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细胞让高血压患者“轻松解压”,重获健康

 空谷幽兰80 2022-02-15


随着GDP的不断攀升,人们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但是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工作压力让人们不堪重负,不知不觉中,人们的各项健康指标也纷纷爆表。
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已成为了极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且发病人群已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高血压更是危害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一旦任其发展将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无声的杀手”。‍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高血压正影响着全球10亿人的健康,全世界每五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例高血压者,这种病所导致的死亡人数约占所有中风和心脏病死亡人数的一半。通俗来讲,高血压是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人体血管壁增厚、管径减小、管腔狭窄、弹性降低等情况后,血液在流通时遇到阻力,血流速度逐渐减缓,正常的压力无法让血液顺利通过血管,这时候心脏为了把血液送达身体各部位,就会使出更大的力,由此导致血压上升。

高血压病症状早期主要症状表现包括了耳鸣、心悸、头痛、头晕、眼花、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疲乏无力手脚麻木、易烦躁等症状,专家认为,出现这些症状主要是因为人体的高级神经功能失调所致。

高血压本身并不可怕,诊断治疗都很容易,可怕的是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高血压常见的并发症有:冠心病、糖尿病、心力衰竭、高血脂、肾病、周围动脉疾病、中风、左心室肥厚等。‍

在高血压的各种并发症中,以心、脑、肾的损害最为显着,严重高血压的患者多会导致脑、心、肾等重要的器官受损,甚至还会因为动脉硬化脑出血引起偏瘫、失语等后遗症,每一条并发症都会直接威胁人的生命。

一般治疗:

减轻并控制体重、减少钠盐摄入、补充钙和钾盐、减少脂肪摄入、增加运动、戒烟、限制饮酒,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以调节中枢神经功能絮乱。‍

药物治疗:

常见药物利尿药、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因为药物种类繁多,不同机体对不同药物的适用性差异也较大,患者常处于“尝试新药→药效不佳→再尝试新药”的恶性循环中,不仅耽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同时也加重了药物对肝肾功能的损伤,长时间使用机体也会产生耐药性,使治疗效果下降。

随着抗衰老和医学领域的不断转化和应用,干细胞正在给人类带来一个崭新的时代,许多的科学家也将干细胞应用到高血压的治疗中来。


案例1:
临床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303 医院神经外科就曾进行了手术联合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试验。
在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总体有效率( 95.0%,显效30例,有效8例,无效2例) 明显高于对照组(75. 0%,显效10例、有效20例、无效10例) ( P<0. 05) 。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语言、肌张力和肌力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语言25vs13例,肌张力20vs12例,肌力23 vs10例) (均P<0. 05) 。结果表明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脑出血能提高疗效,同时可改善患者语言、肌张力、肌力功能。‍


案例2:
对15例高血压伴糖尿病肾病受试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UC-MS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另外15例口服缬沙坦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3个月监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
结果显示:UC-MSC组患者的舒张压指标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UC-MSC在改善舒张压方面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控制血压等常规方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状均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


随着对干细胞再生以及修复潜能的进一步研究,有理由相信,干细胞疗法改善高血压及其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特别在预防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更具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