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金色年华554 2022-02-15


公元前91年,汉武帝下达轮台召,公元前88年,汉武帝病逝,汉匈战争暂时缓解。

汉匈战争焦点转向西域三十六国

汉昭帝刘弗陵和汉宣帝刘询在位置期间,西汉和匈奴的战争主要是围绕西域三十六国的争夺,这期间出现了博介子在公元前78年斩杀楼兰王降伏楼兰国,常惠在公元前71年击败龟兹王降伏龟兹国,郑吉在公元前67年击败车师王降伏车师国,冯奉世在公元前65年击败莎车王降伏莎车国的著名事迹,公元前60年,随着西域三十六国全部臣服于汉朝,汉宣帝在西域三十六国设置西域都护府来管辖这些地方小国,而郑吉担任为西域都护府的第一届西域都护长官。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汉朝在西域和匈奴人作战的情景

匈奴帝国发生了严重的内乱,汉朝顺便出兵便留下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的豪言壮语

公元前58年,匈奴帝国爆发内乱,呼韩邪单于用箭头射杀单于之后,又被其他的势力击败。

第二年,匈奴帝国又出现了三个单于,于是五个单于并列,五个单于之间混战不断,最终呼韩邪单于获得了胜利。

公元前56年,匈奴帝国再度爆发内乱,又有两个单于出现,这其中有一个单于还是呼韩邪单于的哥哥,两年后,他的哥哥就击败了他,占据匈奴王廷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匈奴人作战

呼韩邪单于无奈,只能像西汉称臣,借助西汉的力量击败了他的哥哥,他的哥哥自然知道自己不是汉朝的对手,便在公元前40九年放弃了匈奴单于王庭,率领部落不断地向西迁徙,在西域三十六国与汉朝展开周旋。

公元前36年,陈汤率领大军远征呼韩邪单于的哥哥,斩杀呼韩邪单于的哥哥,在西域战场斩草除根,并且留下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千古名言为世人传唱。

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之后,在公元前33年赢取王昭君为嫣氏,书写了一段英雄和美人的千古佳话,此后,匈奴帝国与汉朝一直保持的五十年的友好关系,匈奴单于也积极地吸取了儒家文化,他们在自己的称号上两个字,以表示自己像西汉的皇帝一样,实行以孝治国的理念。

公元八年,王莽建立新朝,取代西汉,实行新的政策,将“匈奴单于溪”改为“莘匈奴单于章”,企图以此让匈奴臣服于新朝代,却激怒了匈奴人,匈奴帝国又与中原重开战端,并且上中原大乱之机扶持一些比较亲近自己的割据势力,重新夺取了西域三十六国的控制权,对新起的东汉王朝构成了很大的威胁。

匈奴爆发了严重的内乱,彻底分裂为了南北匈奴,汉朝几度收复西域都护府

公元48年,匈奴又一次爆发了内乱,并且永久的分裂为南,北匈奴,南匈奴选择了归顺东汉朝廷,北匈奴则选择长期与汉朝为敌。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汉明帝刘庄和汉章帝刘达在位期间,东汉国力达到恢复,史称“明章之治”,对北匈奴开始发起了反攻,公元74年,汉朝将军窦固等率领汉朝大军击败北匈奴的军队,平定车师国,汉明帝于是恢复了西域都护府。

然而东汉的首都在洛阳,并不是在长安,所以对Siri三十六国的控制并不像西汉那样稳固,汉明帝在公元75年去世后,西域三十六国再度联合匈奴反叛汉朝的统治,致使汉朝再次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权,公元76年汉明帝派出军队救出了西域都护长官之后,又废除了西域都护府制度,并且召回了汉朝在西域三十六国的所有官吏。

班超果断行事,帮助汉朝收复西域都护府

受命出使西域的班超行事果断,他懂得要维护西域各国的利益,当其撤离时,受到了西域百姓和部分小国国王的阻拦,班超只好违抗诏令,继续留在西域三十六国,依靠着少量的官吏和士兵继续经营西域三十六国,班超应用特殊战略,逐渐降服西域三十六国,为汉朝再次取得了对西域三十六国的统治优势。

窦宪三次征讨北匈奴,北匈奴从此向西逃

公元88年,汉章帝去世,年仅10多岁的汉和帝刘肇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宪以国舅的身份把持朝政,多次率领汉朝军队打败北匈奴军队,以增加个人的绝对权威。

公元89年,窦宪第一次率领汉朝军队讨伐北匈奴,在稽洛山大破北匈奴单于的军队,并且追击倒是嫣然山,他命令班固(班超的弟弟)刻石记功,纪汉威德而还。

公元90年,窦宪第二次率领汉朝军队讨伐北匈奴,大破北匈奴单于的军队而还。

公元91年,窦宪第三次率领汉朝军队讨伐北匈奴,在金威山又一次打败北匈奴单于的军队,被匈奴单于因为汉朝的这三次行动开始向西迁徙到西域三十六国,对汉朝在西域都护府的军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直到60年后又一位汉朝的将军打败北匈奴在那里的最后势力,北匈奴的残余势力于是开始的向西迁徙到乌孙国,至此北匈奴从中国的历史上彻底消失了。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窦宪三次讨伐北匈奴作战画面

东汉疆域达到顶峰

公元91年,班超凭藉卓越的战功和个人的威望完全降伏Siri三十六国,东汉于是恢复了西域都护府,并且任命班超为西域都护长官,至此,东汉的疆域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

北匈奴向西迁徙后,欧洲出现了以似他们后代的政权

在北匈奴西迁后,南匈奴并没有回到蒙古高原,而是留在东汉边疆。鲜卑人逐渐地占领了蒙古高原,成为新一届的草原霸主。

那些西迁的北匈奴人后来在中亚,西亚,欧洲都留下了自己的踪迹,据考证:

那个让罗马帝国崩溃和罗马人恐惧的“上帝之鞭”匈人帝国的首领阿提拉并有可能是北匈奴人的后代。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匈人的首领阿提拉

还有公元5至6世纪在中亚建立的鞑靼(白匈奴)帝国也有可能是北匈奴人的后代所建立的。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北匈奴人西迁进入中亚

南匈奴人一度在中原建立起政权,但是后来还是逃不过被灭亡的命运

南匈奴在东汉时叛时降,总体上是属于君臣关系。公元216年,曹操命令军队将位于河套地区的南匈奴全部解散,将其肢解为5个部落,南匈奴人后来全部改为姓刘,融入到中原百姓中来。

西晋八王之乱之后,南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抗晋朝,建立汉朝,史称“汉赵”,加入到中原争霸当中。

公元316年,刘渊的儿子刘聪攻破长安,俘虏西晋王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完全实现了匈奴人的复兴,三年后,“汉赵”内部发生动乱,刘耀平定叛乱,建立前赵,而石勒不服刘耀的统治,也自立为赵王,建立后赵,两赵之间时不时地发生一些战争,公元329年,后赵皇帝石勒攻破长安,灭亡前赵,成为新一代中原霸主。

本以为南匈奴人的结局就在这里啦,可是就在几十年后,也就是前秦灭亡,淝水之战过去十几年后,一个名叫刘勃勃(赫连勃勃)在河套地区起兵建立南匈奴人的最后一个政权胡夏,建都统万城。

匈奴帝国的起源和衰落的原因(下)

胡夏政权的统治者赫连昌

并且在几年的时间那迅速控制了包括河套地区在内的整个河套地区以及陕西省的大部分地区,就在他的征服这么大一块地方的时候,真兴七年(即公元425年)赫连勃勃去世,儿子赫连昌,次年(即公元426年)北魏皇帝拓跋焘攻陷统万城,428年又攻陷安定城,俘虏赫连昌,赫连昌的弟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为皇帝。

胜光四年(即公元431年)赫连定灭亡西秦,试图渡过黄河攻打北凉却遭到吐谷浑(鲜卑人创建的吐谷浑政权)袭击,被送往北魏(鲜卑人建立起来的北魏政权),次年,据所在河套地区的南匈奴人和胡夏政权南匈奴人的贵族以及皇帝全部被斩杀,至此匈奴人和他们建立的匈奴人的政权彻底的消失在中国历史舞台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