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这里有个“十六夜”

 冬歌文苑 2022-02-16

这里有个“十六夜”

正月十五上元节,又称元宵节、灯节,传说源自汉朝。是晚,从皇宫到官衙再到百姓人家,处处张灯结彩,人人兴高采烈。深居皇宫的天子、皇族会在这一夜微服出行,与民同乐。那些平日里囿于礼教待在深宫大院的太太小姐们,也会无拘无束地走上街头赏灯观景。这是新年后的第一个重大节日,同时也意味着年的结束,所以这一夜是值得狂欢的。骚人墨客们曾为此夜胜景写下过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使之与“十五夜”这一中华民族的节日一样流传千古。

可是,我们这里却有着独特的风俗。人们对正月十五(俗称“十五夜”)淡然处之,对“十六夜”却情有独钟。这一天,店铺里摊贩处的烟花爆竹几乎销售殆尽,人们的购买欲望胜过除夕、春节与正月初五的“财神日”。此夜,最开心的还得数学生和小孩,他们又有了一次“为所欲为”的夜晚。所以每逢此日学校上下都会如临大敌,班主任全部到位,以防学生会偷偷摸摸地在教室或校园内燃放鞭炮而破坏了安静的学习气氛。“严防死守”如斯,却依然会有大胆的学生“以身试法”,因为围墙外的诱惑力太过强大。

夜幕降临,狂欢开场,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有带着烟花爆竹的,有结伴观赏烟火的,有携儿带女看热闹的,整条街道被挤得水泄不通,真个是万人空巷,“一夜鱼龙舞”。欢声笑语的人群,震耳欲聋的鞭炮,五颜六色的礼花,把整个街道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当晚自习后的学生们加入狂欢的行列,现场气氛立刻呈现出烈火烹油鲜花着景之势。当然,新衣被烫坏、头发被烧焦的消息也会不时传开,但这丝毫削减不了人们的激情,真的是衣衫被烧终不悔,为伊甘愿火燎头。

当烟花鞭炮燃放殆尽,又一高潮在欢呼声中登场:人们在街道、巷口和自己的家门前用稻草燃起火堆,供全家老少从它上方跨过,谓之“豁钝事”(这是只有当地人才能明白的土话,现代汉语没法为其注音)。这个行为的意思是将以往的“倒霉、晦气”等不愉快统统跨越过去,以求今后的顺利、平安。更有那老派人家,还会将诸如 “烙糍粑”,“炸老鼠眼”,“请灰姑娘”,“刮锅灰”等仪式一一演绎。习俗仪式之繁多实难枚举。

人们虽然年年岁岁于此夜狂欢,但此习俗的源头却难有完美的解释。据考证,大概可有两种说法。一与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元泰州兴化白驹场人,现址在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有关。说是当年张士诚在兴化戴窑起兵反元,后与朱元璋争霸。朱元璋为了打击和报复当地人,决定派兵于正月十五夜趁百姓家家点灯时大肆屠杀。刘伯温为救百姓,就私下告诉戴窑人,正月十五夜不能点灯。结果当夜,少数几家不信此事的遭遇了不幸,大多数人家因为黑灯瞎火而幸免于难。于是,人们为了庆祝新生,就有了在第二天大肆庆祝的习俗。

第二说是当年兴化籍的李春芳回家乡过元宵节,因天气原因未能及时赶回,第二天才回到兴化。兴化的百姓再次张灯结彩,为这位“状元宰相”(兴化四牌楼上有此匾额)、明朝内阁首辅补过了一回节日,于是这个风俗就流传了下来。

我个人以为,李春芳说可能性不大,因为这位首辅家住兴化城,而该城内却无此习俗。张士诚说是比较靠谱的,不过,与此相关的一些仪式,也许存在得更为久远,只是人们愿意附会其上罢了。

其实,“十六夜”的习俗,不过是人们不舍“年”的离去,想再拖一拖它的尾巴,找机会和理由狂欢一把而已。至于它的起源,对普通人而言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们怎样把这一民俗继承和发扬下去,因为它专属于兴化!认真挖掘,也许它还会成为很好的“申遗”项目。

有趣的是,这一习俗虽然流传于兴化,但并非兴化所有地域都在其内。一县一市之内,隔河不同俗、邻村俗不同的现象实在令人惊叹。在原属于东台、泰州的兴化南部地区如戴南、周庄等地是不过“十六夜”的,城里人也不知“十六夜”为何物。而蚌蜒河北岸往北一带如安丰、戴窑等地却保持此种习俗数百年了。其热闹程度尤以安丰为盛,2019年时,甚至有外国友人也兴趣盎然地参与其中,从高高的火堆上一跃而过,享受了一次在中国过年、狂欢“十六夜”的难忘经历。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在“十六夜”去安丰镇走一走,看一看,你一定不虚此行的。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