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堪比诸葛亮的明初智囊,与朱元璋的关系,真相改写认知

 百家杂评 2022-02-16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辅佐刘邦夺取天下,建国后又急流勇退,被誉为“谋圣”,于是就成了后世衡量人才的标杆,古代英主都喜欢学刘邦,寻找自己的“子房”,比如曹操称赞荀彧为“吾之子房”,李世民称赞房玄龄为“吾之子房”,而朱元璋的“吾之子房”是谁?

朱元璋眼里的“吾之子房”,就是大名鼎鼎的刘基刘伯温。关于刘伯温的民间传说,可以说汗牛充栋,出动火车装都装不完,三天三夜都说不完,民间赞之为“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将他与“智圣”诸葛亮相提并论,认为他有鬼神莫测之谋,因此在这样高人的辅佐下,朱元璋自然可以改朝换代。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大肆封赏功勋,封了150位功臣,其中公爵就有25个,侯爵79个,伯爵12个,其他是男爵与子爵,秦汉以来独一无二的大手笔。因此,说朱元璋为人刻薄无情,恐怕不符合历史。但在文官爵位上,朱元璋封李善长为韩国公,却吝啬地封“吾之子房”——刘伯温为诚意伯,韩国公与诚意伯的爵位相差甚远,犹如天壤之别!

那么,朱元璋为何仅仅只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其实,真相要颠覆我们对刘伯温的认知。

刘伯温是浙江青田九都南田山武阳村人,12岁考中秀才,23岁考中进士。元朝百余年,一共只举办了16次科举,中间时废时办,很多人多年遇不到朝廷开科取士,刘伯温能参加科举并考上进士,不仅人生运气不错,而且无疑还是标准的乡村学霸。

但由于元朝昏聩,也不重视汉人进士,加之各地灾祸起义不断,于是刘伯温的仕途一路坎坷难言。1333年,考中进士后,由于兵荒马乱,刘伯温在家闲居三年;1336年,被授予江西高安县丞(正八品),协助县令处理政务,但因为打击豪强,于是遭人陷害后被逼辞官;1343年,刘伯温重出江湖,担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但他检举监察御史捅了马蜂窝,结果朝中没人撑腰,被逼无奈再一次辞官。

这一次辞官之后,刘伯温先在丹徒隐居了2年多,以教书为生,后来又来到杭州,与一帮文人交往,过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平静生活。但就在这时,一场红巾风暴开始酝酿,并很快刮到了江浙地区。

刘福通在颍州(今安徽界首)反元起义后,布贩子徐寿辉在安徽六安一带发动起义。与刘福通不同的是,韩山童、刘福通目标是“重开大宋之天”,徐寿辉很快就建立了政权,国号为“天完”(“大”上加“一”为“天”,“元”上加“宀”是“完”,“天完”表示压倒“大元”)。但包括徐寿辉、郭子兴等在内,他们都打着红巾军的旗号,但实际上彼此并没有统属关系,各自为战,甚至互相攻打。

天完政权攻陷杭州之前,刘伯温带着家人回到故乡,但不是回乡避祸,而是回乡召集乡勇,负责绞杀处州等地的红巾军。不过,刘伯温运气不好,没有朝中大人物赏识,只混了一个江浙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帮助当地政府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特别以方国珍为对象。

元末起义中,刘福通名声响亮,但真正打响反元第一枪的,其实并非刘福通,而是元末小吕布——方国珍,他比刘福通、徐寿辉等人的起义早两三年,比郭子兴起义早四年。之所以说方国珍叫小吕布,是因为方国珍反复跳槽,一会反元、一会主动求官、一会又反元、一会又主动求官,后来还主动进攻起义军张士诚等,不久之后又再次反元,反正就在不停地闹腾,搞得奸臣遍地的元廷都很无语。

但不管怎么说,起义军四处开花,而江浙一带属于赋税重地,元朝追求的是“稳定压倒一切”,尽快实现江浙稳定以收取赋税,所以元左丞帖里帖木儿计划招安方国珍。刘伯温认为方国珍兄弟反复小人,又是首恶,必须诛杀,以绝后患、以儆效尤。但方国珍重金贿赂官员,最终朝廷还是决定招安,拒绝了刘伯温的建议,反而谴责刘伯温擅威福,于是他一怒之下辞官还乡。

按理说,元朝腐败昏聩不堪,刘伯温应该深有体会,对这样的王朝不报希望才对,但实际上是“纵你虐我千百遍,我仍待你如初恋”,不满归不满,刘伯温对元朝还是深有感情,比如就曾盛赞朝廷平定徐州红巾之功。

刘福通、徐寿辉、张士诚等闹腾时,尤其张士诚占据高邮、攻破扬州,切断了大运河漕运,这对元朝影响极大,于是右丞相脱脱帖木儿率领百万大军南下,连“西域西蕃皆发兵来助,旌旗累千里,金鼓震野,出师之盛,未有过之者”,准备先破张士诚,然后从东至西,从北到南,一举荡平红巾军起义。

这时,刘伯温在干嘛呢?实际上,刘伯温没有坐观天下,而是积极奔走,试图巴结脱脱,希望得到丞相赏识,从此平步青云,说“红巾贼寇不值一提,只要大军进剿,立刻瓦解冰消”,但很可惜他不是曾国藩,没能得到脱脱帖木儿的赏识。

后来,脱脱帖木儿没能攻下高邮,反而因为元朝内部权力斗争,临阵将脱脱撤换,导致高邮城下百万大军乱作一团,最终不战自溃,之后红巾军起义势头更大。而脱脱帖木儿被贬云南,权臣哈麻矫诏派使者逼他自杀。

脱脱帖木儿可谓是元朝最后一位大忠臣,《元史》称其“功施社稷而不伐,位极人臣而不骄,轻货财,远声色,好贤礼士,皆出于天性。至于事君之际,始终不失臣节,虽古之有道大臣,何以过之”,元朝将他冤杀,之后王保保等还有谁敢忠心元廷?就如万历鞭尸、抄家张居正后,明朝就没有大臣敢于全力辅佐皇帝了一样,因为付出了全部,结局却可能很惨,所以说冤杀脱脱帖木儿是亡国之像。

临阵换将,导致百万大军溃败;冤杀忠臣,彰显元朝亡国之像。作为堪比诸葛亮的刘伯温,他不可能看不懂天下大势,但实际上即便到了这一步,他对元朝还不死心,还是看不起起义军,也包括朱元璋。

当朱元璋大军控制江左、浙右各地时,刘伯温不仅没有投靠朱元璋,反而跑回了老家,躲了一年多。本世纪初,在江苏南京聚宝山,考古专家挖出明初孙炎墓志铭,上面记载了孙炎招募刘伯温的一些辛密,原来刘伯温投靠朱元璋过程非常曲折,孙炎三次邀请刘伯温,但前两次刘伯温都拒绝了,后来朱元璋威逼利诱,刘伯温才勉强出山。

做了朱元璋的臣子后,尽管刘伯温提出了不少谋略,但他还是怀念元朝,说过“不能无介于心”,还写过“身世且未保,况敢言功勋”的诗句,对在朱元璋手下获得的功勋惶恐不安,岂非思念元朝?总得来说,刘伯温做朱元璋的臣子时很别扭,一方面想要表现儒家的忠义气节,一方面却又拗不过现实。

明初四大案中,一半多与清理元朝旧臣、旧习有关,刘伯温对元朝充满感情,对在明朝建功立业忐忑不安,身在曹营心在汉,朱元璋岂能不在乎!元顺帝去世时,包括刘伯温在内,很多大臣拍朱元璋的马屁,但朱元璋却直接告诫他们,曾经元朝的臣子不准庆贺,一巴掌糊到了刘伯温老脸上。所以,朱元璋与刘伯温之间,肯定不是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两人即便没有陷入君臣猜忌的怪圈,关系也谈不上多么亲密。

读懂了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关系,就明白朱元璋封刘伯温为“诚意伯”,其实大有深意,是希望刘伯温真心真意,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三心二意。而由于刘伯温是在朱元璋威逼利诱后出山,且当时朱元璋大势将成,远不如主动投靠朱元璋、且与朱元璋一起创业的李善长,所以才只给了他一个伯爵。

亲疏远近的差别,心理的隔阂,远不是聪明才智能够弥补的,所以明初浙东圈斗不过淮西勋贵,刘伯温也斗不过李善长等。

当然,由于后世演义的原因,不断抬高了刘伯温的地位,神化了刘伯温,这是另一回事了。

参考资料:《明史》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