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道堂』紫金石抄手徽研

 尚书大白 2022-02-16

『汉道堂』紫金石抄手徽研

安徽淮南之行,喜事多多!我和亚辉等前往『汉道堂』紫金研厂参观欣赏,观汉道堂砚每多佳绝者:人物鸟兽栩栩如生,山水云波良多趣味,巧借石花叹为观止…;堂主喜我性格开朗,送我名贵化石紫金研厚重大方。『汉道堂』紫金石抄手徽研长25.8cm宽15.3cm高13cm,造型厚重、朴实无华、古色古香。廖富翔记于珠海罗浮居。

亚辉赠我“傲雪红梅”淮南『汉道堂紫金砚』

  (2009-07-31 20:51:33)

转载

标签: 

紫金石

 

紫金砚

 

亚辉

 

色纹

 

蚕纹

 

美食


   远在安徽淮南的好兄弟廖亚辉先生,因为我喜欢写字画画,亚辉请淮南制砚名家专门为我制作了一方『傲雪红梅』汉道堂紫金研,18X16.8X4.3CM。刚刚好我又是住在一个人文社区“梅花豪庭”,真天作之合,喜爱有加,现将此紫金砚发出与博友共赏!
 
 在我的印象中从小就看到过关于淮南图书资料,有淮南王及淮南子、还有八公山及古战场以及紫金砚…。这足已见证淮南地区深沉厚重且博大的历史沉淀,也听亚辉说有一个廖家湾,我从来没有去过淮南,但心里很是向往!想去看看那里的艺术界朋友和廖氏家族的亲人们。 
 
 八公山紫金研,据考证苏东坡、米芾所用紫金砚,皆唐人刻的八公山紫金研,历时已经千年矣。当今汉道堂等几家砚坊、厂家开发新砚,令我们有机会重见古典的八公山紫金砚,据说以当今之新砚而论;端、歙、洮、鲁砚老坑开采尽,天下石质最优者,当数八公山紫金砚的说法。但我认为当然质地最好的应当是广东肇庆的端研。 

 相关紫金石报道;紫金石是一稀有石种,色紫,石体有金色条纹,摩氏硬度5。色彩分为金晕,蚕纹,抱青,紫带等等。紫金石奇石精品难求,形质色纹具佳者被藏家争相收购,市场上难以见到紫金石精品,由于紫金石杜绝开采,大多奇石藏家手中没有紫金石,这个珍稀石种,精品一但亮相。将会成为国宝级奇石。紫金石产地在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 
   
  紫金石是七千万年以前地壳运动而形成。据北宋宰相杜衍之孙杜绾著《云林石谱》载,此石因产于紫金山(淮南八公山系)而得名,色紫,质坚,泽润,肌理细腻如玉,色纹凝重古雅。紫金石制砚,始于汉,盛于唐。 

  紫金石生在八公山脉,因其石呈紫红色,间现金色条纹而得名。紫金石质坚细腻,色艳而不俗。经专家鉴定和史料记载,紫金石是制作砚台的上品,也可雕刻工艺品。作为观赏石,现已开发出朱砂红、彩带、红细纹、金统、银线、冰线、龟纹、蕉白、天青墨玉等二十几种品种,是书法家和收藏家不可多得的珍品。 
     

砚界公益拍——《海天旭日》紫金砚

砚台之家
2019-01-24 23:49
订阅

【拍品】:《海天旭日》紫金砚

【规格】:17.5×13×4.5cm

【拍品描述】紫金砚石产于书生王羲之的故乡,山东省临沂市砚台岭村(原琅琊郡),此砚色如紫,细嫩如童肤,抚摸起来有凝脂的感觉,哈气后上面有一层云。做海天旭日式,砚堂平整,深墨池,砚边大写意云纹,古朴大方。王羲之用过的紫金砚后,紫金砚随之身价倍增,被人们视为拱璧。因王羲之时任“右将军”,故紫金砚受封为“右军砚”

书画家米芾在《紫金帖》中写道:“新得紫金右军乡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果不复来用此石矣。”他还在《砚史》中提到:“紫金石与右军砚无异,端出其下”。实物现存于北京博物馆,背铭:'此琅琊紫金石,所囨易得,墨在诸石囗囗囗永囗囗囗,皆以为端囗也。’下面落款为'元章’二字”这方砚台先被宋徽宗所得,后来赐给了米芾,此后又被苏轼借去了,苏轼在临终前嘱咐自己的子孙要将这方琅琊紫金砚随葬入墓,米芾得知后又将其索要回来。《紫金帖》中记载:“苏子瞻携我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傅世之物,岂可与清静圆明夲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入住哉。”

岭上生紫云,意与古心会 ——李冠增制砚治铭艺术欣赏

2020-08-13 16:17:00 来源: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举报

0

分享至


李冠增,男,汉族,1980年生于山东兰陵,号紫石山人,斋号紫金阁。工艺美术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山东省制砚名家,鲁派文人砚正宗传人。


自幼习书,后篆刻,亦赋诗填词,皆有小成。

爱砚,累年琢刻,苦不得道,偶能成器。后拜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先生“岭上砚门”,不辱师教,砚艺大增。

作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营养,引之入砚,大刀阔斧,粗中见细,文气十足。多次荣获国家级、省级展赛金奖,更有作品入选2015第九届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双年展中国馆。


善铭,必为自书自文自刊。书,或行草,或隶篆,可收可放;文,亦寄情,亦言志,有忧有狂。

砚作铭文深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唐先生、中国制砚大师姜书璞先生、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先生、中国砚文化学者王正光先生、吴笠谷先生等业内前辈认可,曾连膺山东省鲁砚协会两届“大成杯”鲁砚展评最佳砚铭奖。

书法、篆刻作品也深得收藏者高度赞誉。制砚、书法作品被河北美术学院、临沂大学、临沂岭上砚文化博物馆等单位及众多藏家收藏。


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砚文化委员会常务理事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砚文化联合会会员

山东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山东省鲁砚协会理事会理事兼监事会监事等


艺术简历

2014年9月,拜入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手工艺大师刘克唐先生“岭上砚门”

2014年10月,《紫金石仿古砚》,荣获第六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15年1月,紫金石《问月》砚,荣获山东省鲁砚协会首届“大成杯”鲁砚砚雕艺术评展最佳砚铭奖

2015年3月,紫金石《问月》砚,荣获第50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赛金奖

2015年5月,金星石《化龙池》砚,入选第九届韩国清州国际手工艺双年展中国馆

2015年6月,紫金石《玉圭》砚,荣获第七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

2016年3月,紫金石《烟云随心》砚,荣获第51届全国工艺品交易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2016年4月,紫金石《浮云流水》砚,荣获山东省鲁砚协会第二届“大成杯”鲁砚砚雕艺术评展优秀砚铭奖

2016年5月紫金石《风生云起》砚,荣获第八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谈笑风云》砚荣获银奖

2016年11月,紫金石《琴砚》被临沂岭上砚文化博物馆收藏

2016年12月,荣获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第二届“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荣誉称号

2017年4月,荣获山东省鲁砚协会“山东省砚制砚名家”荣誉称号



2017年5月,紫金石《商周遗金》砚,荣获2017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银奖

2017年6月,于《山东工艺美术》杂志,发表《以用为功——浅说砚之石质优劣》

2018年2月,《青铜纹砚》、《云纹砚》被临沂岭上砚文化博物馆收藏

2018年3月,于《山东工艺美术》杂志,发表《行云流迹——概说传统云纹装饰》

2018年5月,金星石《武王文器》砚之二,荣获第十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18年11月,紫金石《海天太古》砚,被河北美术学院收藏

2019年4月,《卷口水洗》,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2020年6月,经临沂市工艺美术专业职务资格评审委员会审核,晋升工艺美术师资格

2020年7月,徐公石《不知有汉》砚,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

作品展示


徐公石《不知有汉》砚

铭文:天生地长,貌朴质润,

成器肃穆,商周风韵。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天人合一,我师之论。


徐公石《歌大风》砚


红丝石《红袖添香》砚


徐公石《开辟鸿蒙》函砚


砚盖铭文:开辟鸿蒙,天地初成,

云腾气聚,阴阳乃生。

始制文字,刻甲铸铜,

文明既启,万古传承。

金星石《力士金刚》砚


《力士金刚》砚背


金星石《莲池妙象》砚


金星石《莲池妙象》砚背

砚侧铭文以念王正光先生:

千佛山下肇师恩,

砚林文风沁文心,

长恨天公又妒才,

泪满西湖再追君。


紫金石《商周遗金》砚


紫金石《商周遗金》砚背铭文:

本是商周礼器,得之虽残仍坚。

梦与武王相讨,命我琢为砚田。


金星石《武王文器》砚之一


金星石《武王文器》砚之一砚背铭文:

丙申冬月作此盘,集金文以祈大年,永宝享用。

武王盘,文士砚,

斯为至宝,守之永年。


金星石《武王文器》砚之二


金星石《武王文器》砚之二砚背铭文:

或商或周,亦石亦金。

既朴既雕,又古又新。

永宝用之,彰我文心。


徐公石《烟云间》砚


徐公石《烟云间》砚背铭文:

水生云,墨生烟,

虽龙子,戏期间。

助文思,守砚田,

宝用之,享用年。


紫金石《紫金石渠》砚


紫金石《紫金石渠》砚背铭文:

方以中矩,直以中绳。

君子所仪,用昭敦朴之风。


琅琊紫金石《烟云随心》砚


琅琊紫金石《烟云随心》砚背铭文:

焚檀香,听琴音,伴青灯,抚紫金,明月知我,烟云随心。


红丝石《风雪寒江》砚


红丝石《风雪寒江》砚背铭文:

风雪山苍苍,冰冻水茫茫。

抚石吟绝句,携酒钓寒江。

金星石《化龙池》砚


金星石《化龙池》砚背


紫金石砚《浮云流水》砚背铭文

责任编辑:任芯仪(EN063)

颠覆认知:米芾的紫金砚到底是怎么来的?苏东坡借了不还却要陪葬另有隐情?

作者:长盘知·紫金李

砚友们好,我是人称“琅琊砚痴紫金李”的长盘知,最近研究读《米芾传》,又想起元大都出土的那方琅琊紫金砚。

关于琅琊紫金砚,迷雾团团,关于苏东坡借了紫金砚要给自己陪葬的历史公案也是扑所迷离。

历史的真相到底如何?今天,我通过一系列蛛丝马迹,按照逻辑分析,给大家揭开一角,但这一角足以颠覆大家的认知!

(1)从《紫金研帖》说起

 

米芾写过一幅字,叫《紫金研贴》(如上图)。

紫金研帖》为米芾于靖国元年(1101)以后所作。

此帖是米芾追回苏轼所借紫金研的说明,米芾极爱砚台,故不舍给予苏轼陪葬。

释文:苏子瞻携吾紫金研去。嘱其子入棺。吾今得之。不以敛。传世之物。岂可与清净圆明本来妙觉真常之性同去住哉。

苏东坡有那么豪横吗?竟然要拿了米芾的紫金砚陪葬。

(2)米芾的紫金砚怎么来的

        米芾的紫金是哪里来的呢?

        他自己没说,好像故意隐藏。

       南宋初,绍兴府有位老者回忆说:“右军之后,持一风字砚,大尺余,色正赤,用之不减端石,云右军所用者。石扬休以钱二万得之。”石扬休是宋仁宗时人,以20贯买了据说是王羲之用过的风字砚。——《砚谱》

        这方砚去了哪里?二万买的,不会随意处置吧?

宋代朱长文《墨池篇》引唐询《砚录》:“至和二年,为右史会稽史。自云王右军之后,持一风字砚示予。大且尺余,石色正赤,其理亦细,用之不减端石。”

至和二年是公元1055,这一年唐询买到了一方右军后人 笔者注:永和尚是王羲之第七世孙,书法超群。此人是否为智永之后的紫石砚。

米芾著的《书史》:“有右军古凤池紫石砚,苏子瞻以四十千置。往矣古砚心凹……”

可见苏轼也买过一方右军的紫色砚台。

问题来了:

1.请问,唐询的右军砚哪里去了?

2.请问,苏子瞻花了四十千(可算巨资)买的右军古风池紫石砚哪里去了?他死的时候,为啥不用自己的右军砚陪葬,却要用米芾的紫金砚陪葬?

米芾自己在《宝晋英光集》中提到:“吾老年方得琅琊紫金石,与余家所收右军砚无异,人间第一品也。端、歙皆出其下。新得右军紫金砚石,力疾书数日也,吾不来斯不复用此石矣。”

这里就产生了第三个问题:

3.米芾所藏的右军砚哪里来的?

我认为,石扬休、唐询的右军砚、苏轼的右军古凤池紫石砚、米芾的右军琅琊紫金砚,是同一块,而这块紫金砚,就是元大都出土的那方米芾款琅琊紫金砚!如下图:

钱毛毛先生在《他是宋代书法大家,因个性癫狂而著称,为得到名家书画不择手段 》里讲了米芾的两个小故事:

1.米芾在长沙为官之时,得知湘江附近的一座寺庙里,珍藏有一幅唐代书法名家的作品名曰《道林诗》,于是米芾便前去借来欣赏。米芾爱不释手,到了夜里索性直接拿着这幅作品逃之夭夭。无可奈何之下,僧人只能报官,这才夺回宝物。

2.某日,米芾和一个朋友坐船游玩,那个朋友很快就拿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望略帖》,米芾一见倾心。于是,米芾马上表示想用自己收藏的作品交换,那个朋友似乎不太愿意。米芾急了,竟然说如果不答应自己就要跳河,说着他还马上做出准备跳河的动作来。那个朋友被逼无奈,只得答应和米芾交换。

由此可见,米芾为了得到喜欢的东西,会用一些损招。

所以,极有可能,苏轼的那方右军砚卖给或者送给了米芾,再或者米芾用一些小伎俩把苏轼的右军砚搞到手了。

后来苏东坡病重,想那块砚台了,所以又找米芾借回来,最后决定不给米芾了,死要带走!

这就说得通了,不然苏东坡也太豪横了,哪有借了人家的宝物不还回去还要用来给自己陪葬的?

不然的话,苏东坡的右军砚哪里去了?米芾为啥不讲苏东坡右军砚的去向?为啥也不讲自己的右军砚的来历?可见只有一块紫金砚!

后来米芾到琅琊临沂找到了紫金石,于是又制作了一块紫金砚,所以才说“我不来临沂这个地方,结果就是不会有人再恢复使用这种紫金石了”。

3)元大都出土紫金砚的砚铭之谜

现存世的两方紫金砚应是唐宋遗物。

一方凤字形砚是1972年上半年出土于元大都遗址和义门内后英房。砚长22.7、宽17.5、厚3.9厘米。砚的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的墨痕。其色正紫,有隐约青花和豆绿色小点,映日遍体泛银星,果然是芒润清响,不同凡品。

   出土时已残破,右上角砚池部分缺失。砚背面自右至左竖向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曰:“此琅琊紫金石所制,易得墨,在诸石之上□永□□□,皆以为端,非也。”落款为“元章”二字。

但是笔者看了下拓片,砚铭并没有“制、之上、非也”等字。如下图:

还有的说,铭文应该是:'此琅琊紫金石,所囨易得,墨在诸石囗囗囗永囗囗囗,皆以为端囗也。

有研究者则给补上了残缺的几个,成为:“此琅琊紫金石,所镌颇易得墨,在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砚,皆以为端,实误也。元章”

断句都不对,更不要说补字!

铭文拓片,我画了下,后面的每行的开头应该跟第一行的“此”字对齐

如果按照某些专家考证,内容为:“此琅琊紫金石,所囨易得,墨在诸石囗囗囗永囗囗囗,皆以为端囗也。元章。”或者“此琅琊紫金石所镌,彼易得墨,在诸石之上,自永徽始制砚,然皆以为端,实误也。元章。”那么,如上图,每行的字就参差不齐了!

米芾会这样写吗?没道理!

受南宫砚友鲁之研老师启发,我认为内容应该是:“此琅琊紫金石所制,易得墨在诸石上,乃智永之物(或者传),皆以为端,非也。元章。”如上图。

补全后理应如上图。

理由一:此处似乎是个日字,为智的下一部分

理由二:此处为“”最后一笔。

理由三:此处似乎为“之”字末笔。

   南宋初,绍兴府有位老者回忆说:“右军之后,持一风字砚,大尺余,色正赤,用之不减端石,云右军所用者。石扬休以钱二万得之。”石扬休是宋仁宗时人,以20贯买了据说是王羲之用过的风字砚。——《砚谱》

右军之后是谁?

智永和尚(生卒年不详),南朝、隋朝人,本名王法极,字智永,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书圣王羲之七世孙,第五子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

那么宋朝的王羲之后人,也应该是智永的后人吧?

以上铭文有待商榷,请方家指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