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东信 || 我的四叔

 文鉴君 2022-02-16

让阅读成为习惯,让灵魂拥有温度

作者简介

刘东信,1964年出生,1986年参加工作,原枞阳三中语文教师兼图书馆馆长,现合并至枞阳中学,市级优秀班主任,高级语文教师,喜爱读书,发表过一些文章。

我的四叔

公元2022年元月30日下午,农历除夕的前一天,远在常州女儿家的我的四叔,躺在床上与我视频,说我一向尊重他,以致在山东儿子家发糊时,错把儿子认作了我。听到这里,我心里特别难过。


我的四叔,刘亚明大人,出生于公元1940年农历龙年,今年已83岁了。

(四叔留影)

爷爷奶奶共生育了七个子女,大伯和大姑以及小姑三人均十几岁就夭折了,只养大了我的父亲、三叔和四叔、小叔四个人。1944年冬,四叔4岁时,我爷爷又意外去世,四叔的幼小心灵所遭受的打击,谁人知晓?父亲说,四叔白天装强,但夜间流泪,直到天明。


四叔9岁时开始上学读书,一年级读完跳级到三年级,三年级读完又跳级到五年级,五年级读完就直接上了初等师范学校,初师两年后,即1954年,四叔14岁时,便奔赴离家60多里路外的邻区——原老洲区红阳乡的一个生产队的完小教学点教书。


父亲挑着担子送四叔去工作,四叔跟在后面走,走到教学点脚板都磨起了水泡。教室是一间土砖草房,生产队的队长也姓刘,接到四叔后,摸着四叔的头笑着对乡亲们说:“我们老刘家人啊就是出人才,还是娃娃啊,就来当先生了!你们看,学生比先生的个子还高呢!娃娃先生啊!”


四叔虽然一生中只念了五年书,但求学的艰辛也是常人难熬的。为了赚取生活费和学费,经常学余时间砍柴挑到汤沟集镇上去卖,好在当时的好心人太多,看着竖起立在地上比卖柴人还高的、只有碗口粗的两捆小柴,买柴人大都善意争先着去买。


早晨卖完柴后四叔便跑着去两里外的邻村小学堂里去念书,中间要过一道河沟,四叔就脱掉布鞋夹在腋窝里,头顶着书包,赤脚淌水过河,到了岸上才擦干脚穿上布鞋,季如此。可想而知,冬天的河水是多么的冰冷刺骨啊!这需要多么大的意志力啊!


小学毕业后,四叔与本村的几个同窗学友们商议:直接上中学深造。彼时我父亲在房间午睡,尚未睡着,听见四叔他们的谈话,等学友们都走后,父亲作为当家哥哥,走出来严肃地对四叔说:“别人家有条件上中学,我家不行,你只有上免学费免生活费的师范(初师)后直接参加工作。”


听母亲说,当时叔为此大闹了一场,嚎啕大哭,在地上打滚了一下午,说:“为什么我和别人不一样?”任何乡邻来劝都不管用,还非要滚到地上的一块凸起的石头上将腰背枕在上面蹦跶,整个腰背最后都青了。直到若干年后,那些上中学的学友们也都没有考上大学,回家乡务农或当了民师,四叔心里的这块疙瘩才解开,一辈子跟我父亲感情深厚,还时常叫儿女喊我父亲去他家喝点小酒。


四叔聪慧无比,多才多艺,初师两年,琴棋字文样样出众,村庄里爱好笛子和二胡的后生,大都是拜我四叔为师的。夏日傍晚时分,四叔那扬的清幽笛声,和着池塘里的荷香随风飘散,让正在自留地菜蔬园里和瓜果园里忙碌着的乡亲们,缓解了许些白天集体劳动所留下的疲劳。四叔的象棋更是难逢对手,唯一的对手棋友是原大队部里的刘春风会计,闲余时间,四叔便去大队部与他对弈几局,开心无比。1978年刘会计去世后,四叔寂寞了许多年。

春节时,四叔便忙着给乡亲们写对联,一手的好毛笔字,加上自编的符合各家特色的对联,增添了不少春节的欢乐气氛。如:东升旭日丽,金燕绕梁飞(儿:东升,媳:金燕);冬去杏花开,和风萍水漾(夫:冬信,妻:荷萍);为守家园千里月,愿顶国门一颗星(读书人家);好人身心安泰,善事社会称扬(老好人家)等等。


四叔还是写文章的高手快手,两小时能写一千五百字左右的文章,且不需要修改就可以直接拿出手的,这当然是四叔平时爱读书多积累的结果。全村庄若有老人去世,都是请四叔去写祭文,四叔简单地问一下老人的后辈有哪些老人遗德的往事后,一小时左右便能写出一篇近千字的文,念唱祭文时能让在场的人全都声泪俱下这在无形中也有利于净化人心,净化乡风。


四叔还能激情即兴吟诗,1987年冬天去庆贺一位退休老教师七十岁生日时,看到老教师独自一人在家烧炭炉、吹引炭,当场即兴替老教师赋诗一首:“膝下儿女皆穷困,哪有心思顾乃翁?生日如同平日过,独引炉火自吹红!”这首诗从此在全乡镇教育界广为流传。


上世纪60年代初,全县教师全部回归原籍,四叔从老洲区回到家乡汤沟区陈洲乡任教,担任陈洲乡辅导小学(俗称陈小,原乡中心小学,现先进小学)校长;1969年至1972年,担任勤俭小学校长;1973年至1985年夏,担任红光小学(现官峰小学)校长;1985年秋至1988年夏,担任明星小学校长;1988年秋至1990年夏,担任一心小学(现合并为桂坝小学)校长;1988年秋,被评聘为小学高级教师;1990年秋至1995年夏,担任祖居小学(现合并为先进小学)校长;1995年秋,因身体原因申请卸任校长退居二线,但因师资紧缺又被返聘仍然站在教学第一线,直至2000年光荣退休后才真正得到了休息。

担任小学校长的近四十年期间,四叔一直都是兼任一个班级的语文或数学的主科教师,所任教的班级和管理的学校在历次统考与测评中都是在全乡镇名列前茅,以致全乡镇哪个学校垫底了,其村的两委班子就打报告给乡镇政府,请求调任四叔去拯救,全乡镇教育界称四叔是:老校长变成了“救火队长”。


四叔的一生都是对上刚正不阿,对下却是宽厚仁慈,以致上称“抠门校长”“侯校长”而不满,下却称“弥勒校长”“佛校长”而爱戴。


1987年全陈洲乡第三个教师节的庆祝大会上,乡政府安排了沿路片(汤沟至桂坝公路两边的各学校)和沿河片(汤沟至湖东闸长河两边的各学校)的片长代表各片教师发言。在沿路片代表发言后,乡教委主任突然上前对着话筒说:“刚才先进片发言结束了,现在请落后片的代表发言。”大会气氛骤然从欢乐祥和转向严肃紧张起来,全体教师都屏住了呼吸注视着大会主席台。


四叔心里清楚,这个教委主任作为自己的直接领导,因平时从自己这里捞揩不到油水,一直对自己心怀不满。面对他的蓄意公开打击报复甚至是污辱,四叔毅然不慌不忙上台微笑着说:“首先我明确一下主任的话,先进片和落后片不是指教学,而是指经济;我们沿河片各完小虽然经济富裕上比不上沿路片各学校,但我们有勤奋敬业的老师,有纯朴可爱的学生,有善良忠厚的乡亲,我们的物质条件是要艰苦些,但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却是富裕的啊!”


四叔一席调侃的话语,赢得了主席台上的乡领导和场下的全体教师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让乡教育界俗称“毛竹篙都探不到底、掉进油缸里都不沾油”的“老狐滑”的乡教委主任,坐在主席台上如坐针毡,满脸通红,至今仍然是全乡镇教育界饭后闲余的笑谈。


1995年秋,为了保护属下一名外县籍女教师的切身利益,已退居二线的四叔不畏强权,毅然与一贯打着“集体决议”的招牌、实质上是一个人说了算直吃横吞的原汤沟区教育区员,打了一场五个月的全镇第一个教师与霸王官员的对决官司,惊动了县政府,县纪委书记直接插手过问,最后以四叔胜诉而告终。


“多行不义必自毙”,1996年,因汤沟镇中心小学多名教师实名联合举报,此“南霸天”似的教育区员被县检察院反贪局以受贿罪、贪污罪、滥用职权罪等数罪并发,开除党籍后罢免了一切职务,全汤沟镇教师无不拍手称快!“自作孽,不可活”,从一手遮天、吆三喝五、上宠下迎到跌得粉碎、上嫌下厌、人们嗤之以鼻,巨大的失落反差,使昔日的汤沟教育“南霸天”抑郁致病,不到两年便死去了。


四叔说:“昔日的'南霸天’在纪委说:'你们要把我洗清啊!’我答复纪委:'别人把屎盆子扣在他身上,当然别人把他洗清;要是他自己专门把屎盆子往身上扣,谁能去把他洗清?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只能他自作自受了!’不想真的一语成谶。”

四叔心中一生的遗憾是对不起四婶。一则是长期工作在外无法照料四婶和家庭,二则是四婶患有先天性的遗传肺结核(林黛玉病)因得不到很好的医疗而过早离世了。四婶从十八岁开始发病到四十九岁去世,31年间时常咳血吐血,每次病发,严重时就住院,轻微时就在家用脑垂体特效药止血后静养。脑垂体特效止血药属紧俏药,一次最多只能买到五盒且价格不便宜,一般的小医院里都没有,有一次四叔是怀揣着汤沟镇医院的吴院长介绍信,骑着自行车颠簸二十多里山路去了藕山驻军医院里才买到了药。


记得1991年5月份的一个早晨,四叔急喊我到他家,说四婶的病又复发了,家里的备用药已用完了,叫我速去池州市人民医院设法买到药,越快越好。和善慈祥的四婶脸色煞白,坐在床上,朝四叔端着的瓷盆盂里吐完几口血,喘着粗气对我说:“好侄儿,你四婶恐怕不行了。”


我安慰了四婶几句,便接过四叔写的药名单子,紧赶快跑到了八里路外的江边乘轮渡过江去池州,到了池口又跑了五里路赶到了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里的医生宿舍楼我的班主任家,请了原池州师范的班主任妻子——我的师母(池医眼科医生)帮忙才买到了五盒药,早中餐都没有顾上吃,看着四婶的咳血止住了,我那绷紧了半天的心才放下了。


1995年春,一生通情达理、几乎没有过一天好日子的四婶驾鹤西去,四叔放声痛哭,捶胸顿足,不能原谅自己,让人痛彻心肺,天地同悲!四叔责备自己太无能太无力、太贫穷又太清廉,而耽搁了四婶的医治。


的确,要不是太贫穷太清廉,凭现在的医疗技术和条件,四婶的病不是不能根治的。四叔和四婶一生共生育了七个子女,但只养活了两男三女共五个子女,大儿子刘东红和第四个女儿都是出生后不久便夭折了,这是四叔心中从不愿提起的最大隐痛。


五个儿女的养育和四婶的平时医疗费用,全靠四叔那每月教书的微薄工资。不仅如此,四叔那苦行僧似的佛家情怀,又决定了他的人生中的任何角色,都要努力做到最优秀


为人子——求学、成家不带奶奶操半点心,成家后奶奶就一直和四叔四婶生活,四叔尽量做到既孝又顺,和奶奶没有红过脸


为人姐夫——因岳母去世过早,两个幼小的内弟无人照料,四叔便领回了家扶养,直至各自就了业成了家


为人弟为人兄——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家的大事小事,只要能帮上忙,四叔都会自贴费用亲力亲为呕心沥血。


为民办学——四叔到任一所学校,就竭力去建设好一所学校,除抓好教学外,又是打报告又是动用各种关系筹措办学资金,为当地的父老乡亲、为本校的留守儿童,请求各级政府各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和资金向最基层、最贫困的学校倾斜。


四叔自己人生中的艰辛求学经历又决定了他每到任一所学校,贫困生的学杂费全免,四叔甚至自己经常垫付贫困生的书本费,因此上任的学校里没有缀学现象,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巩固率毕业率均是绝对的100%,这是当地任何学校所没有做到的,堪称“奇葩”。


为人领导——工作任务、各项福利平等,按人头分配,全校教师的福利待遇远远超过全乡镇的其他学校,从不浪费一分钱,每一分钱都会用在刀刃上,校长没有任何特权,唯一的特权就是吃苦在前,“人心齐泰山移”,这就是“救火队长”的制胜法宝。


四叔还经常主持全校教师民主生活会,公开讨论审批通过借学校公款给本校的困难民师、代课教师帮他们度过家庭难关,有时过节还自掏腰包去慰问困难在职教师和退休教师,自己却一生中从不粘用公家一分钱、从不借用学校的一分钱公款而给四婶治一下病……


四叔人生中的任何角色都是不负别人只负自己的无我状态,四婶的治疗耽搁离世,四叔心中的遗憾和愧疚一直伴随至今仍未消除,但太贫穷太清廉太尽责太佛系是四叔的错误吗?“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四叔的心中最苦、最辛酸,但这又恰恰是四叔最伟大的人格完成之处,因为这是天理!这是公理!当然也是真理!


四叔心中,众生平等,男女平等。为了弥补对四婶的内疚,四叔对五个儿女的六个孙辈一律平等培育,平时辅导、陪读外,还将自己省吃俭用、节衣缩食的退休金储蓄款,全部拿出并超前预支,平均分配给六个孙辈。


四叔的身体一直不佳。上世纪80年代,国家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因四婶的病不能做绝育手术,四叔便去做了绝育手术,身体由此而失调,加上生活和工作负担过重,身体衰老加快!1990年四叔又得了颈椎病,发作时像喝醉酒一样的天旋地转、满脸煞白、继而呕吐,多方求医无效,只得经常独自在家用牵引术以求缓解病情。


四婶去世后,四叔始终没有续弦,至今已有28个年头了。在五个至孝至顺的儿女们和他们至真至诚的家属以及六个懂事上进的孙子孙女外孙的扶持下,四叔虽衣食无忧,生活安逸,但其间内心的寂寞、清苦常人难熬,唯一的奢望就是每天晚上能等到儿女们和孙辈们的问候电话。我也劝过四叔,要不,再找一个老伴,最起码心中苦闷时可以有一个人说说话。但四叔说:“只有原配的好啊,续配的再好肯定都是有儿女的,她牵挂着她的儿女,我牵挂着我的儿女,发生矛盾后反而更麻烦了!”


好在五个儿女和六个孙辈都特别优秀,特别争气,四叔现在的大儿子也就是我的最大的亲弟弟,1984年考上大学,是全村庄的第一个本科生,随后又创全村庄的四个第一:第一个硕士研究生、第一个工程师、第一个国企厂长、第一个科创公司董事长,他的儿子也就是四叔的大孙子又续创了全村庄的两个第一:第一个中国人民大学的本科生、第一个去欧洲留学的硕博研究生。其他的儿女和孙子孙女外孙也都个个优秀,这是四叔心中最大的欣慰!

我感谢四叔,在我刚踏上社会时,手把手的言传身教我如何工作如何为人如何办事。


四叔常说,万事在勤,一勤天下无难事,教书如此,做人如此,做事也如此。


四叔说,任何事情都有上中下三策,尽量取上策,万不得已被迫取了下策,也要尽可能的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状态;办任何事情之前,调研论证环节不能少,看有没有可操作性,要有眼光、有格局,要算总账看全局,具体操作时要天天总结。


四叔说,求人不如求己,要想别人对你好,你得先对别人好,自己是万事之主,释迦牟尼说众生平等,是在告诉人们:要破除偶像和一切名相,自己就是主人;《国际歌》中也唱说“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世界,全靠我们自己。”


四叔说他一生中除去家族中的大事小事都必须帮忙外,还给父老乡亲们也办了不少事情,帮别人的事他都不记得了,但别人帮他的事却全记在心上,记住别人的好,有机会就报答别人。


我感谢四叔,使我尽快成熟,从书生意气迅速堪担重任。四叔说,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人首先要自己在社会上立足,然后才能帮家族、助民族、益国家。自己的尾巴都遮不了自己的屁股,后面的就别谈了;要夹着尾巴做人,脚踏实地,稳扎稳打。我们贫寒人家不求大起大落,只求做点实事,做自食其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研究一下六十四卦《易经》,学习古人的哲学智慧,趋吉避凶;运用唯物辩证法,领悟一代伟人的《矛盾论》《实践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等哲学精髓,不可冒进,也不可原地踏步。


我感谢四叔,教了我爱憎分明和坚强。四叔要求我们晚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分清善恶黑白是非,永远站在大多数劳苦大众的一边,多做雪中送炭的事,少做或不做“锦上添花”的事;对待99%的人民大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与广大的劳苦大众同甘苦、共命运,打成一片,众生平等;对待1%的为权不廉、为富不仁、为贵不义的自封的“老爷们”要像严冬般的残酷无情,有理、有利、有节进行斗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孤立教训打击这些吸血的寄生虫、社会和民族的败类,直至最后的胜利,维护天理良知、公平正义!年轻人要在大风大浪中去锻炼,铁要炼成钢必须淬火出渣,人要成才,必须百炼成钢。基层最接地气,首先就到基层去锻炼,不要怕吃苦,生命之花都是在苦难中绽放出灿烂清香人间的。


我感谢四叔,教给了我珍惜人世间的美好,让我懂得了人生的真谛。四叔说,人生不是失去了才去珍惜,而是珍惜了才不会失去。佛讲:人生一苦海,其实人生如同一根长条形的苦瓜,虽然从头到尾都是苦的,但慢慢地嚼着嚼着,发现中间的一点瓤还是甜的。人世间的一切真善美和人生中遇到的一切志同道合的知心人,就是那苦瓜中间的一点甜的瓤,这是人生珍惜的地方。


我感谢四叔,使我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四叔说,古人道:“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现在讲“知识改变命运”;读书确实苦,但改变人生没有比读书更好的捷径了;读书苦,不读书以后更苦;求学麻烦,不求学以后更麻烦。


在四叔的引导下,我中师毕业后,自考了专科和双本科,且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并喜欢钻研起了哲学,其间的乐趣怡悦着我的人生,这是不爱读书的人永远也享受不到的高级快乐。

我的四叔,一生多灾多难,要么就是悲伤至极,要么就是撕心裂肺。人生所有的不幸,四叔全尝过遍。幼小时候就丧失了父亲,青年中年时又痛失了一子一女,成年老年时再永别了爱妻老伴,人生至痛至苦的三大不幸,四叔一个都没有少。我的四叔,人生苦难,算您最多,寻常之人难以承受。


四叔一生,可用多个“关键词”来概括:辛苦耕耘,勤俭持家,琴棋生活,书香人生,奋发上进,尽职尽责,刚正不阿,菩萨心肠,爱憎分明,钢铁意志,无我人格……这些都是惠赠给我们后辈的最大财富。


我的四叔,只是中国千千万万最基层普通教育工作者中的一员,但正是有更多如四叔一样普普通通的言必信、行必果的民族脊梁们,已经创造了和正在创造着新中国的基础教育的辉煌历史,撑起了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湛蓝天空!

愿祖国书香弥漫,教育昌盛!

愿四叔颐养天年,幸福安康! 

【声明】本文经作者授权刊发,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文学鉴赏与写作,ID:wjjz17),必要时请联系后台授权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