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如培 | 我眼中的母亲

 刘如培 2022-02-15
这些年,我才渐渐鼓起勇气直面自己的内心,及身边的一切。以前的自己总是逃避,生怕旁人指指点点,生怕一切发心的举动不被认可。但是,一个成年人面对生活、面对一切,越是逃避、反而会离自己期待的模样越来越遥远,甚至变得遥不可及。
今天,我想写写自己的母亲,我们老家那边都喊“娘”。
1.
我娘这个人心地特别善良。
有次回老家,我开着车载着爹娘去城里大超市购物。走到出售坚果零食的地方,我娘看见坚果旁边放着一个手机,看起来还挺新的。她盯着手机忽然愣住了,若有所思。其实当时我也瞅见了,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手机肯定是卖货员的,她暂时放在那了。但是,结果并非如此。
我娘拿起那个手机,就开始问:这是谁的手机!
附近不远处的卖货员扭过身来,二话没说、径直朝我娘走过去,看了一眼,也问道:这是谁的手机?
后来,一位中年妇女跑了过来:我的,我的。一脸不好意思的样子,连忙说谢谢。
我娘跟人家说:我一瞅,这怎么有个手机呢!绝对是哪位顾客落下了,我怕顾客走远了就找不到了,赶紧问问。幸好,你还没走远,没丢就好、没丢就好。
在母亲看来,人一定不能贪小便宜,是谁的东西就是谁的东西,更不能偷。我发现别人丢了东西,她反而比谁都着急。没办法,谁让她心地这么善良呢!
2.
老家后边住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们都叫她藏奶奶。藏奶奶前些年,腰部得了病、做了手术,后来又受伤、病情反复发作,现在也走不了路了,只能躺在床上、或者特别费劲地坐上轮椅出来晒晒太阳。藏奶奶的老伴前两年去世走了,儿女的婚姻生活也都破裂了,往日与孙女、外甥之间的欢声笑语,都不复存在了,换成孤独的时光,一个人念叨、发牢骚。
我娘看不得这种事,打心眼里心疼藏奶奶,就定期地去看看老人家,陪着她说说话、听着她抱怨,慢慢开导藏奶奶几乎绝望的内心。她老人家要是几天没见着我娘,绝对要打电话,问:
在哪呢你?
怎么好久不见你过来了?
是不是忘了我了?......
我在旁边模模糊糊听到娘在电话这头一直解释:
没有没有,这不儿子小培回来了,我们刚出去转了转、买了些东西。
藏奶奶一听是我回来了,便说道:
啊,小培回来了,你们歇着吧,挂了啊。(我听那语气,有点不心甘)
晚上,我娘蒸了一锅包子,我还在想:家里就三个人,我娘怎么蒸了这么多。后来才知道,她拿出一些来给藏奶奶送了过去,她说藏奶奶身体不方便,她儿子在外边忙、每次出门前都是简单给老人做点饭,肯定吃不好,身体营养更是跟不上去;所以偶尔给她送点包子、饺子,又不麻烦,不就是多和点面、多剁点肉馅的事。
听完,我给母亲竖了一个大拇指。
3.
我娘她们那代人,拉拉手都要脸红的青年,但面对婚姻、携手就是一辈子。听她说,当初就见了我爹一面,两个人就成了,我心里边想、那还不是看对眼了,要不然就算那个年代再单纯、每个人也会有选择的余地吧。
以前每次从学校回家了,我都会拿出旧相册来翻翻我小时候的照片,还有爹娘年轻时候的照片;照片中,我爹拿着水管往水缸里灌水,我娘在街口站着织毛衣,还有两个人骑着二八自行车赶集卖鞋、卖衣裳的照片,不过后来我出生以后,我发现爹娘的样子相比以前沧桑了很多,养孩子应该特别不容易吧!
其实我长大一点一直想有个妹妹,我后来也问过母亲怎么没在生一个,她只是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孩子省事,以后没那么多麻烦事,反正什么都是你的,没人跟你争、跟你抢。(也许,经受过苦难、看清了世俗的人,才有资格这么说吧。)
小的时候,她把我打扮的像个姑娘,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怀疑父母是不是嫌弃我是个男孩,其实我错了,回忆往日的时光,我娘从未让我穿过不时髦的衣服,打小就让我喝牛奶长大个子。她甚至为了我,一直强忍着婆媳之间的太多难堪,坚强的把日子过到现在、将我养大,很不容易。虽然一度绝望、一度哽咽,但从未放弃过我,从未放弃过我们这个平凡、幸福的三口之家。
我只想说:娘、感谢您,没有您的坚持、隐忍,就没有现在的我、我们一家人。
其实,每个人的内在都住着一个孩子,以前我总觉着童年的经历让我内在的孩子有了阴影,一直存在挥之不去的自卑、恐惧、不安、纠结、迷茫的情绪等等。直到后来我才明白,其实父母内在也会有一个孩子,我并没有想过她们内在的孩子会是什么模样,又是怎样影响着她们的外在表现。
“试着理解,学会感恩。”
想跟所有的父母说:
你们辛苦了!多少年如一日,含辛茹苦把孩子养大成人。
但是你们需要面对、释怀的是:孩子们终究要慢慢长大、终究要走出原有的家庭,去抉择、历练,成家、立业;多鼓励他们、让他们大胆自信地向前走;请放心,他们一路上会带着朝气、带着善良,带着孝心、带着执着,让自己、让你们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