。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范可新

2017年,

她又以43秒605的成绩,

将个人世锦赛500米冠军总数提升至5个,

成为了“五冠王”。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视频 | 源于央视网,2017年世锦赛500米范可新夺冠

不过,人生没有一帆风顺。

在上两届冬奥会中,

范可新接连失利,

留下了诸多遗憾。

但是,

七台河姑娘的字典里没有放弃两字。

今年,

29岁的她终于拿下了

冬奥会混合接力冠军。

她以惊人的表现,

续写着中国短道速滑的神话。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其实,无论是张杰、杨扬,

还是王濛、范可新,

在七台河人的故事里,

最令人敬佩动容的是他们敢闯敢干、

倔强不屈的劲头。

都说,人有寻求安逸的本能,

但他们却说,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能闯敢拼,才有出路。

面对如此勇猛的七台河,

我们不禁会问:它的虎气,哪儿来的?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七台河建市的历史其实不长,

可就因为要在一无所有中迅速开辟一个新世界,

这里的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

“闯”的精神深深地融进了他们的基因里。

1958年,国家开始大规模开采七台河煤田。

远近无数的青年背井离乡,

来到了这片偏远荒芜的土地。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为了煤矿工人,

要面对平均厚度只有0.8米的薄煤层。

在这样脆弱的地层条件下,

他们只能跪着或躺着挖矿,

而且常常一干就是八九个小时。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尽管如此,他们却毫无怨言。

因为在他们心中,有一个不灭的信念:

“跪着挖煤,站着做人!”

凭着这股劲儿,

他们拼命燃烧自己,

每年为国家输送上千万吨原煤。

就是这群伟大而坚韧的人,

书写了这座小城的历史和文化,

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它的孩子们的性格。

可以说,

坚毅、勇猛的矿工精神

成了这座因煤而立、

因煤而兴的城市的底色。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1993年,杨扬代表七台河市参加全国锦标赛。

在500 米项目起跑时,她被人绊了一脚,

跌出10多米,头部重重撞在了挡板上。

在艰难地爬起来之后,

她向裁判示意还能继续比赛。

她蹒跚地回到起跑线,

可紧接着又跌了出去。

教练说,要不退出吧,

她却斩钉截铁地说:“我还行!”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比赛中的杨扬

第三回重新起跑,

她连一步都没滑出就瘫倒在地。

在被抬下场的一刻,

她还絮叨着:“我还能滑。”

2008年,

范可新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和超负荷大量训练,

被确诊为重度青春期缺铁性贫血。

家人特别心疼,哭着劝她不要再练了,

她却哀求说:

“我滑了这么多年,

如果半途而废这辈子就完了!

国家青年队的入队通知已经发到教练那里,

我将来一定能进国家队,我还要夺金牌,

求求你们,让我练吧……”

运动员的艰辛,常人无法想象,

很多人因为反复的伤病放弃了体育生涯。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但矿工的后代、七台河的儿女能吃苦中苦。

在他们一点点的坚持中,

来自七台河的力量和品格、特质和勇气,

熠熠生辉,闪耀世界。

致敬这钢铁般的城市!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有人说,七台河的成功是天注定——

身处东北边陲的它,

每年有四个月的时间,

气温在零下20度。

坐享地利,它不出绝世高手,谁出?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这话有一定道理,

冬天在七台河的公园里随便走走,

就能看见各色滑冰高手:

从四五岁的孩童,到七八十岁的大爷,

人均冬奥会编外人员,

灵活地穿梭在冰面上。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源于中国新闻周刊

然而,冰天雪地的地方多了,

为什么偏偏七台河成就了独一份的荣耀?

其实,这所谓的“自然”背后,

是众多人前赴后继的努力。

他们摸着石头过河,

在一次次的挫折中,披荆斩棘,

最终才锻造了别人眼中的“必然”。

首先,在这里学习滑冰是免费的。

除了需自费购买少量的装备外,

冰场与教练培训都不需要花一分钱。

学生滑冰就更方便了。

因为每浇一块冰场,

当地政府都会奖励3万元,

所以,几乎每个学校都有浇冰场。

市里还则负责

统一安排训练内容、免费接送,

最大限度地降低了

孩子们参与冰雪运动的门槛。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源于中新网

在人才培养方面,

七台河也摸索出了自己独特的模式。

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

很多家庭不再愿意

让孩子放弃学业去专门干体育。

有一段时间,

七台河的专业短道速滑运动员

只剩下了20多人。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相关部门将之前“体教分家”的培养模式,

变为“体教结合”。

具体而言,就是在专业体校之外,

创建了11所以业余训练为主的特色学校。

它们根据各自的情况,采取灵活的走训模式。

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尽可能地留住了人才。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现在,全市在训的专业运动员超过400人,

是全国该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

此外,七台河的教练无私奉献,代代传承,

为当地短道速滑运动的强势崛起,

立下了汗马功劳。

说到这一点,

绕不开七台河短道速滑的奠基人

——孟庆余先生。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孟庆余,想进一步了解孟教练的事迹,可以观看电影《破冰》

1974年,

23岁的他从哈尔滨插队到七台河煤矿。

当年的工作,很可能一做就是一辈子。

但孟庆余因出色的滑冰技术,

被七台河市体委领导相中,

成了一名速滑教练。

迷恋滑冰的他,

十分热爱这份新工作,

条件再艰苦,也挡不住他全情付出。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孟庆余和训练员们

当时全市根本没有一个正规的冰场,

他就自己动手铸冰。

在零下四十多度的极寒天气里,

每天凌晨三点起床,

用自制的浇冰车一圈圈地浇灌冰场

……

在孟教练这样的努力下,

冰上运动在七台河市快速兴起。

后来,

一代又一代的短道速滑人接过他的衣钵,

在培养优秀人才的路上,一往无前。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源于中新网

为了挑选好苗子,

他们每年都要跑一遍全市的各个学校,

连只有6个人的村教学点都不放过,

生怕漏过一个具有运动天赋的孩子。

他们还时常自掏腰包,

帮助家境困难的学生。

赵小兵就是孟教练的资助下,

开启了逐梦之旅。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赵小兵(右)

那时她家的条件特别困难,

孟教练得知情况后,

包下了她全部的学习、训练费用。

回忆起当年的训练生活,赵小兵说:

“孟教练把卧室让给我住,

一家三口在客厅里挤着,

这一住就是大半年,

他还经常买牛肉、鸡蛋给我补充营养,

他自己的孩子那时还小,

就眼巴巴看着我吃。”

在困苦中接受过馈赠的人,

格外懂得感恩。

如今,

成为市少儿短道速滑

业余体校副校长的她,

用实际行动,

赓续着七台河人团结互助的体育精神。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图 | 赵小兵指导队员训练

就像范可新在冬奥夺冠时所说,

七台河人互相扶持、薪火传承,

造就了实力强劲的中国短道速滑。

这样上下一心、劲儿都往一处使的七台河,

怎么能不强大?

总之,

七台河哪里有传言中那么玄乎。

如果它真的有密码,那就是

——拼搏,互助,永不言弃!

就像它发布的冬奥主题曲所唱:

“月光洒落在冰上,

点亮几代人心中的梦想。

一个小城人的愿望,

要让冠军长廊妆点北方。”

在这片泼水成冰、

天寒地冻的土地上,

人们用汗水和泪水,

表达着对骄傲与荣耀的渴望,

他们异常火热的内心,

藏着一颗颗倔强不屈的种子,

它们看似渺小,

却会冲破阻力,破冰而生,

正是原本不起眼的它们,

成就了今天冠军之城——七台河。

那些刷屏的冬奥冠军,一半来自这座小城

参考资料:

1、《手握秒表的城市》

2、《“中国冬奥冠军之乡”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榜单的背后》

3、《诞生10位短道速滑世界冠军,王濛和范可新的老家有多猛?》

4、《解码七台河:世界短道速滑冠军之城》

5、《不止王濛,七台河人正在创造短道速滑的历史》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