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楷书,书写字体间架结构要注意哪些

 南亭梦 2022-02-15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楷书作为一种书体,在中国不同时期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发展。楷书初现于汉末魏初,到了唐朝时期进入鼎盛发展阶段。楷书因为其形体方正、笔画平稳、点画清晰、搭配匀称、运笔规范而被广大民众所喜爱。所以,楷书有较强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在我国,尤其是近现代,文化传播所用的文字,大多是楷书。所以,楷书也是传统书法学习的入门课和基础课。我国汉字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逐步趋于规范。汉字的演变主要是象形文字、甲骨文、钟鼎文、大篆、小篆、隶书、章草、今草、行书、楷书。

为什么学习书法,要从楷书练起?如果我们把学习书法比喻做一个人成长的走路阶段,那么可以这么认为,楷书就是教我们学会站立,行书就是教我们学会行走,而草书则是教我们开始学会奔跑。人必须要先学会站立,才能学会走路,路走好了才会奔跑,如果路都没站稳,跑步肯定会摔跟头。

学楷书,除了笔画,间架结构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

汉字的结构主要有点、挑、横、竖、撇、捺、折、钩等笔画组成。中国文字的结构有特定的含义,其结构复杂,形态万千,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写法,就是同一个字在同一篇幅中有时为了活跃章法美观,也要尽量写得不一样。中国历史上,在楷书方面造诣和成就最为突出的主要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赵孟(赵子昂)。

要想写好楷书,必须要做到笔画清楚、结构准确、体态完美。

古人说: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不精,虽善犹恶,字形不妙,虽熟犹生。

我们学习楷书的间架结构,应该循序渐进,分步进行,各有重点。第一步要学习每一个字其笔画之间的搭配,如何做到均衡有致、穿插得体。使整个字看起来形体均匀、方正平稳。第二步要学习每个字的偏旁部首如何做到和谐搭配。

在学习楷书过程中,要想正确把握间架结构的搭配,要熟练掌握它们的搭配方法,细分起来,大概有几十种,下面,我简要介绍楷书的如下十种主要间架结构方法。

第一种上有顶盖。凡是有“宀”“冖”“”的字,要上宽下窄,让字头覆盖住下面的字体部分。书写的时候,要注意上部宽而短,下部窄而长,应该以下承上,上下协调,上下对正。见下图。

第二种上下平分。上下各部分横画的多少大致相等,或上下各部分竖画的长度基本一样。字体上下两部分所占的空间应该大致相等。如果是一分为二的,上下均分,再根据形态,做细微调整,最终做到上下均匀。见下图。

第三种上长下短。如果字头的横向笔画多或者有长竖,字底横向笔画少,而竖画较短,那么,上下两部分,所占空间为上长下短。上面部分笔画应该轻而紧,下面部分笔画应该重而松,用下面部分托起上面部分,做到上下对称。见下图。

第四种下有托底。凡是字体结构当中,下面有“土”“皿”“王”“女”字,要上窄下宽,下面部分将上面部分托起,上部窄而长,下部短而宽,应该上紧下松,上下匹配,对称。如下图。

第五种上短下长。字头部分横向笔画少,而竖画比较短,字体横向笔画多,而竖画较长,上下部分比例为上短下长,上部笔画应粗而紧,下部笔画应轻而松,上下对正,上紧下松。见下图。

第六种上宽下窄。字的上部笔画多,而下部笔画较少的,如上有长横画,或者“人”字形等字头,上部要宽大舒展,下部要相对紧凑,字的形体呈上大而下小,上宽下窄,书写时,用笔应该上部宽而轻,下部窄而重。见下图。

第七种上窄下宽。如果字的上部笔画较少,而下部笔画较多,如果字底有长横,或有撇画和捺画,那么书写它的上部要紧凑,书写下部要相对宽大,而书写字的形体要做到成上小下大,上窄下宽,用笔应下部宽而轻,上部窄而重。如下图。

第八种上下对正。就是指,我们一些上下对正的字体,上部与下部的中心应对正。书写这类字体,首先要找出上下部分的中心位置或中心笔画,将它们安排在中心线上,绝大多数情形下,字体的中点或撇捺交叉点就是中心笔画,如果是左右对称的笔画,它们的中心就是就是中间位置。如果没有中心笔画,那么左右又不对称的字,只有根据左右两部分所占空间的大概位置来确定其中心位置。见下图。

第九种左右平分。一般左右结构的字,既有左右平分的结构,也有避让穿插的结构,对等平分,需要高低对等,如果是宽窄平分,不能一方过而另一方过低。应该做到互相呼应,各占一半,基本达到平衡。特别是有竖向笔画基本相等的字体,应该左右平分,这只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相等。见下图。

第十种左窄右宽。在汉字左右结构的字体当中,右边笔画多占位大,左边笔画少占位小,书写时应该左窄右宽。右边占据主要空位的,应该以右部为主,要写得相对丰厚一些,左边一般为偏旁部首。所以,左边要相对窄一些,所占位置也窄。见下图。#毛笔楷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