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金色年华554 2022-02-16

上海从上世纪初,就是国际上享有盛誉的东方城市,也一直都是中国最大的城市。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解放上海全境,上海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劳苦大众开始翻身,黑恶的势力被取缔、瓦解,一些看不惯中国共产党的势力和个人却在大放厥词:“上海这个'大染缸’,一定会让共产党'红’的进来,'黑’的出去,他们是站不住脚的!”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解放前的上海,被当时人们称为东方的巴黎,只要你出得起价格,什么都可以买到,所以它是一些外国人和有钱人的天堂。但对于大部分生活在上海的老百姓来讲,这里是最黑暗的世界,看似光鲜靓丽的背后,是无数丑恶的显现和腐败。

旧社会的上海,可以说是罪恶的藏身处、冒险家的天堂、黑色的大染缸,这是形容旧上海最贴切的三句话。

陈毅在听到这些不知所谓的言论后,自信地向全上海人民喊话:“上海是人民的上海,上海一定能根据人民的意志和需要改造过来,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一定能把上海'染红’,绝不可能被它'染黑’喽!”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一、刚刚解放的上海跟全国一样百废待兴

刚刚解放的上海是真正意义上的百废待兴,在被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长期压迫、剥削长达一个世纪的情况下,大批的工人处于失业状态,社会上的闲散人员每天都在增加,上海市人民的生活都非常困苦。

陈毅向有关部门要来上海市解放前的一些报告,这些报告的内容,是统计上海街头每年收殓被冻死、饿死、病死的人数。

解放前的上海街头每年死亡人数是年年暴涨,1946年有一万九千零九人,1947年是两万五千四百人,1948年变成三万九千三百五十九人,到了1949年的上半年尽然达到了四万三千一百四十人!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陈毅看着这份触目惊心的统计报告,在不知不觉中,手中的香烟已经烧到了手指而不自知,拿报告的手也开始轻微颤抖起来。

缓和了一下激动的情绪,陈毅缓缓放下了那份重如千斤的调查报告,向在场的所有工作人员说道:“如今上海解放了,这种横尸街头的事情,就再也允许发生!”

一座城市的市长,就是这座城市全体百姓的父母官,作为上海的首任市长,陈毅肩上的担子可想而知,他开始痛下决心,要改变这个严重畸形发展的大上海。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二、一丁点的精华区之外是遍地滚地龙

为了彻底了解上海的民情,陈毅开始每天深入探访上海的各个地区,他的第一站就是上海穷苦劳动人民最典型的聚集区——“药水弄”作实地考察。

听名字“药水弄”好像是一座药品加工厂的名字,因为在几十年前,外国人在这里建立了一座硫酸厂,他们根本不管周围的居民生存问题,和将来的环境问题,整日废水横流,臭气熏天,最终这个地方拥有了这样的名字。

来到世人皆知的贫民区“药水弄”,映入陈毅眼帘的是,四周高矮胖瘦的烟筒在“喷云吐雾”,空气中全都是化学产品的刺鼻气味,这种味道令人作呕。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旧的房屋和在马路上捡来的破砖烂瓦、木板、竹片搭建起来的棚屋,当地百姓称之为“滚地龙”,这种所谓的房间是一间挨着一间。

这里没有一条可以称之为道路的地方,到处都是下雨天遗留下的臭水坑,就算遇到连续一个月以上的晴天,空气中也都会飘满各种灰烬。

这里没有路灯,没有排污管道,没有一个垃圾桶,因为这里的居民不需要,因为这里就是一座巨大的“垃圾场”。

这片占地大约在0.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无数的废弃工厂,无数的垃圾堆,还有一万多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居民。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用竹板、茅草拼搭的房子

用一个多月的时间,陈毅走访了全上海大部分的棚户区,去一个地方就在地图上标注下来,当他走访完毕,翻开地图时发现,上面被自己标注的小黑点密密麻麻,密集的分布在旧租界的四周。

陈毅的眼睛一直盯着这份让人心痛的地图,最后他用手掌直接将地图拍在了桌子上,愤然地说道:“像'药水弄’这样的棚户区,全市大大小小共有322处,再加上几万户零散的棚户,上海的老百姓有将近一百万人生活在这样的地区之中!”

最后他心情沉痛地说一句意味深长的话:“都说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摇篮,可上海的工人就是在这样的'摇篮’里长大的嗬!”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陈毅在这一刻开始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大困难和阻力,都要完成对棚户区的改造,但这个改建计划一开始就受到了蒋介石的破坏阻挠。

三、名义上的经济中心

长期的战争破坏与国民党溃逃前的疯狂洗劫,使解放初期的上海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困难。

解放初,偌大的上海市,存粮只有4000万斤,存煤只有5000吨,只能维持半个月的供应。

粮食和煤炭尚且如此,像燃油、棉花、毛条、纸浆等工业原料更是少之又少。

由于原料短缺,上海12000余家工厂,只有30%还能勉强维持开工,大量工人被迫失业,无数家庭面临衣食无着的窘困境地。

回忆起那段日子,陈毅元帅曾经感慨道:“(上海)要米没米、要煤没煤......下面还有不法投机商起哄捣乱,怎么不困难呢?困难!”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四、开门红----上海的银元之战

1948年,坐镇上海的蒋经国严令市民交兑金银外汇,而把巨额的一钱不值的金圆券塞到市民手中,造成物价飞涨。为扭转这一局面,上海人民政府刚刚成立就以10万金圆券兑换1元人民币的比例收兑金圆券,市民纷纷兑换人民币。但由于市民吃够了钞票贬值之苦,一拿到人民币又去兑换银元。银元贩子趁机哄抬价格,原本一块银元值1000元人民币一个星期就涨到了1400元。人民币与银元的比价不断下跌,物价则急剧上涨,上海解放后短短13天内,银元上涨1.9倍,物价上涨2.7倍。如此下去,只要不到一个月,人民币就会被赶出上海。

  为了控制银价,1949年6月5日,华东局财委首先向市场集中抛出10万块银元,同时,报刊、电台开展宣传,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也严正警告投机奸商“赶快洗手不干,否则勿谓言之不预”。然而投机者并未罢手,10万块银元短时间内迅速被投机分子吞没,如果再不果断打击,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将把整个经济和物价引向失控。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在党中央的直接指导下,各地政府开始对金融投机分子采取强硬措施。一方面以法令禁止金银计价流通与私相买卖;另一方面,直接出动武装力量对不法投机分子进行严厉打击。

  1949年6月10日,上海出动部队和公安人员包围、查封了金银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逮捕投机首恶分子250名。在人民政府强有力的打击下,第二天银元便从2000元猛跌至1200元,大米价格也跌了一成。第三天,米价再跌一成,食用油价格跌一成半。“银元之战”成了人民政府与上海旧经济势力交锋中取胜的第一个回合,初步稳定了人民币的地位,为控制市场创造了必要前提。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五、再下一城-----米棉之战

银元之战”失败后,投机资本又开始将目标转向粮食、棉纱、煤炭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的投机。国民党特务在这个时候更是煽动道“只要控制了两白一黑(大米、棉纱、煤炭),就能置上海于死地”。

  投机分子大量囤积物资,哄抬物价,全国物价一日三涨。上海1949年6月23日到7月21日,一月之内米价又上涨4倍,纱价上涨1倍,从10月上旬到11月下旬,米价又涨3倍,纱价涨3.8倍,布价涨3.5倍,其他物价也随之大幅度上涨。这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1949年7月,党中央派陈云同志到上海调查研究,制定对策。在此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支持下,陈云在全国范围内调集粮食、棉纱等重要物资,经过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在各大城市统一行动,趁市场高价时一齐抛售,几天之内就给了投机资本以毁灭性的打击。再经过几个回合的艰苦战斗,最终彻底击垮了投机分子刮起的涨价风。

  进入1950年3月以后,全国市场物价趋向稳定。“米棉之战”的胜利,使中央不用政治力量,就在短期内控制了市场,稳定了狂涨的物价,解决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长期无法解决的问题。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为巩固经济战线的斗争成果,中央在“银元之战”“米棉之战”后,开始着手统一全国的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并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同时还采取了诸如加强市场管理,惩治不法奸商;加强税收,发行公债,弥补赤字;吸收存款,回笼货币,紧缩银根等措施。并规定禁止一切部队机关参与商业活动,节省一切可以节省的支出以减少办公杂务等费用,除特殊需要外一律暂停贷款并按约收回贷款,核定各级军政机关人员车辆马匹的编制,清理全国仓库物资等等措施。

  这些措施和规定,既能使党政机关“转移风气”,又可避免不法投机商有机可乘,从综合治理的角度,清除了物价上涨的隐患和漏洞,从而使危害人民十几年的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得到了根除。

上海凭什么成为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2、旧上海什么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